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安澜志》滹沱河原委

滹沱河即恶池也,源出山西代州繁峙县东北之泰戏山,品字泉西南流,合玉 斗泉,又西合老泉,又西合华严岭水。
《山海经北山经》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郭璞注今滹沱 河水,出雁门卤城南武夫山。
《周礼·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其川滹池呕夷。《礼记·礼器》晋人将有事 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氏注恶当为呼声之讹也。《前汉书·地理志》师古注 滹池出卤城,滹音呼,池音沱,代郡卤城,滹沱河东至参合,入滹沱别,过郡九,行 千三百四十里,并州川,从河东至又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通典》 代州繁峙县泰戏山,一名武夫山,在县南九十里,滹沱河水出焉。《太平寰宇记》 亦名平山,亦曰戌夫山,今曰派山。([谨案]沙河亦出派山,亦曰派河,详沙河 篇)。滹沱河源出县东南孤阜山。
[谨案]滹沱河在繁峙县东北百三十里(《通典》作县南,《寰宇记》作东南, 俱作九十里,《纪要》作百二十里,《今水经》止作三十里更非)。泰戏山涓流甚 微,列如品字,为品字泉,西南流三里,至故福都,合玉斗泉,亦名青龙泉,又西数 里,复有三泉,亦列如品字,为三泉都之三泉流注之(此即老泉),又西流至沙涧 泉,合北楼口水(此疑即《山海经》之溇水,不可考矣),又西流至新兴村,合华严 岭水(《山西通志》在繁峙县东南百里,西北入滹沱)。
[谨案]虖池、滹池、恶池、滹沱、虖沱,泰诅楚文又作亚驼,字形虽异,音则 同,寰宇记云鲁口城,盖滹沱有鲁沱之名,因号鲁口,此则别为一名,疑因滹沱出 卤城,因以卤为鲁,而鲁口本不因卤城而名,且亦不在代也(详沙河篇平滹渠)。 又徐坚《初学记》引《水经注》逸文作博池,《名胜志》又云《山海经》文作瀖池,皆 不足据。又泰戏山《禹贡》考作秦戏,石瑶《滹沱河记》、《明一统志》、《山西通 志》皆因之,《方舆纪要》谓《山海经》,大戏山或讹为泰戏,未知何据,考今本《山 海经》作泰,诸书亦多作泰,从泰戏为是。
[谨案]滹沱河大约唐以前,多云出卤城,唐以后,多云出繁峙。卤城、繁峙 均为汉县,卤城隶代郡,繁峙隶雁门,卤城省并之后,不复置,遂直云繁峙耳。又 汉志河间国、乐成下,则言滹沱河别水,弓高下,则云滹沱河别河,而卤城下,则 云入滹沱别过郡九,或疑“别”字下,亦当有“河”字,似言入别河则过郡九,从河 则过郡六也。而《郑氏通志》、《顾氏纪要》第言过郡六,纪要且以为代郡、太原、 正定、常山、巨鹿、渤海也。《明史》则又删去过郡六三字,第云回环千三百七十 里,是皆第据汉志之半以明之,岂以志文两歧,有所难通耶。考滹沱过郡九,当 是代、雁门、常山、正定、涿、中山、信都、河间、渤海,第过郡多,而所行反短,诚有 不可晓者。志云东至参合,志所云参合,亦在代郡,若作东至参合入滹沱别河, 则参合下无明文,而河间国、乐成、弓高下,始有滹沱别水别河,《禹贡锥指》疑以 参合为渤海郡参户之误,纪要谓参户在沧州,盖即今由青县杜林镇入运之一支, 则是又成从渤海郡过郡九矣,亦非也,锥指引汉志,亦删去过郡九行千二百四十 里句,亦自知其说之难通也。据志文滹池河东至参合入(句言从此入代郡也)。 滹沱别,过郡九,行千二(或作三)百四十里(言以滹沱别流过郡,言之则如此 也)。并州川,从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言以滹沱从河东至 于海,言之则又如此也)。文意甚明,句读误耳,别字之下亦无须增入河字,既以 别为别河,乃或以从河亦作河之一称,则自来无此名目,至于所过之郡,道里短 长,则古今水道变迁,不能曲为之解也。
