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修三 《孤独之旅》

课例研修三 《孤独之旅》图片(共3张) :
课例研修三 《孤独之旅》

杨武


【背景】
活动主题:探讨“例文”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方式:《孤独之旅》课例研修。分工负责,各有侧重。在上课教师说课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堂提问、教师语言和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该课例的研究情况作总体综述。
活动流程:个人备课、上课,集体观课,各自选一个视角评课议课。
执教老师:国培学员余国元。
听课老师:周龙麟、郭琼、王国恩、方芳。
活动成果:课堂实录、课件、教学设计及其评析、教学反思、观课报告、专题指导。
【课堂实录】
(一)对话方式导入
师:生活中,同学们有过孤独的感觉吗?
生:有的。
师:好,请你说一下。
生 1:每一天放学之后。
师:为什么?
生 1:因为周围都是些不认识的人,妈妈又不在家。
师:好,请坐。(示意坐下)(转身拿课本)今天我要请同学们跟着我进行一段孤独之旅。(展示幻灯片:孤独之旅—— 曹文轩)《孤独之旅》是一篇小说,作者叫曹文轩。(幻灯片:曹文轩简介,内容略)(教师照读一遍)今天我们学习的《孤独之旅》就是出自作者的《草房子》。为什么会有这一段“孤独之旅”呢?在这篇课文前还有一个情节的,我们就来看一下“孤独之旅”前面的情节。(幻灯片:故事链接。内容略)在故事发生之前有这样一段情节。(教师读链接内容,花 1 分 10 秒)于是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孤独之旅》。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这个《孤独之旅》,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老师今天要和同学们共同商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品要告诉我们什么?下面我先检查同学们下去预习的情况,那么,我的检查非常简单。同学们,按照习惯,字词你们是课前自己解决了的,是不是?
生:嗯!
师:好。(幻灯片:生字注音:撩()逗,扎()成把,撅()断,旧茬()儿,戳()破,凹()地)哪一位同学把这些词读一下?(学生静默)那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 2:(起来读,读错个别字)
师:好,请坐。你们认为他都读对了吗?
生 3:(站起来)不对。
师:请你来说他错在什么地方?
生 3:“戳破”的“戳”。(把正确读音读出)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幻灯片:教师把正确读音边注边读,也有部分学生跟着读)
生:没有错。
师:大家读一遍。(学生齐读幻灯片上注音词语)。词语呢?(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今天刚刚老师讲到的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的问题。本文课题叫做什么?
生:孤独之旅。
师:(板书“孤独”)“孤独”这个词,从感觉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描写?
生:心理。(声音很小)
师:心理描写,是不是心理描写?
生:是。(声音大了一些)
师:是心理描写。既然是“孤独之旅”,可见主人公在故事里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心理历程,所以我先要求同学们在课文当中找一下,哪些词语是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
生:(看书,找,勾,画)
师:课前我看了两个同学找这个心理描写,很困难,我引领同学们找出来,我给大家一个表(幻灯片:表格)你们再按照这个的提示表找一下。


