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修七 《心声》

课例研修七 《心声》图片(共1张) :
课例研修七  《心声》

张荣刚


【背景】
活动主题:探讨《心声》的上法。
活动方式:《心声》课例研修。
活动流程:个人备课、上课,集体观课,各自选一个视角评课议课。
执教老师:国培学员王燕。
时 间:2015 年 11 月 3 日下午第 2 节。
地 点:华麟学校三(4)班。
听课老师:肖序红、唐文英、李素娟。
活动成果:课堂实录、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观课报告、专题指导。
【课堂实录】
(导入设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心声》这篇课文。
师:课文叙述的主要人物是谁?
生:李京京。
师问:《心声》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它有什么特点?
生:小说。阅读这种文体,我们要从三要素着手: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师:人物我们找到了,那么我们来概括故事情节。
(梳理故事情节)
活动一(阅读)
师:现在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理清故事情节。
师:(板书)某人+某事。
师:只留给你们 5~8 分钟。
(阅读活动:生自主阅读)
活动二(小组)
师:(按小组分任务)
(小组活动:交流概括)
活动三(师生互动)
师:公布答案的时候到了,有请第一组同学。
师:(板书)
生答:
场景一 李京京 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场景二 独自朗读课文
场景三 偷听赵小虎读课文
场景四 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标段落,按地点分层。
生答:放学后,教室里 1—— 17
回家路上,树林中 18—— 27
教室窗外 28—— 44
公开课上 45—— 59
师:举手复述故事情节。(言之有理即可)
生 1、生 2:(复述故事)
(师点评、总结)
(分析人物心理,探究主题)
活动四(跳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场景一中找出反映李京京“想读书”的句子或词语。
(生阅读勾画)
师:(板书)《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李京京为什么非常想读《万卡》这篇课文?
生答:身世相同。
生答:遭遇相似。
生答:李京京可怜万卡,他也想他的爷爷。
师:这是《万卡》为什么打动李京京的原因,也是李京京万分想读它的动力、源泉。现在,我们来看看,程老师为什么拒绝李京京的请求?
生答:声音沙哑,不能把课文读好。
师问:在程老师的眼中京京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生答: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好。
师:所以,程老师拒绝了他。李京京,甘不甘心?
生:不甘心。
活动五(精读)
师:为什么?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京京不甘心的句子或语段。
(生阅读勾画)(2~5 分钟)
师:(板书:从哪里〈句子、段落〉—— 看出京京—— 〈什么样的〉心理?)
师问:从哪里(句子、段落)看出京京什么样的心理?要有理有据。
生答:从中看出京京不喜欢程老师。
生答:还体现了委屈的心理。
师问:27 段中,有两个问号出现,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理?这种句子是什么句,两个问句有什么关系?
(生齐读 27 段)
生答:反问句。层层递进。京京心里很委屈很委屈。
师问:老师不让他读课文,他就不读了?
生答:他在小树林偷偷地读。放学后,悄悄地听赵小虎读。
师问:偷偷地听时,发生了什么?
生:争吵。
师问:为什么争吵?
生答:京京认为赵小虎读错了。
师问:为什么读错了?
生答:没有读出万卡的心理。
师问: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师:(板书:渴望 公开课上)
(师提示:身世相同、遭遇相似)
生答:喜欢万卡。
生答:他想发泄心中的苦闷,想要得到关注。
生答:京京想他的小伙伴妮儿、想他的爷爷。
生答:万卡就是京京,京京就是万卡。
师:赵小虎读的是万卡,京京读的是自己。这也是京京和赵小虎发生争吵的原因。
最终京京在公开课上,勇敢地举手,读出自己的心声。
师问:嗓子沙哑的李京京,能不能读好课文?举手回答。
生答:能。教室里静悄悄的,他打动了所有人。
师:李京京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借鉴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生:(回答问题,略)
生:(回答问题,略) (写作方法)
师问: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成功地塑造了李京京?
生答:心理描写。
师问: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作业:
师问:课文还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李京京?请在文中找出来。
生答:动作、语言等。(有理有据)
师问:同学们喜不喜欢程老师?
生答:不喜欢。
师:下节课,我让你们喜欢她!