[又案]明石瑶《滹沱河记》、周梦阳《水部备考》,皆谓滹沱河,班固序禹贡 九河所谓徒骇是也,旧《真定府志》、《平山县志》,皆因之,其说起于嘉靖间,知 深州钱梗乃、陆陇其作滹沱河,考亦取之,考《汉书·地理志》总叙无此文,惟渤 海郡、成平县下云滹沱河,民曰徒骇河,据此则滹沱之在成平者,亦民自称为徒 骇耳,明其为原非徒骇也,况不辨其地,而直以滹沱为徒骇乎,更不待详其源流 之各异,而始知其非矣。
经县城南,又西入代州,则有三里河、七里河、西峨河、东关河、羊头神河、九 龙河,诸水入焉。
《方舆纪要》滹沱河在州南,自繁峙县西,流入州界,又雁门山下,有水东南 流经州城东关庙,名东关水,又南入于滹沱,或谓之常溪水。《山西通志》七里河 州西七里。三里河在州西南三里,经西关南入滹沱。西峨河在州西南一里,源 出荆山,北流入滹沱。羊头神河二,在州西二十里,一源茹解都黑河,一茹解都 黄龙池,名西河,又汇龙祠池上池水。又九龙河在州西北三十五里,胥难流入 滹沱。
又西南流经崞县,东南则有滹沱河龙泉、南桥河、阳武河、铜河、北桥河、板 桥河,诸水入焉。
《明史·地理志》崞县东南有滹沱河,龙泉在县西北有二源,北曰上龙泉,南 曰下龙泉,流分二派,合流入滹沱。《山西通志》阳武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太子 崖,东流至双陵村,入滹沱。铜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福寿山。南桥河在南郭门 外。北桥河在北城门外。板桥河在县北二十五里,俱东流入滹沱。
又西南流经忻州(汉为阳曲县,唐曰秀容)北之忻口,经蛤蟆石,折而东经定 襄县北,忻川水合沙河、南河、金水河、一滴泉、前山泉、海满泉,注之牧马川,合 石代桥沟、岚水、绿水泉、三会泉诸水入焉。
《元和郡县志》定襄县滹沱水,西自秀容县流入。《太平寰宇记》水经云,滹 沱南历忻中口,俯会忻川水,水出西管岑东山肆卢水,今名云中水,一名分岭水。 《明史·地理志》忻州北有滹沱河,又有忻水,一名肆卢川,自北流入焉。《方舆 纪要》滹沱河在州北五十里,自崞县流入,经忻口山下,北入定襄县界。云中水 在州西北七十里,一名肆卢川,亦曰忻水,与州南牧马水合流入滹沱。牧马水源 出州南五十里白马山,东北流经三交村,有牛尾庄水流合焉,东北入定襄县丛蒙 山下,有泉三穴流合为一,曰三会河,同注于滹沱。
《山西通志》蛤蟆石在忻口北东岸,以形似名,南河出石佛峪,前山泉出南营 屯,一滴泉在浮屠山北,海满泉出嘉禾,俱南入云中河。石代桥沟在州西百二十 里,岚水出西山北,绿水泉在双堡北,俱入牧马河。
[谨案]《山海经·北山经》,白马之山,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滹沱。 《方舆纪要》白马山在盂县东北二十里。图经白马之山,白马之水出焉,又牧马 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白马山,是以白马水、牧马水为二水也。又牧马河二源, 至三交村之牛尾庄合流,经城南七十里,东北入定襄界,注滹沱,是白马即牧马, 亦是二水。《山西通志》牧马河引水经白马之山,牧水出焉,水经无此文,当是引 山海经而讹也,据《山海经》则牧马当是木马,而白马牧马实一水也。
又东南流经代州五台县西南,合圣阜水,又华严河、东峪河、野马沟注之,又 清水河合射虎川、卢虒水、虒阳河入焉。