生:(继续找,老师巡视学生的勾画情况。用时 1 分 48 秒。)
师:好了,已经有同学找出来了,还没有找出来的同学,没有关系,一会儿大家共同来找。现在,请这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讲你找的,(示意学生 4 站起来)你看看杜小康“离开油麻地,出发时”是什么心理感受?
生 4:我想他应该是很伤心的,难过的。
师:是的,确实是的。不是你熟悉的地方,一下子不适应。在课文中有表现吗?
生 4:我在 76 页的第 3 自然段,从父亲“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这一段中看出杜小康是很伤心地离开油麻地的。
师:用了什么词语?
生 4:(沉默)
师:谁找到了?(学生沉默)我提示你们一下。在第 4 段当中……(示意刚才站起的同学坐下)。找到没有?(学生还是沉默)描写心理的,(学生 4 举手)你请说。
生 4:我找到了第 5 自然段最后两行里的词“茫然”和“恐惧”。
师:好。请坐下。(幻灯片在表格中相应的地方打出“茫然”和“恐惧”)同学们找到没有,看一下,这个地方,它写的虽然是父亲,但是我们从这一句话当中可以看出,它实际上也是写杜小康,“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杜小康“恐惧”什么?刚刚我们讲得很清楚,是“离开很熟悉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同学、老师,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
那么“到达目的地—— 芦荡时”又有些什么心理呢?找到相关句子,好,请这位同学说一下。(示意生 5)
生 5:我找到在 78 页。
师:哪个词?
生 5:“胆怯”。
师:“胆怯”,对吗?同学们。(出示幻灯片:“害怕”和“胆怯”)。“害怕”和“胆怯”,这位同学说对了,那么我们看第三个“在芦荡安顿下来时”,(有学生举手)好,请这位同学。
生 6:“不再害怕”。
师:在什么地方找到?
生 6:在 78 页。
师:78 页,同学们看一下是不是?
生 6:还有“安静”。
师:“安静”(出示幻灯片:“孤独”)。是不是?在这里主要是“孤独”。同学们请看这句:“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在“芦荡时间一久”,他的心理又是什么呢?(学生沉默)刚刚有个同学找了,但是他不是在“芦荡安顿下来时”,在什么地方啊?我们再请个同学?来。(示意一位女同学起来)
生 7:在芦荡安顿下来后,他没有从前那么紧张,但是他们父子俩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单调了。
师:好,这位同学阐述得非常好,“他不再忽然的恐慌”(幻灯片打出“不再忽然的恐慌”),在这里可以看出杜小康有进步了。你看“害怕”“胆怯”“孤独”“不再恐慌”,那么在“经历一场暴风雨之后”呢?杜小康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位男生主动举手)你来。
生 8:“不再害怕孤独,不再茫然……”
师:是不是呢?
生 9:(主动快速站起来回答)我觉得应该是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师:长大了,坚强了。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不再孤独”,应该来说是“不再害怕孤独”,“孤独是存在的”,但是不害怕,突然坚强了,长大了(幻灯片出示“坚强”“长大”)。这是杜小康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表格来看杜小康从离开油麻地,一直到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之后,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历程,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老师引领同学看幻灯片上的表格):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第二阶段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住一段时间后“不再忽然的恐惧”;雨过天晴时“长大了”“坚强了”。(幻灯片总结)这就是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那么,这个“孤独”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仅仅是“孤独”呢?
生:(少数人)不是。(声音很小)
师:这“孤独”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你看“孤独”“单调”。(指表格提示)
生:(几个人回答)“单调”。
师:(板书“孤独”)除了“孤独”还有什么?
生:害怕。
师:“害怕”(板书“害怕”),“茫然”(板书“茫然”),“恐惧”(板书“恐惧”),这是从“孤独”的含义上来说,我们看,从杜小康心理活动过程(幻灯片出示:原表格后出现“杜小康”三个字),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先来看杜小康先前的“茫然”“恐惧”直到后面的“长大”,接下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心理上是“不成熟的”,然后到经历“暴风雨”之后就变成熟了。从“不够成熟”到“成熟”,这就是杜小康所经历的这样一段“孤独之旅”“成长之旅”。那么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说说?(一位学生举手)(示意起来)
生 10:告诉我们在孤独中成长。
师:好,坐下,非常好!“孤独助你成长”,所以,有时候孤独还可以成就一段美丽,是不是?(一位女同学举手,老师示意回答)
生 11:我认为如果说孤独是一次旅行的话,那么它所带来的是一种财富,它让我们成长,向一个新的方向成长,所以我说孤独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带来收获是颇丰的。
师:哦,你看,说得非常好,值不值得我们的掌声?(掌声响起来)你们不要害怕孤独,孤独有时候会给你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啊!我想作者的意思就是这个(幻灯片出示:本文主题)。“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成长,长大成熟,坚强”。孤独也好,逆境也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我们从积极的一个方面来想,它有助于我们的成长。这个主题,它的产生是通过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历程,那么这个心理的历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那么产生这些心理历程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要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同学们想一下,与小说中哪一个要素有关系啊?
(学生纷纷说,听不清)
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人物。