(肖序红等整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简要复述小说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3. 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例文还是样本?)
起点—— 感知故事—— 人物塑造、赏析人物—— 终点(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预习
1. 字音:
棱角分明 leng 毛毛剌剌 la 蜷在 quan
2. 作者:
黄蓓佳,中国当代女作家。1972 年发表处女作《补考》,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儿童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选入课本的作品《作文本上的双红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感知体裁、故事)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学生的校园生活。在读课文时,让学生很有代入感。
1. 课文的体裁:小说(知识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小说的情节有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2.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一共写了几个场景,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梳理故事情节。
教室里 1~17 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树林中 18~27 独自在树林中朗读课文
教室窗外 28~44 在教室窗外听人朗读课文
公开课上 29~59 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三、赏析人物,探究主题。(具体:描写京京的段落或句子)
1. 板书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
(2)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
2. 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
心理描写。
3. 什么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感触、看法、联想、情绪、意愿等的描写。它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内在表现。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富。
从文中_______看出李京京_______心理,表现了_______。
例子:17 段: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从“垂下头”这个动作中,可以看出李京京失望、丧气、难过的心理。“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是心理活动描写,反问句表现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的愿望。
4. 人物形象分析。
文章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真实、自然,让人倍感亲切自然的人物。
(1)在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提示:教室里老师不让京京读课文、教室窗外偷听别人读课文、公开课上自己朗读课文。
表现主人公自信勇敢,对生活很执着,不轻言放弃。朴实真诚,善良宽容,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你喜欢程老师吗,说说为什么?
提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等。
认真、负责,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业布置
作业:104 页课后练习小说为什么取名为《心声》?(课外引申内容)。
【教学反思报告】

《心声》课后反思

王 燕


这是一篇比较长的小说,但是只能上一节课。于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虽然根据上一阶段“王荣生理论”的学习,采用了阶梯教学设计,但只是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每一个阶梯所包含的内容还是含糊不清的。于是我就按照平时上课的习惯,进行备课,套用在阶梯上,经过起点、整体感知、跳读思考、分析人物、探究主题、终点等六个阶段。然后发现内容多而杂,一节课上不完。于是又开始整合教案设计,变成了四步:起点、整体感知、赏析人物、终点。
并最终形成的《心声》教学设计:


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对题目“心声”进行解说,明确一个导读方向,于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没有方向感。整体感知阶段,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小说题材的课文,知道主人公李京京喜欢“万卡”,想朗读《万卡》这篇文章,程老师不准,京京便在小树林偷偷地读。因为时间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我替代学生梳理情节,使学生对小说情节梳理不完整,对课文不理解。我问“文章主要用什么方法来描写人物的”时学生参差不齐回答:“心理描写。”学生知道心理描写,我又问,“什么是心理描写?”这时没人回答。我又说道,也就是心理描写的概念,还是没人回答。于是我又说,“现在你们拿起笔,做一些笔记,什么是心理描写……”我念一句,他们写一句。将心理描写概念灌输给他们,且没有在文段中对心理描写这个概念进行分析。
紧接着进行第二阶段,赏析人物。指着板书问题,让学生思考,“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2.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这时有学生单独起来回答,他们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身世。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且让其他同学也翻到书中文段,此时应该让学生齐读,但是我又替代了他们。接着第二个问题,发现冷场,没有学生回答,于是我又开始自己解答:京京要发泄他内心的情感,爸爸妈妈对她不好,所以他思念对他好的爷爷,很想回到爷爷身边。在学校他没有朋友,想念小伙伴妮儿了。这时有些学生开始昏昏欲睡。于是我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李京京的心理历程,并且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李京京——(怎么了),表现他—— 心情(怎么样?)。”在这个时候,我列举了一个例子,对板书的句式,进行了样式的回答,让学生按着这个样子,在书中找出例子分析,为人物分析打基础。但是学生有一大半开始做其他的事了,我一着急,就自己翻开书,开始列举表现京京心理活动的语段,分析人物。学生就翻书看着语段,听我讲人物分析。完了以后,我说,现在来看看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不喜欢她,为什么?问题一完。我又说道,现在我们给他们打标签?反应者寥寥无几。“我们看到书上陈老师外貌描写的部分,书上……”我又替代学生活动。快下课了,我又匆匆开始布置作业。
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1. 自己对文本解读不透彻,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课堂,不敢放开课堂。(内容分析)2. 过高估计学生学情。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学情分析)3. 问题零碎没有价值,与学生交流不足。4. 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5.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没有对学情有一个准确把握和分析,做好准备。6. 在课堂上没有随时捕捉学情,调整教学内容,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观课报告】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肖序红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微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对“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
(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
(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但该课程教学实际并非如此,问题有两个方面:
(1)目标意识不强。
我们在平日备课,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一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匆匆地跟教材“见上一面”。教师备课时最不关心的教学目标,只是被当作一个条目抄到备课本上,如此而已。
(2)教学内容模糊。
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除了少量课文是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的以外,大部分选自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类著作。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
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对教材作“二度开发”,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什么教什么,这就是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当阅读教学跟“内容分析”分手后,我们该教什么?这就涉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① 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
② 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③ 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
④ 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等等。因此,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课文特征与课后练习。一篇篇课文如同一个个人,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每一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带有该文本特有的标记。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找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可迁移的、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再说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而课后练习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课“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后练习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不同样式的文章,课程标准也有相关要求——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王燕所上人教版《心声》一课制定了如
下教学目标:
1. 简要复述小说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3. 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二、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不等于语文教材内容。在语文课上,我们不能将语文教材内容当成语文教学内容去“教课文”,应该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即“用课文来教语文”。
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中具体的一篇文章则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蕴含着许多“可以教”的内容。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是,不可能是所有的教学价值点都需要教学,我们必须有所选择。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它肩负的责任不仅是让学生获取信息,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
言语形式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形式的知识;三是体会语言形式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旨在达成教学目标。故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
落实到一篇具体的课文上,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确定应当是一个反复互动的过程: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定教学内容后修改教学目标,不断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内容选择的适切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评析】
没有多少谈《心声》的教学内容,要将所学到的理论与王燕老师《心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方能有的放矢。

