一、“三国戏”与“杨家将戏”的大量排演

    《汉口新闻报》1917年的一则启事《中华新舞台改演旧剧广告》登载:谨启者,本舞台自开幕以来,先后六年专演华盛顿、拿破仑及法皇路易等各种新剧,颇受社会欢迎。不意近日人心复古、厌恶新剧,本舞台营业因之大受影响。现拟即日......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二、汉剧历史剧目的独特含义

    剧目是剧种特色的晴雨表,能很好地传达出该剧种的文化特色和内在精神。与昆剧以才子佳人戏为剧目特色不同的是,包括汉剧在内的大部分地方剧种则以历史题材剧目为主,而进一步考察汉剧的剧目会发现,与“汉”有关的剧目占有很......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第一节 武汉港口贸易的历史概貌

    汉剧的文化品格,是近代汉口商业经济发展和都市文化高度繁荣而产生的。近代汉口商业中心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明代前期。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汉口、长沙被朝廷辟为漕粮交兑口岸。由于淮盐和漕粮的转运,汉口的交通、商务和......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一、货物流入路线与商帮的形成

    汉口作为中国中部最为重要的商业性港口,各地的货物纷纷流入。粮食贸易是汉口商业力量的基础,和食盐、茶叶、棉花、油料、中药材、皮毛以及来自广东福建的各种杂货,被人通称为“八大行业”。此外,汉口港外的鹦鹉洲是当时中......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二、汉口的商帮会馆与戏台

    汉口最早的同乡会馆都建在后湖之滨,沿着构成汉口与内陆边界的汉水古道排列开来。这些会馆“很明显是为了方便同乡行商把他们的商品运到邻近陆路商道终点的大市场去”②。乾隆八年(1743)湖北巡抚晏斯盛的一篇上疏对汉口商帮......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三、汉口的会馆演剧

    会馆在岁时伏腊、行业神祭祀、同乡叙旧、同行联欢等特定时间请来家乡戏班或本地大戏班唱戏。1923年《汉口中西报》报道会馆演剧:汉口青龙街帝主宫,为黄州三帮商人会馆,该帮每夏必做会一次。兹悉夏历三月初八日该帮开会,宴请......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一、近代汉口人口的变化与构成

    美国汉学家罗威廉在《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一书中根据历史文献的统计得出近代汉口人口变迁的一个轨迹:汉口人口在19世纪初已接近100万,到1850年前后几乎增至150万;但在此后的十年中下降了一大半,大约到1......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二、汉口后湖文化消费圈

    后湖在汉口位于长江以西、汉水以北的一片扇形区域,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袁公堤修建后,东西数十里,平畴旷野,一望无垠。19世纪初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垦,农业和渔业是这一地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但到了19世纪20年代,后湖大量涌入......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三、码头演出的剧目特色

    码头演剧的主要对象是搬运工人、船工以及流动客商,观众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有限。不仅如此,这些以苦力为生的观众人群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更喜欢观看调谐谑趣的喜剧、善恶有报的伦理剧和铁马金戈的历史剧。所以很长......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一、坤伶演剧的被禁与破禁

    清初,政府禁止女性登台,坤伶在戏曲舞台上消失了。直到19世纪前期,坤伶又重现于北京、上海的京剧舞台。但汉剧一直禁止女性装扮演出,即便有女人无意中到了后台,艺人也认为是很不吉利的,“必须放鞭炮敬神,驱除晦气”①。据刘......查看详细>>

标签:汉剧与汉派文化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