师:还有什么?
生:情节。(少数人回答)
师:情节。还有什么?
生:环境。
师:对,环境。那么这篇课文里边的环境主要是属于什么环境?环境包括?
师、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师:而本文当中它是写的什么?
生:自然环境。
师:造成杜小康心理的原因与这个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下一个任务,仍然请同学们找一个环境描写,找出来后,我们体会一下这个环境描写,它与主人公杜小康有些什么关系,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学生开始找句子)
师:要不要给你们时间?要不我们就开始,有些同学已经思考得差不多了,所以呢,找出来的说一下感受,说的内容尽量不要重复。请一位男同学。
生 12:嗯,我找的是“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这里的景物描写中提示了主人公心理不再孤独。
师:哦,雨过天晴了,同学们想一下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坐下。(示意生 12 坐下)他找到的这个地方非常棒,“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同学们从这个环境描写中能感受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美好。
师:真美好。我们说美好的东西写得越美好,说明他的心理成长了,坚强了,成熟了。好的,还有其他同学没有?(一男同学主动站起来)
生 13:我找的是第 76 页第 2 自然段的末尾这一句:“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一句我觉得写出杜小康失落的心情,然后什么也没有了,还加了他的留恋之情。
师:哦,留恋之情,说得好,请坐。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写出了杜小康的“茫然”外还写了对家长的什么?
生:留恋。
师:逐渐要远离熟悉的地方。下面还有没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
生 14:我找到的是 78 页第 3 自然段第 20 段,这是一个自然环境描写,这里把芦荡比喻成一个绿色的大舞堂,把芦荡比作万重大山,从一开始离开油麻地到到达目的地,产生了这种(害怕感),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体现出了杜小康对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一种很害怕的感觉。
师:害怕的感觉。好,这一段非常精彩,“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这一个环境描写精彩在哪里?(纷纷说,听不清楚)用修辞的说。
生:比喻。
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荡的哪个方面?
生:(停顿)颜色。
师:颜色,是不是,浪潮。
生:嗯!
师:还写出了它的动感,那么,渲染出了杜小康的什么样的心理啊?
生:害怕。
师:“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仍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重大山”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你们说芦荡长得怎么样?
生:茂盛。
师:茂盛,而且又高,环境写得如此的幽深。茂盛,更加反衬了芦荡里船和人的孤小,从而形成了杜小康心里的胆怯,产生了一种永远逃不掉的感觉,还有其他同学找出来没有?(一男同学站起来)
生 15:78 页的 24、25 段都是,它这里是通过描写视觉、嗅觉上的美好景色,然后烘托出了杜小康到达芦荡后,陶醉在大自然美好的景物里面,然后心情渐渐的有所平静。
师:好,非常好。实际这是杜小康在恐惧与害怕中得到的“暂时的宁静”。这个环境描写怎么样?你们用哪些词来概括?
生:美好,寂静,安静,温馨。
师:这些词写出了环境美好,说明人心理“暂时的宁静”。(一位男同学主动站起来)
生 16:76 页第 7 段,写出他心理的茫然与恐惧,“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师:对了,同学们,离开熟悉的地方,想象一下,这样的心理有没有?
生:有。(又一同学站起来)
生 17:76 页 13 自然段:“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师:烟雾出现时,与炊烟融合在一起,让人看不清,从而让杜小康心理上对前途有怎样的看法?但他不知道,一种迷茫的心理写出来了。还有一位同学也找出来了。(示意同学站起来)
生 18:81 页描写风雨的那一段:“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这一段。
师:哦,你觉得这一段描写起什么作用?
生 19:我觉得第一个作用是烘托人物的心理,当时是很害怕的、恐惧的;第二个作用是为下文写杜小康成长作对比。
师:你用到了一个词很好,是什么?
生 19:对比。(自由坐下)
师:好,对了,这地方很重要,你们有没有注意暴风雨?杜小康的成长与这场暴风雨有极大的关系的,没有这场暴风雨,就不会出现风雨中他心理的成熟。这里写暴风雨更精彩,这里暴风雨“万辆战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写出了暴风雨如“万辆战车”,吓人吧?气势的宏大,排山倒海地过来,让人感到害怕,还有暴风雨“歇斯底里”地开始了。“歇斯底里”是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是用来写人的,现在写了暴风雨,写暴风雨的凶残。“万辆战车”写出了猛烈。“猛烈”“凶残”,所以这个景物描写,渲染了暴风雨的猛烈、凶残,注意抓住关键词,那么它在文中的作用就是为下文主人公战胜困难,变得坚强,作了铺垫。所以没有暴风雨,就没有杜小康的成长,还有一个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写鸭子也是一种景物描写,小鸭变大鸭,人也成熟了,所以写鸭子也是写主人公成长的一个印证。所以从环境描写来看与人物之间关系是紧密相连,我们不管在小说,在散文也罢,都有景物描写,都有心理描写,比如《春》中作者写了几幅图啊?
生:春风,春雨,春花。
师:这篇散文对春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朱自清对春天的热爱,所以自然环境描写都有作用,那么同学们今后在读文章也好,写作也好,都不要放过环境描写中自然环境描写。下面请同学们准备一张作文纸,结合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的经历,回忆回忆,用我们今天学的环境描写,把自己的心理或心情写出来,给大家 3 分钟。
生:(讨论,写)
师: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余的同学注意听,要作出评价的。
(同学纷纷起来展示,评论激烈)(下课铃响了)
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还没有展示的同学,我们利用活动课继续,好吧!感谢王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感谢余老师!余老师再见!