教师课堂语言的技巧 —— 《心声》课堂语言上的得失

唐文英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干练的教育者就像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一样,他们日积月累的苦练技巧,一旦获得技巧之后,就能运用自如,不露痕迹。”
语言是人们进行相互交往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的如何,对任何人都很重要,对教师来讲就更有特殊意义。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表达思想,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最基本的工具和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它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觉悟的提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记》中就曾提出“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就是要求语言简练而清楚,精细又要体贴。教师的语言,除需遵循一般的语言要求外,还要具有教育工作者的特点,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要求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简洁、生动、准确、清晰、通俗,而且还要富有一定的情感性、幽默性、节奏性和穿透力等。根据《心声》这一堂课,谈谈课堂中教师语言的技巧性。
一、教师语言要讲普通话,具有规范性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求会说普通话,还要符合语言的规范性,不仅要发音标准、吐字清楚、用语准确,还要修辞恰当并符合语法规律,以防止各种语病的发生。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如果语言不符合规范,就不容易把概念交代清楚,就达不到“传道解惑”的功能。另外教师的语言,又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今后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不论是课堂教学客观需要,还是从纯洁民族语言的角度上讲,教师的语言都必须规范化。在这堂课上,教师使用了普通话,但普通话不很标准,而且口头性、习惯性语言太多,这会影响到整堂课的表达效果。
二、教师语言要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或想给学生解释一个问题,不仅要求教师上课要善于用周密的语言和精确的词汇去表达概念或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使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进、理解深。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教师所教的各门学科,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科学知识,而学生所接受的也应是准确无误的科学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证师生交流媒介—— 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新课中“理清故事情节”这一环节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请问,同学接触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吗?
生(众):接触过。
师:那么老师链接一个知识: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师:非常正确,小说正是通过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大家回顾本单元:面对强敌,处变不惊,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我们认识了——
生 2:诸葛亮!
师: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入洞居住,被拥戴为王,我们知道了——
生 3:美猴王!
师:可见,故事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前一课时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这篇短篇小说,这节课我们来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以“心声”为课题的深刻含义。
这段对话中,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对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但在这一过程中,他科学地把学生熟悉的人物故事和课文结合,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学习本科应从何处入手。
科学的语言应当是周到严密、含义明确、措辞精当、不生歧义的准确语言,只有这种科学的语言才能给学生以清晰的正确认识。
三、教师语言要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
一名优秀教师的语言应当像剥竹笋式的,虽然层层叠叠,但却非常富有层次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既准确又干练,句句连贯,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和高度的概括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字都要紧扣教材中心,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堂课中,教师额外的没有用的语言太多,学生注意力太多放在了老师其他语言上,课堂上笑料太多,有时学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正式开始上课,所以,有些学生开始打瞌睡、做小动作等。如,在开课时,教师一问学生的心声作为导入,就这一问题,教师一直追问:为何?怎么样实现?等等,这些问题既花费了很多时间,又远远的偏离了教学中心,使这堂课的目标变成了理想讨论课。为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书面加工、提炼、斟酌,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内容、用最明快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也是语言逻辑性的内在要求。
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