《太平寰宇记》圣阜今名圣人山,《水经注》云,滹沱水东流经圣人阜,阜下 有泉,在五台县西南四十八里。
《方舆纪要》三会水东北流,合圣阜水、牧马水,自忻州流合焉,同注于滹沱 河,滹沱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自定襄县流入界,县西三十里,有华严河平地发 源([谨案]《山西通志》有泉岩河出县西三十里华岩村,至槐阴合滹沱,疑即华 严河也)。又圣阜山在定襄县东北二十里,圣阜水出焉。《山西通志》五台县射 虎川在县东北百三十里,卢虒河本名虑虒([谨案]《前汉书·地理志》虑虒,师 古曰音卢夷),源出县西北十五里王村,流环县东南,一名县河,入南峪合虒阳、 清水二河。虒阳河在县东北四十里,发源平地,入独担山峡口,经东明山下至河 口。清水河源出东北百六十里华严岭,西南流经饭仙山下,至石沟嘴合射虎川、 虒阳河、卢虒水入滹沱。又东峪河发源移城村,经孙家庄、百蔺村至河门入滹 沱,野马沟自探头至滹沱七十里。
又东南流经平定州盂县北,则有乌河、温泉注之,又有龙化河汇兴道村泉 注之。
《元和郡县志》盂县滹沱水,西自代州五台县流入。
《明史·地理志》太原府盂县([谨案]盂旧属太原府)北有滹沱河。
《方舆纪要》滹沱河在盂县北七十里,又东南流经县境,而入年山县界。龙 化河在县北四十五里,一名兴龙泉,北流至榆次关,入于滹沱河。
《山西通志》乌河出西境诸山,环乌川而北,又北而东入滹沱。兴道村泉在 县北四十里,坡涌三泉,迤北至中杜入龙华([谨案]即龙化之讹)。温泉在县北 百二十里,滹沱北岸有三穴,一穴出磐石中,尤热,其水南入滹沱河。
[谨案]《山海经》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滹池。空桑之山,空桑之水 出焉,东流注于滹沱。石山护,护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滹沱。鲜于之水出焉, 而西南流注于滹沱。四水今皆无考。又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滹沱, 今滋水会唐沙二水于祁州,东南入白洋淀归海,不入滹沱,亦与古异(详滋河 篇)。
又东流至直隶正定府、平山县西北境恶石口,一名卧石口,细水河自盂县来 注之,又有淴淴水自西来注之。
《一统志》恶石口在平山县西北一百四十里,滹沱河在山西经此入县界。 《山西通志》盂县细水河,今名秀水河,在县西南,东与西河会,达平山入滹沱。 《方舆纪要》淴淴水平山县西北百二十里,([谨案]《平山县志》作匆匆水县西一 百里),自半山涌出,达于平地,又有淴淴水口。
[谨案]滹沱河诸书皆以为自山西盂县流入直隶境,或又谓自五台县阎家庄 流入,考盂县在恶石口南,五台在恶石北,滹沱流经二县之中,而入平山县,属恶 石东有恶石口村,在滹沱南岸。
又东流五十里,则有两小水出自县北山,南流注之。
[谨案]二水疑即河、蒲水也。 《方舆纪要》河在平山县,北源出房山 (此非今房山县之房山),东流入行唐县界,《一统志》亦曰在县北,第以为旧入 行唐,则是今不入也,《纪要》又引《寰宇记》,即石臼河也,《寰宇记》以水为石 曰水,又谓之鹿水,木刀沟、袈裟水,则是诸水,皆因河而异名也(详见沙河 篇),又以为出行唐入博陵,则亦据旧人言之也,旧志河在平山,西北流至县东 北,入滹沱(滹沱已在县北,则水又在滹沱之北矣)。今上流为滋河所乱,故道 已湮,下流淤塞,亦不复东行。《一统志》木刀沟在新乐县西南,旧自平山、行唐 流入,言旧自,则今不自平山行唐矣,是河之流已与木刀沟隔断,今微源不绝, 尚自入滹沱耳,又《纪要》云,蒲吾渠在平山县西,亦曰蒲水,后汉明帝引为渠, 《古今注》后汉永平十年,作常山呼沱蒲吾渠,通漕船也(此地理志常山国蒲吾下 文,《纪要》遂据之,以为明帝事也)。