(方芳整理)


【评语】
方芳老师就余国元老师公开课《孤独之旅》所做的课堂实录,忠实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在重点关注执教者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的同时,还不时地关注到学生听讲时的神态变化、讨论时的踊跃与否、成果展示与点评等情况,较好地反映了该节公开课的真实情况,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所谓课堂实录,是指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或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常态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课堂实录一般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基本信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包括学生学习知识、参与讨论、能力训练等。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课堂实录完成后,一般还要附上“教学后记”或 “听课评价”,这将更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于体现授课者的教学追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等。

(指导教师:杨武)


【教学设计】


【评语】
余国元老师的《〈孤独之旅〉说课稿》概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作品的主题,分析了授课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说明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原因,介绍了本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与步骤,具体列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该课例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根据 “说课稿”的相关要求,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说课稿,一般都要涉及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反馈等。显然,这些方面都是值得余国元老师进一步研究并补充的内容。另外,教学第三环节,余国元老师以朱自清《春》为例,旨在为学生提供仿写范例,而说课时,则误说成以鲁迅《故乡》一文中“我”回故乡时的一段景物描写为例,这也是应该予以纠正的。
余国元老师的“阶梯式”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自己清晰的教学思路,体现了“例文”式教学设计的特点,“理解孤独,感知主旨”“认识环境,体会作用”和“自由表达,学会运用”三个环节的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其具体表述仍有值得推敲之处。如“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一句,如能换成“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的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似乎更加准确些。

(指导教师:杨武)


【说课】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在陌生芦荡里孤独地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故事以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描写为线索,借助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等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了人物从孤独、寂寞、害怕、恐惧到感觉自己长大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心理历程,进而告诉读者: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成熟、坚强。
这次公开课是在贵阳市实验二中九年级(5)班举行的。该校在贵阳市乃至贵州省都是比较有名的学校。笔者在跟岗研修期间,在班上听了跟岗指导老师的几节课,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基础是很好的,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活跃。因此,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篇长达 4 000 多字的课文的教学任务,实现所谓的“高效课堂”,难度实在太大。
笔者不断在脑海中反复问自己:“我应该教什么?我要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我应该教他们怎么学?”最后决定,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借助课后练习的提示,以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用及运用作为本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例文”式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可是离开了小说中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情感载体,既不能凸显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在写作中恰当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经过一番思考,笔者认为,花较短时间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知道小说的大体内容,能够找出表现人物各个阶段心理活动的词语,明白人物的心理历程实际就是主人公成长的历程,经历了艰辛、苦难和孤独以及暴风雨的洗礼后,成熟了,坚强了,进而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对主人公的这些心理活动起到了极好的暗示和烘托作用。接着借助多媒体归纳展示环境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经过实际练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并用通顺的语言进行表述,并经过拓展,以《故乡》一文中“我”回故乡时的一段景物描写为例,让学生体会其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小结,最后布置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片段练习。
通过教学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本文的主题。
2. 理解自然环境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并能够将环境描写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笔者想只要布置好预习,在课前学生能够将文中心理描写的词语和环境描写的语句找出来,第一个阶梯认识心理、感知主题的教学应该花不了多长时间,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时间应该是比较充裕的。
【教学反思报告】

