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袁安碑》

失而复得的《袁安碑》图片(共1张) :
失而复得的《袁安碑》
刻立于东汉永元四年(92年)的《袁安碑》,其原立地不明。1500年后 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它才被移置到河南省偃师县辛村牛王庙作石板用。 因其碑文向下,致使长期无人知其为碑刻。直到1930年,方为人知。不曾想, 1938年该碑再次失踪,1961年8月被发现于该县扒头乡政府院内。该碑现由 河南博物院收存。
《袁安碑》的被发现,多有戏剧性。1930年夏,河南省偃师县辛村牛王庙 小学内,一学童课余仰卧在石板上乘凉。由于横置于学校内的石板很多,平时 谁也没在意石板上会有什么讲究。当其时,树林荫翳,清风拂人,学童惬意之 余偶然发现石板上有刻凿之迹,于是便聚人观看,遂由当地村民任继斌认定此 乃古刻。待拓出墨本后,才知此乃《袁安碑》。再经学者查《后汉书》,知袁 安有传,官封司徒,乃是东汉名臣。于是此石身价顿增百倍,成为偃师境内的 一大奇闻。
《袁安碑》碑文所记事迹与《后汉书》中袁安传记基本相同,但有个别文 字可补传记之缺。该碑字体结构宽博,笔画较瘦,与1923年河南洛阳出土的《袁 敞碑》(袁敞乃袁安第三子),如出一人之手。该碑碑身上下两端皆稍残,现高1.39 米,宽0.37米,厚0.21米,中间有穿。碑上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小篆,10行, 除第8、10行为不满行外,其余行下端均缺1字。
袁安以“严肃有威”,“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为誉。 对于《袁 安碑》碑文全用小篆,有人认为,因袁安为世家之学,又曾当过朝廷重臣,故 其卒后不以通行的隶书刻碑记文,而转用篆书以示郑重。作为一种偶然的处置, 应该也是合乎情理的。对于其刻立时间,著名金石学家马衡在《汉司徒袁安碑跋》 中认为:“安卒于和帝永元四年,碑称孝和皇帝,则非葬时所立可知。”由此, 马衡认为,这是因其子袁敞之葬,一并刻袁安之碑的可能性最大。如此一来, 所谓《袁安碑》自署刻于永元四年的说法,就有些靠不住了。
其实,如果联想到《袁安碑》与晚其25年的《袁敞碑》书风如出一辙, 又联想到《袁安碑》的碑文内容与《后汉书·袁安传》载文基本相同,我们有 理由相信,马衡的论述是比较可靠的。


《袁安碑》拓片 现藏于郑州明韵清风斋





更多同类【河南碑刻】......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