又《后汉纪》明帝治滹沱、石臼河,从都卢 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章帝建初三年,从训言罢之,据《纪要》河、蒲水分列 两水是也,而《地理志》于蒲吾不言石臼,《纪傅》则言石臼不言蒲吾,《章帝纪》 章怀太子注石臼河,在今定州唐县东北,其文甚明,盖当日开渠,特逆从石臼至 蒲吾,再从都卢至羊肠,通太原,蒲水为水之下流,而石臼又为蒲水之下流,罢 石臼河即是罢蒲吾渠,而水之流不通石臼久矣,石臼河且不得谓之水。 《纪 要》又引《寰宇记》,以水为即石臼河非矣。 《元和志》房山在平山县北五十 里,《寰宇记》作西北,《方舆纪要》云县西北六十里,《汉志》蒲吾有铁山即房山 也,俗呼王母,亦曰西山。《元史河渠志》滹沱自五台诸山来,至平山县王母山 口,《通典》房山汉浦吾县,《后汉》房山县在西北,俗名王母山,则房山为水、 滹沱河所经,甚明。《平山县志》以蒲吾水在县东十五里,今县东无此水。《寰宇 纪》引《水经注》,滹沱又东,往常山城北(正定后汉为常山郡),又东南为蒲泽, 俗谓之蒲泽口,《前汉地理志》常山郡蒲吾,应劭注蒲水出中山蒲阴,东入河,又 中山国,曲逆蒲阳山,蒲水所出,东入濡,张晏注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 逆,章帝改曰蒲阴,在濡水之阴,则是疑入河为入濡之讹,又或因蒲水之下流名 蒲泽,或因水通流入蒲,名蒲吾渠,均未可知,而蒲吾渠之不通蒲泽,又已久 矣,古迹久湮,已不可考,以理推之,则蒲水为水之下流,二水固犹存昔日入滹 沱之微迹也。
又东流八十里,则有冶河自井陉县合甘淘河、绵蔓水东北流注之,谓之合河 口([谨案]冶河诸水并详宁晋泊附载卷)。
《元史·河渠志》冶河在真定路平山县西门外,经井陉县流入本县,东北十 里入滹沱。《明史·地理志》平定州东有绵山泽发水出焉,即冶河上源,合沾水 东流至平山县入滹沱。([谨案]沾水出上党郡壶关,《汉志》、《水经注》皆云入 淇,《方舆纪要》谓入泽发水,《明史》谓入滹沱,皆误)。《井陉县志》甘淘河源出 山西平定州松子岭,历县界、杨庄口,又北流至横口村,入绵蔓河。绵蔓河发源 平定州绵山,历娘子关五里,入县界南峪村,屡折而东至县治,又经数十村,北抵 平山合河口,会于滹沱。
[谨案]甘淘河自从松子岭入,绵蔓河自娘子关入,自是两水,《纪要》既以 甘淘河为一,名冶河,又云出绵山,即泽发水合绵蔓,东北流入平山,则又以绵蔓 之源为甘淘之源,而又以甘淘合绵蔓也,而于绵蔓水又云即甘淘支流,则绵蔓反 无源也。《水经注》桃水出上艾至井陉关,下注泽发水,经绵蔓县,自下通谓之绵 蔓水,原委甚明,《纪要》误也。又甘淘河、绵蔓河,俱为冶河上流,则甘淘、绵蔓 皆可为冶河,而以源出泽发水言之,则当以绵蔓水为冶河,向来诸志属甘淘河, 皆误。
[又案]冶河《畿辅通志》云即古太白渠,流经井陉,合绵蔓水,又东北经平 山县(此似太白渠即甘淘河,特变其名耳)。《一统志》冶河旧自正定县西入滹 沱,今改流自平山县,又东经获鹿县北、正定县南、栾城县北,达于洨水,上流即 古绵蔓水,下流即古太白渠,亦斯洨水之上流也(《水经注》斯洨水首受太白渠, 太白渠首受绵蔓水,则太白渠为洨水上流,绵蔓水为太白渠上流,与《汉志》合, 此似以冶河居绵蔓、太白、洨水三水间,且冶河又为一水矣)。考冶河今由井陉 县刘家会村,至平山县西冶河村入境,经贾北村,抵城北合河口,入滹沱河,长十 五里,《统志》盖犹仍《元史》之旧也,《前汉书·地理志》太原郡上艾(今平定州) 绵蔓水东至蒲吾入滹沱,此即今冶河,入平山滹沱之旧道也。