《孤独之旅》课后教学反思

余国元


在贵阳第二实验中学跟岗研修期间,笔者接受了《孤独之旅》的课堂教学实践任务。笔者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为起点,以掌握心理描写和把握主题为第一个阶梯,以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的关系为第二个阶梯,以环境表现人物方法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为第三个阶梯,最终实现理解课文主题、掌握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的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运用为终点完成例文教学设计。
教学的对象是贵阳市实验二中九年级(5)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课前没能和学生见面,在电话中请该班的老师布置了学生预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以及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上课的情况大致如下:课前几分钟,我为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便让他们放弃了原有的常规活动,然后和学生交流了一下,发现学生在课前只完成在文中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此种情况,让我马上意识到第三个阶梯的教学已经无法完成了,只能放弃原预定的写作练习。我用学生在生活中对孤独的体验导入了文题,然后对作者及作品进行了介绍,对课文相关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介绍,以“课文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为问题,目的是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为基础顺势让学生理解“孤独”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心理描写的词语,却又发现学生对心理描写的概念比较模糊,不能顺利地找出来。我按照情节的发展顺序用 ppt 展示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按照顺序去找,最后终于全部找了出来。这个环节花去了较多的时间。找出这些词语后,我便引导学生并用 ppt 演示了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历程,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孤独”的含义。接着提问学生:“这个心理历程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由此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是主人公的孤独之旅,也是他的成长之旅。随后抛出了前面的问题:“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有几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与主题都有关系,我顺势将小说的主题通过 ppt 展示出来,完成了第一个阶梯的教学。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造成人物心理活动以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很犹豫,我便问他们小说的三要素,这个提示让他们恍然大悟,答出了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那么自然环境与主人公的心理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我要求他们将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通过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环节不错,学生有了前面人物心理描写的学习,都能说出一二,我在肯定的同时,进行了补充。课上到最后,却有一个地方学生未能找出来,就是写鸭群的地方。我看时间快到了,于是就把文中鸭群的作用告诉了学生,写鸭群的成长也是在暗示杜小康的成长并顺势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这节课:“同学们,实际上,不管在小说中,还是其他文体中,自然环境描写都是为写人物服务的,例如:散文《春》一文中描写的几幅图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为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是的,所以不管阅读文章还是写文章,我们都要认真关注自然环境。”
整堂课上下来,听课的老师们说上得可以。这可能是他们对我的安慰和鼓励吧。
这堂课中,我能在课前判断学情,删减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从这点来说应该是可取的。如果将全部预设的教学环节硬加进去,为了完成任务,那么导致的结果将是自问自答,所有的教学目标将会为零。因为这个调整,至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是到位的,对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作用也是领会的。教学中抛出的几个问题扣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导向,使学生能够朝着我预设的教学目标跟进。教学的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较好地把握了学习的内容。有了第一个阶梯的铺垫,对于学生学习第二个阶梯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实际上笔者在进行课前设计时对学情不是充分了解。心想既然是贵阳实验二中的学生,自觉性应该比较高,找那么几个心理描写的词语不会是那么难,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未在课前找出来。由于对学情的判断失误,课中花了较多的时间才引导学生把体现心理描写的词语找了出来,耽误了后面教学的时间。课前预习缺乏指导也是导致教学时间紧张的一个方面。自己未能亲临课堂布置预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示,是用电话请王老师布置学生去书上勾画我要求的内容。究竟怎么勾画,学生明不明白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这是我不知道的。对学情的判断失准和对布置学生预习的不重视是影响教学不能按预设目标去完成的两个因素。当然在课前设计教学内容时,也存在着想让学生多学东西的思想,这是很多老师容易犯的通病,贪多必有失。如果将片段作文练习再加进课堂,肯定是让学生茫然而无所适从。上课中还有两个细节前面没有讲到,一是课前只顾去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导致引入新课后,要用书时,才知道教科书还放在包里;二是学生找出书中的句子,我自己不能迅速地在我用的书中找出来(因为我用的教科书是以前的,而且我没标段序),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这是课前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的。
进行教学设计前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切凭空想象都是不可取的。当然,把握了学情,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能贪多,多而无用,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老师在课前也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就犹如我们要求学生一样,有时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我的这堂课不尽成功,也不尽失败。我认为成功与失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我们所要注意的。
【评语】
反思教学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教学实践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就是总结和创新的过程,进而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余国元老师的《〈孤独之旅〉课后教学反思》,分别对其总体教学思路等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充分肯定了教学进程中几个“主问题”的引领作用、根据课前预习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快速勾画心理描写的词句提供支架、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教学机智等,同时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学情研判不够、课前预习要求不具体、确定的教学内容过多等也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这样的教学反思是客观真实的,也是极为有效的。如果能从“学生创新”和“再教设计”方面再做一些思考,其反思的借鉴价值将会更大。

(指导教师:杨武)


