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与《熹平石经》

蔡邕与《熹平石经》图片(共1张) :
蔡邕与《熹平石经》
蔡邕(132~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灵帝时任议郎,因上书议论朝政阙失,遭到诬陷,被 流放到朔方。遇赦后,担心遭到迫害,遂亡命江湖十余年。东汉末年董卓专政 时,被迫任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其为“蔡中郎”。后来董卓被诛, 蔡邕被王允以同情董卓为名逮捕下狱,后冤死狱中。
蔡邕多才多艺,通经史、懂音律、识天文、善辞章。书法于篆、隶上无所不精, 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对于其书法妙处,梁武帝萧衍曾有“骨气洞达, 爽爽如有神力”的评语。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基于儒家经籍中俗儒穿凿附会、 文字误谬甚多等现象,为了不贻误后学,便奏请订正这些经文,于是便有了名 闻天下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别称较多,有“一字石经”、“一体石经”、“今字石经”、“鸿 都石经”等称谓。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始刻,光和六年告成,前后历时九年, 内容涵盖《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 《仪礼》7种儒家经典。该石经共计46石,各高一丈许,宽4尺,两面刻字, 计20余万字,刻成后立于洛阳太学门外。据史载,当石经刚刚竖起来的日子里, 后儒晚学们争相前往观看、摹写,所乘车辆每天多达千余,以至于把巷陌进出 的通道都给堵塞了。
令人唏嘘的是,《熹平石经》诞生不久,便屡遭徙乱,以至于荡佚无存。据《后 汉书·蔡邕传》、《洛阳记》、《太平御览》和《资治通鉴·梁纪四》等记载: 汉末董卓火烧洛阳官庙时,波及太学讲堂,石经便有损伤;西晋永嘉年间,石 经崩毁已过大半;至北魏迁都洛阳前,冯熙和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石 经“以建浮图精舍”,其“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基本残毁殆尽。
然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熹平石经》却有另一番劫难:石经于“后 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 至邺者,不盈大半。至隋开皇六年(586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 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 秘书监臣魏征始收聚之,十不存一”。
如果依据马衡在《汉石经集存·概述》中“宋时及近代两次出土,皆在洛阳, 且仍不离太学故址”的说法,前一种可能较大。然而,对后一种说法,我们至 今也无直接否定的依据。不过,作为国宝的石经,毁于战乱,以至于整石难觅, 则是不争的事实。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熹平石经》残石





更多同类【河南碑刻】......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