又常山郡石邑(今 井陉)下云井陉山在西,洨水所出,东南至廮陶入泜,蒲吾下云有铁山(《纪要》 以为即房山,则此山当在滹沱之北,今冶河在滹沱之南,《汉志》亦第云县有此山 耳,非谓太白所出也)。太白渠水首受绵蔓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水经注》 绵蔓水又东经乌子堰枝津出焉,又东为太白渠,又东为为成郎河,又东为宋子 河,又东为斯洨水,斯洨水合泜水,入衡水则是太白渠,为绵蔓之分支,另入衡 水,而绵蔓则自于平山入滹沱,今之冶河入滹沱者,犹昔之绵蔓,而分支之太白 渠,或已淹断不通耳,若甘淘河则与绵蔓未曾不合也。
又东流十里,经平山县城北,又东流四十里,经王角村。
[谨案]平山县滹沱河自恶石口流经恶石村西北,自秘家会村、洪子店镇、南 庄村、柏卜村、朱濠村、阎兴村、大齐村、小齐村、王母村、水碾村、田营、义羊村、 曲堤村,流经县东石桥村、东皮村出境,长一百八十里。
又东流入灵寿县西南境,又东流二十里,经忽冻村,则有嵩阳河合温泉水 (即泥河俗呼淤泥河)东南流注之。
《元和郡县志》滹沱水在灵寿县西南二十里。《畿辅通志》嵩阳河在灵寿县 西南五里,源出楸山东南流入滹沱。《方舆纪要》温泉在灵寿县东北二里,俗呼 泥河,水隆冬不冻,下流入松阳河,泉旁多稻田,俱赖灌溉。
[谨案]嵩阳河又名松阳河,有二源,一出县西北之万里村、许家庄,东南流 经马庄、赵家庄、曹家庄,其西为桑家庄,有支河自李家庄南来会之,又东南流经 紫家庄、贯庄,又有贯城村支水会之,又东南流经富安川、堤下村、北狗台、南狗 台、景上村至西凡同。一出县西北之柳家庄,东南流经寨里,又东南为圣水洼 (《一统志》在灵寿县西源,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之圣水峪,亦曰圣水洼,上 有清风寨),又东南流经南白石社,又东南流经上下邵村,又东南流经北中南朱 乐村,又东南流经南北凡同村,与万里村之一源合,又东南流经吴家庄,又东南 流经县城南之岗上村,又东南流经冻合村,则有淤泥河自县北,西北流合焉,又 东南流经岗头,又东南流经胡庄,又东南流经木佛村,西入于滹沱河,长三十里。 [又案]灵寿县滹沱河,由县西南杨家洼、东西王角村,至县东南牛城村、忽冻村、 南合村、同下社,流行二十里,忽冻村旁有碑题,冰坚可渡处,考光武,冰合渡河, 在深州饶阳界,所谓危渡口是也,不在此。
又东流七里,经木佛村,有卫水自县东北南流入焉,又东流经县东南界。
《前汉书·地理志》常山郡灵寿禹贡卫水,出东北入滹沱。《明史地理志》 灵寿有卫水,源出恒山,《禹贡》“恒、卫既从”即此。俗名雷沟河。陆陇其《卫水 寻源记》灵寿县东北十五里有良同村,卫水发源于其北,即《禹贡》“恒、卫既从” 之卫也,由良同村东南流入四十里,而入于滹沱河,卫在恒阳,特一小水耳,而见 于《水经》,见于《汉书》,见于《禹贡》,其名赫然,盖此水在唐虞时,或苦泛溢,不 似今之《安澜》,且按今松阳、淤泥、慈、沙诸河,皆逼近于卫,安知当时不同汇于 此,渊远而流长,非仅如今之限于四十里也。
[谨案]卫水发源灵寿县良同村,泉源一亩余,其深莫测,村民饮畜多溺焉, 遂东草数万辇土石塞之,泉虽存而甚微,遇旱辄涸,其水东南流经北托社,又东 南流经东托社、朱仓村、北湖村、南湖村、纪信台、白马岡、南纪城、三圣院,又东 南流经木佛村,又东南流经下同村,行十二里而南入于滹沱。