【观课报告】

《孤独之旅》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王国恩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提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能完成,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提问,艺术地提问,会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从而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生活中有过孤独吗?”这一提问,紧扣文题,且与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孤独”这一心理体验的现有生活相联系。从提问的有效性来说,它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学生能快速理解课文,是一个好的开端。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此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引发学生思考:杜小康以前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在学校里不是很好吗?他为什么要随父亲去放鸭?当然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这篇小说,老师这一问题的提出,自然为选文前的情节展示作了很好的铺垫,一方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当然也为杜小康后来心理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问题三:“《孤独之旅》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当然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这也是此文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明白作者的意图。此时余老师顺势提出了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问题:“‘孤独’一词在描写方法中属什么描写?”学生绝大多数知道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然学生也自然地回答这是一种心理描写。老师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语,这一问题的提出从有效性的角度来说没有问题,但从提问的准确性来说可能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个人觉得此处如换成“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杜小康孤独的心理状态?”可能会更准确些,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一问题的提出并不符合提问要“准”这一要求。还有此处我个人觉得对表现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词语的寻找,教师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架。例如:“出发时杜小康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到达芦荡后杜小康又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芦荡时间一久又是何种心理状态?”“在经历一场暴风雨后又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余老师实质上在课堂教学中都作了适时的引导,且在教学中也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杜小康的心理历程。作者要通过《孤独之旅》告诉我们什么?找到了答案没有?当然还没有。余老师接着问:“杜小康的心理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当然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自然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问题虽然简单,但它遵循了“循序渐进,提问要有序”的原则,这就为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芦荡里孤单地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成长、成熟、坚强”的展示作了很好的铺垫。
问题四:“杜小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心理变化?导致杜小康心理变化的原因何在?”学生对这一问题显得有些困惑,余老师此时巧妙地要求学生回顾小说的三要素。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明白了导致杜小康心理变化的原因,那就是杜小康所面临的环境。余老师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并感知这些描写与主人公之间有何种联系。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极为踊跃,我数了一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十人之多。在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我认为此处给学生的时间过多。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教会学生怎么学的过程,而不是一味教学生学什么的课堂,课堂提问要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放,只有做到收放的巧妙结合,才可以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正因为此处给学生的时间过多,导致课堂的第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一段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无法完成。
总体来看,余老师在这堂课中的问题设计是合理且有效的,它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学情的预估及课堂的掌控上有些小的瑕疵,可俗话说“瑕不掩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及学情下能上出这样一节课不失为一节好课。
【评语】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肯尼基·胡德也指出:“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与意义。
王国恩老师就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教学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既充分肯定了这几个“主问题”在整节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也指出了个别“提问”不够准确或收放处理不当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该评价具体、客观,言之成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不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研究,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前后连接的环节。如果王国恩老师能够再换一个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更为全面的思考,必能给人更多的启示。如果王国恩老师能够借鉴余映潮老师关于“主问题的设计技巧”和“淡化提问,活动依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该评价将会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

(指导教师:杨武)

余国元《孤独之旅》教学环节的转换

郭琼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环节间的转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效果。现简要谈谈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教学环节的转换。
“生活中,同学们有过孤独吗?”这句导语,从语法角度,我们姑且一放,从内容上讲,它应该是简洁、明了的,学生一听这样的问话,会立刻接收到句子中的核心信息“孤独”,听学生的回答“有过,放学之后,周围的人都很陌生,爸妈没有在家”,可见,学生是完全进入到老师的引领之中的,它很符合导语三维—— 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的要求。
首先看时间维,整个句子 11 个字,不冗长,不繁琐,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它没有违背“导”的本意,导入的方向明确——“孤独”,有利于本节课的重难点解决。
其次看逻辑维,这句导语与整堂课的内容特别是重难点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首先唤醒学生亲身经历的“孤独”感受,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领会文本中人物的“孤独”,这是符合学生在理解上的认知过程的,不跑题,不跳跃,对于解读课文是有帮助的。
最后看知识维,导语本身是要直截了当地体现当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导语中的关键词“孤独”就提示了这节课要落实的第一个目标,所以,这样的导语,对于教学的辅助是有效的。
不过,作为导语的这个句子,如果我们调整一下,把它变成“同学们,你们有过孤独的感受(体会)吗?”这样,会不会在表达上要准确、流畅些?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节课每个节点的教学环节转换问题:“按习惯,字词是同学们在课前解决了的,我们检查一下”,直接进入字词环节,以检查方式进行,简单提示,不是重点。
“词语呢,老师就不再过多花时间,那么,下边我们进行刚刚老师讲到的‘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的问题,大家看课题”。关键词是“不再”和“那么”“下边”这些词语的应用,过渡是自然的,“大家看课题”把学生学习方向引到第一个教学目标。
“我想作者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成长,长大成熟,坚强,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孤独也好,逆境也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我们从积极的一个方面来想,它有助于我们的成长。那么,这个主题,它的产生是通过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历程来体现的,那么这个心理的历程,在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该段介绍转向人物的心理描写,为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做好了准备。
“产生这些心理历程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要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同学们想一下,与小说中哪一个要素有关系啊?”这个提问落实到第二个教学目标上。
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梯”,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也必须有“桥”和“梯”,才能相互沟通,教学节奏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然衔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使学生的知识结为一体,顺应同化。通过以上分析,余老师的教学思路相当清楚,各个教学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且环环相扣,不脱节,不唐突。教学语言也紧扣教学目标去设计,对学生在这节课上要学什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最后看余老师的收尾:“这些环境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就是为下文主人公战胜困难,变得坚强,作了铺垫。所以没有暴风雨,就没有杜小康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暴风雨的出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写鸭子也是一种景物描写,小鸭变大鸭,人也成熟了,所以写鸭子也是写主人公成长的一个印证。因此,从环境描写来看,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有景物描写,所以自然环境描写都有作用,那么同学们今后在读文章也好,写作也好,都不要放过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有头有尾的,要完成一件事,既要善始,也要善终,因此,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完美的结尾。余老师这段结束语,从内容上讲,点出了环境描写的作用: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印证人物成长。从教师的用意上讲,它为学生学习有环境描写的文章作了一个案例的教学,学生以后在学习这一类文章的过程中,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应该比较容易把握了。
这节课教师教学语言虽然稍欠简洁、准确,但效果是明显的,因为每一环节的起、承、转、合,教师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也都自始至终为教学目标服务。
【评语】
王崧舟老师认为,评课者有四种心态,即“坐着评”“站着评”“跪着评”和“骑着评”,选择何种心态评课,决定着你评课的最终品味与收获。郭琼老师以“坐着评”的心态,就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教学环节的转换进行研讨,从“导入”到字词检查与纠错,从心理描写词句的揣摩与体验到自然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等,或赞赏,或质疑,或建议,一切以朋友的心态都做了从容、坦荡的评价,这是值得赞赏的。
其实,教学环节的转换正是教学思路的一种外化形式。教学思路设计的要素是: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步骤明朗,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思路的理想追求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和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由此反观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教学环节的转换,其明朗和清晰是体现得比较充分的,其简洁稍显不足。如果郭琼老师能从余映潮老师创立的“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眼光就会更高,就会得出更新的结论。