所谓语言上的形象性,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的用语要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客观上看,运用富有趣味的语言讲授,能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可在趣味之中,完成向学生揭示科学概念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听得进、记得牢。因为流畅生动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打开学生心灵、挖掘学生智慧宝藏的“金钥匙”。在《心声》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京京的认识,用了这样的问话:“若干年之后,也许你不记得有一部表现家庭教育观念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但那个性情冲动、爱以“新新人类”自居的 14 岁的顽皮小子,你一定会立刻喊出他的名字—— 刘星!同样,这篇小说也塑造了精彩的人物形象。通过刚才重温故事情节,那么哪个人物你印象最深呢?”这样的语言既生动,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语调上,跌宕起伏,有高有低,有轻有重,是说话能使人注意的重点。课堂上,教师语言既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要让学生能抓住课堂的重点。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具备思维的优良品质,如思维广阔、深刻、灵敏等,同时又必须掌握适当数量的词汇。以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补充,否则,语言教学的形象性也就无从谈起。
五、教师语言要有情感,具有穿透力
有情感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激起道德情感的共鸣。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心平气和,使学生在庄重的语言中感到激动,在流动的语言中体味宁静,在几秒钟的寂寞中领会出千军万马欲待出征的意境。在《心声》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时这样问:“假如我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话,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讨论一下,拍成几集比较合适?”这个问题虽然新颖,也能让学生进入思考,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步入正轨,因为学生不是导演,更不知道拍电视剧分级有何要求,甚至有学生说不感兴趣。这主要是老师在要求学生时,没有正确的创设情境,学生没有把自己的心情带到这样的环境中来,最后答案由老师自己讲了出来,学生没有被成功带入。
总之,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对一堂课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日臻完善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如果不能用儿童可以接受的、鲜明的语言表达清楚事物的现实和概念,因而不得不多次重复讲解,这是多么浪费时间啊!如果教师的引到不到位且说话啰唆不易理解,学生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样即使说出来答案也可能是答非所问。如此看来教师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语言会给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如果你的语言过于严肃,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相反教师的语言很幽默,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很愉快。对于语言方面的感悟笔者个人的感受还是比较深刻的,教学的时候我采用比较死板的话语,学生在课堂上虽不捣乱却不能够积极配合老师,而看到指导老师采用的较幽默轻松的语气教学,学生们也感到轻松了,不仅课上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营造了一种比较好的课堂氛围。

《心声》课例分析

李素娟


本文根据相应的理论(阶梯教学理论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王燕老师《心声》的教学。
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能不能在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学环节设计得好,就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王燕老师的《心声》教学有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主要是掌握字音和了解作者黄蓓佳作品的,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外解决,毕竟他们是初三的学生,相应自我学习能力还是具备的。
第二环节: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1. 小说的概念;2. 小说三要素;3. 小说按篇幅长短分类;4. 梳理故事情节。教学目标 1、2、3 没必要在课堂中明确提出来讲,让学生先梳理课文中的几个场景情节,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篇小说要表达的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小说相关的知识就已经慢慢渗透,关键在于重在学生理解。
第三环节:赏析人物,探究主题。设问题“万卡为什么那么打动京京”,“京京为什么渴望阅读课文”,让学生看课文回答后引出课文主要刻画人物的方法—— 心理描写,并以“从文中—— 看出李京京—— 心理,表现了—— ”的句式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这篇课文很长,课文有几个场景来展现人物,如果可以不“广撒渔网”,选一个或者二个场景来细细挖掘,让学生弄透人物的刻画方法,而不需刻意去学心理描写的概念。“赏析人物,探究主题”,既然我们是要从人物赏析上来探究主题,就要通过刻画人物的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再把人物形象放在故事环境中去探究主题。那么,本课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描写,如果只有心理描写,能不能把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出来?如果不能,要怎么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学生知道了这些,教学目标3和目标2就达到了。如若提出来,写成“例文”做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否会好些?
第四环节:作业(课外)。“小说为什么取名为《心声》?”布置的作业其实是教学目标“理解‘心声’的含义”,只要学生理解了心声的含义就已经知道了小说取名“心声”的原因。把第三环节中问题“你喜欢程老师吗?为什么?(提示角度:外貌,语言,神态等)”做一个片段描写或者课堂中的口语表达是否会好些?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师生活动和时间的分配,问题的相关性和逻辑性,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
【专题指导】