(指导教师:杨武)

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性

周龙麟



【评语】
多媒体课件是利用 ppt 或 authorware 软件开发出适合课堂教学的一套程序,也是用以辅助教学实施的工具。要有效地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一般来说,应该遵循辅助性原则、科学实效性原则、启发性和趣味性原则以及审美艺术性原则;善于选择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点,即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解决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提供事实、建立经验,显示过程、形成表象,举例验证、建立概念,解释原理、启发思维和设置问题、引起思辨等;善于选择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时机,即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换,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化,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的转化,兴奋状态向理性的转化,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和满足合理的表现欲望等。
反观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通过周龙鳞老师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余老师不是有意识地遵循上述原则,也没有特别地注意上述选择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但余老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还是具有简洁、清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思维空间,外化教学思路,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指导教师:杨武)


【专题指导】

选点:长文短教的关键 —— 有感于余国元《孤独之旅》公开课教学

杨 武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小说《草房子》,主要讲述了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夜之后变得坚强起来的故事。全文约 4 000 字,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篇幅是比较长的;对于一个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难度也是很大的。但“国培计划”(2015)贵州省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初中语文培训班的余国元老师,在本组其他四位老师的共同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借班上课、对学情预估不够的情况下,仍然顺利完成了在贵阳市实验二中九年级(5)班《孤独之旅》的公开课教学任务,并赢得了该校指导教师和本组学员的一致好评,这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由此,首先,笔者联想到的是中学物理课上关于“杠杆”原理的知识,即如何确定“支点”的问题;其次,又联想到中国俗语所说“四两拨千斤”的寓意。最近一段时间,笔者通过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 讲》和《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两本专著的学习,茅塞顿开,获益匪浅。前者以“长文短教,妙在选点”作为一讲进行了阐述,后者在《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一章中提出了“化长为短,变难为易”的主张。这既是余映潮老师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也应该是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获得成功的关键。
因日常教学的影响,我无缘到现场观摩余国元老师的公开课,但通过方芳的《余国元〈孤独之旅〉课堂实录》、余国元的《〈孤独之旅〉说课稿》《〈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孤独之旅〉课后教学反思》、王国恩的《余国元〈孤独之旅〉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郭琼的《余国元〈孤独之旅〉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周龙鳞的《余国元老师〈孤独之旅〉公开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性》的综合反馈可以看出余国元老师的主要选点所在,即要求学生在总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以作品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及其相应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两个支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的变化,深悟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奥妙,一步步地使其人物形象凸现出来:
一个曾经任性、撒娇,对油麻地留恋、难舍,对将要去的地方一片“茫然”而带着哭腔喊出“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的小孩;一个因从未见过芦苇荡,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而害怕,深感芦荡有如万重大山围住小船而胆怯,甚至面对空气的清香和把水面照亮的萤火虫等美景也无意欣赏、也无法驱除其恐慌,紧紧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的少年;一个置身于万重大山的包围之中,完全与社会隔绝,深感来自被社会抛弃的孤独,就连父子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如此的单调和乏味,但白天不得不强忍着,夜晚梦中却再也控制不住自然喊出“我要回家……”的少年;一个因暴风雨袭击,旋风将鸭栏卷到天上,连曾经闯荡江湖的父亲也几乎晕倒在地,自己已经是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也还能冷静地说出“还是分头去找吧”,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的杜小康;一个与鸭相伴,鸭的孤独就是自己的孤独,鸭的成长就是自己的成长,鸭的成熟就是自己的成熟,看到鸭生蛋就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的充满希望和向往的杜小康。
所谓“长文”,按照余映潮老师的说法,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文课文在 2 000 字左右、文言文课文在 400~500 字之间的,就可以视为长文。所谓“选点”,“就是或选取课文的最丰厚之处,或选取其最优美之处,或选取其最精致之处,或选取其手法最特别之处,或选取其最繁难之处,或只选一个点,或选取几个点,组织起深入的品读教学过程”。所谓“长文短教”,讲究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剪裁与选择。“或选取课文的某一个部位,如最精致的那一个部分,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最难以理解的那一部分等。或确定某一个话题,以带动课文中‘某个线索’内容的品读。或就某个知识点、某个能力点利用课文进行训练”。
对此,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樊丽华老师在《大胆取舍,长文短教》一文中介绍了三位老师对《孤独之旅》教学时选点上的做法:
秦晓丹老师的选点是“品语言”,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紧扣杜小康说的四句话来品味人物语言,提示学生联系背景赏析不同的杜小康,体会人物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感悟到杜小康从茫然、恐惧、无奈、胆怯、无助到平和、有担当、惊喜、坚强的成长历程。
袁丽萍老师的选点是“摹心理”,共设计了四个板块:感受故事之美,品味人物之美,体验孤独之美,感悟成长之美。在“品味人物之美”时,侧重赏析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在“体验孤独之美”时,设计了一个造句联系:“孤独是……”,让学生根据课堂感悟,驰骋想象,自由言说,老师到最后才出示自己仿造的句子,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孤独”的含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
方芳老师的选点是“悟环境”,首先提出一个主问题:“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请找出来说说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探究的深入,许多相关联的小问题也逐步得以击破,把那些小问题串联综合起来,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就越发详尽具体了。
肖培东老师也曾在《语文学习》上以主持人的身份介绍了刘兆刚老师的“选点”是直面中心人物的孤独,从题目入手,巧妙地抓住了文中的一个句子,“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直指课文的核心。“孤独” 一词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三次,是小说中“孤独”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这样,刘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去理解“那点孤独”和“这种孤独”的内涵,通过比较去思考为什么“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葛福安老师则是剑走偏锋,独辟蹊径,把我们容易忽略的“鸭们”作为突破小说人物的一个点,借助“鸭子”去思考杜小康的“成长”。陈东生老师从小说的情节中探幽入微,牵一“哭”而动全文,点小却很是精妙。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而后经过芦苇荡里的孤独之旅,到最后在蛋前的激动呼告,从“哭”到“不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和精神成长史。
其实,长文短教的方法何止一二!很多教学名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比如:经过余映潮老师提炼后的黄厚江老师关于《孔乙己》“引”“起”“承”“转”“合”的教学流程。
引: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人物的什么?
起:现在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写了几次他的手?请大家一起到小说里去找一找,并画上标记。如果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上评点。
承:现在我们看看,作者写他的手,主要从哪些方面写的?
转:下面我们也和鲁迅先生一起来塑造孔乙己。你自己找一找小说里哪个地方还可以写手?要求:找一处,写一句,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契合当时的环境。
合: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需要思考的是,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
很显然,黄老师《孔乙己》“长文短教”的设计技巧在于“线条式选点切入”,即在教学中拉出了“手”的描写这条线。课文开讲以后,“切入”到了“孔乙己”的“手”并以此组织起流畅的教学过程。
而余映潮老师《孔乙己》“长文短教”设计技巧则在于“板块式选点比读”,即选择课文中两处重要的段落板块比较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活动一:说说《孔乙己》阅读的初步感受。
学生表达看法,教师与同学对话、交流。教师在交流中进行“微型讲座”,以进行厚重的铺垫。
活动二:请同学们在第 4 段与第 11 段中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鲜明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师生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出场与退场,正常与残疾,伤痕与断腿,长衫与夹袄,青白与黑色,眼睛与眼神;站坐,语言,语气,动作,形貌,姿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时令……
这些细节描写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无论是哪一类的“长文短教”,“选点”都是最为关键的。这也正如王荣生教授经常提醒我们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比教学方法的选择重要,“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



更多同类【语文课例研修】......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