课例研修活动指导总结

张荣刚


一、教学设计指导
教学设计关系着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阶梯式”教学设计,符合知识认知、学习的特征,对于中小学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然而不管是“例文”还是“样本”,除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知识链之外,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逻辑关系正是“阶梯式”的体现。
就上述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而言,对于课文的分析解读,知识点、知识链的提炼和梳理,一般都能够予以较好的把握。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在“阶式”中很好地体现,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只是学到是“知”,而不是“识;其次是课文深度解读能力的不足,仅仅流于参考书的层面,当然这与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非一朝一夕所能够达到的。
二、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指的是实际教学中的一个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课例研究则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对一个教学例子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供他人学习的范例。其目的是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并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文学院“国培计划”(2015)置换项目初中语文学科在培训过程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课例研究活动。目的是促使参训学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反思、总结和研究等形式强化培训效果。作为指导教师,我有幸参与到此次国培学员的培训学习之中,并针对第六小组参训学员予以指导交流。此次课例研究活动,是以王燕老师于 2015 年 11 月 3 日在华麟学校初三(4)班所上《心声》为研究对象。
王燕老师针对《心声》这堂课,立足于小说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作为解读课文的关键点,较好地抓住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所在;以“阶梯式”进行教学设计,既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认知的特点,又将知识点以较强的逻辑关系变为知识链;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易于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李京京心理活动描写的解读不够深刻、分析不够透彻。
通过课堂中的实践过程,根据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王燕老师也对其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首先,反思其教学活动过程,总体上属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予以较好地引导,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存在灌输式的讲解。其次,反思了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自己对文本解读不透彻,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课堂,不敢放开课堂。
2. 过高估计学生学情,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
3. 问题零碎没有价值,与学生交流不足。
4. 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
5.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没有对学情有一个准确把握和分析,做好准备。
6. 在课堂上没有随时捕捉学情,调整教学内容,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总体上而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方面。
针对王燕老师《心声》课例,肖序红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肖老师依据王荣生老师提出的语文“好课”所应具有的最低标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易于出现“目标意识不强”“教学内容模糊”的现象,从而认为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导向”“评价”“调节”“激励”的功能;至于教学内容,则没有详细的、系统的论述。
整体上而言,肖老师关于《心声》的课例研究,虽然注意到了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但是就课例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来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没有结合《心声》课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谈其得失,需要针对《心声》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而分析王燕老师“教学目标”的得与失,也要将所学到的理论与王燕老师《心声》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而进行分析研究。
唐文英老师从语言方面,总结和分析了王燕老师《心声》课堂语言上的得失。唐老师从课堂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逻辑性”“形象性”和“穿透力”五个方面,分析了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进而认为《心声》一课的语言在“情感”“具有穿透力”“逻辑性”方面存在着不足,如“老师在要求学生时,没有正确的创设情境,学生没有把自己的心情带到这样的环境中来,最后答案由老师自己讲了出来,学生没有被成功带入”。诚然,教师语言的使用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课堂上向学生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启迪学生智慧,以及塑造学生心灵最基本的工具和桥梁。但从课例研究的方面来说,唐老师的总结和分析未能有效地与《心声》一课相结合,从而失去了进行课例研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李素娟老师从《心声》一课的四个教学环节,分析了其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在“课前预习”环节,李老师认为“掌握字音和了解作者黄蓓佳”等,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因为“毕竟是初三的学生”;对于“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像小说的概念、要素和分类等知识点,“没必要在课堂中明确提出来讲”;在“赏析人物,探究主题”环节中,“选一个或者二个场景来细细挖掘,让学生弄透人物的刻画方法,而不需刻意去学心理描写的概念”;对于最后的作业环节,关于对“心声”的理解,李老师亦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主导”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主体”也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置身事外。“主导”引导着“主体”去学习、认知,并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四位教师针对《心声》的课例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王燕老师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其《心声》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而并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并没有起到课例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其他三位教师的分析和总结,未能与《心声》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其研究的价值仅仅是认识到了所研究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更多同类【语文课例研修】......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