《方舆纪要》引《水 经注》,卫水出灵寿县西,东北入滹沱,“西”字疑衍,且《水经注今本》亦无此文, 《禹贡锥指》谓恒即滱水,卫即滹沱,以《山海经》、《汉志》所称之滱与滹沱,为即 《禹贡》之恒卫,禹主名山川,曲阳以下之滱,本名恒,灵寿以下之滹沱,本名卫, 其出高是泰戏者,则恒卫之别源,自周以滹池呕夷为并州川,其名著,而恒卫之 名遂隐,蔡氏因自恒卫为小水,而经义几不可通,其说虽辨,而实非也,考滱水本 非呕夷(辨见滱水),今谓以滹池呕夷之名,而隐恒卫,则恒卫之名本未曾隐,而 以恒卫为滱与滹沱,反欲以恒卫隐滱水滹沱之名也,且欲辨恒卫之非小水,乃名 为恒卫,实为滱水滹沱,仍无解于恒卫之为小水也。《禹贡》所载,固属大川,但 沱浅不过,因江汉之出入非可指名之大川也,而亦附江汉而见可知,但视水之所 系为重轻,不必定存其大也,且既以高是泰戏为恒卫之别源,则恒卫正源又在何 处,恒自入滱,卫自入滹沱,恒卫自有源,且不得谓之出自滱水滹沱,而乃尊《禹 贡》之文,遂据旁入之水,而反欲没其正流,甚无谓也。
又东流经白庄村,入正定县西北境,又东流四十里,经其城南,有冶河旧渠 西南自获鹿县界入,今已不通。
[谨案]滹沱河今在正定县之南,《元史》、《方舆纪要》皆云在县南一里,县 志云三里,相去亦不甚远,《元和志》、《寰宇记》皆作县北一里,南与北则太相远 矣。考《正定旧治》东垣在今县治东南八里,吉甫所云当指东垣,《旧治》、《乐 史》仍之,特县治在唐初,已移于今,吉甫何以尚据其旧,或当时亦有所未考也。 又冶河在县城西南隅十里许,由平山、获鹿县境,流经太保庄入县境,由萧家营、 古城、高家营,归入滹沱河,计长二十一里,经年干涸,夏秋雨潦,借以宣泄附近 积水。[附赵文奎《冶河考略》]冶河自赵波口为王村,王村西为孙村,皆枯漕或 卤泽,又西至三教村,此今河源委也,王村北有枯河,民种植其中,北通滹沱之支 河,俗谓之运粮河,汉唐遗迹,不可复寻,今支河起自马山,滹沱不涨不来,涨时 受其溢,东行五十余里,至桓山古城,复入滹沱,以远真定之患,然亦不能至王村 之枯河,而况冶河欤。盖冶河自元时,于平山县东溃嘉阳堰入滹沱,为真定城西 南之害,其不来久矣,今滹沱去真定西南十二里,所谓嘉阳堰者,已沦没无迹,徒 马山河尚存,而亦不行。
又东流十里,经县东南,则有周泉、韩泉、大小鸣泉、白雀泉,自西北东南流 为柏棠河,南分为清水河,又东绕城,东出为东大道河,又东经林济村,为林济 河,南流入焉,城北有旺泉河合阎家沟水东流,折而南转分流,与林济河合注之。
[谨案]西韩河在县西二十里(赵南星《雕桥庄记》,西韩者,今称周河者也, 往真定令周应中浚渠,教民种稻几千亩,迄今利之,故称周河。《畿辅通志》雕桥 泉东南流为周河),源出县西北大鸣泉(《方舆纪要》大鸣川在县西北六十五里, 源出横山岭西团箔口,下流注于滹沱,《畿辅通志》在县西北三十里,西韩河上源 也,有泉数十穴,大者如车轮,少东为小鸣泉,明万历四年,知县周应中浚,又开 三阳河,俱由丁家桥斜角头李家庄入河,[谨案]韩泉、周泉、大小鸣泉,今为四 泉,韩泉在周泉、大鸣泉之间)。图说谓之清水河,河亦由西汉村并大小鸣泉,在 堂村闸流向东南,由大孙村等,于斜角头堤外流入滹沱,计长二十五里,柏棠河 在县正西八里,亦由西汉村经叩村、刁桥村,出堂村闸注护城河,长一千六百一 十四丈,护城河由均注闸,引水东流分注,一经大林济村,为林济河,南流入滹 沱,一经东关厢等村,为东大道河,东流合旺泉河,河在县东北三里许,乾隆三 年,积土成台,泉周其址,建导醴亭于上,泉东经西洋村、上寨村、朱福屯、蟠桃村 (阎家沟在城东隅一里许,亦由上寨、西洋等村入),长十五里一百五十四丈,于 东大道河合流,入藁城县固营村,为只照河。白雀泉相传旧在白雀寺故名,由郡 城南关厢桥下,经木厂村入滹沱,泉源湮涸,惟雨潦借以宣泄积水。响闸水在县 城外东南隅,源自城河西北隅,经此南出,流急有声故名。[又案]滹沱河自平 山、灵寿以上,山狭土坚,无大迁移,至此则平原旷野,四冲驰突,非提防不足以 御之,而故道支流亦时时溃出焉。
又东流十里,经张家庄入藁城县北境之故营村(俗为固营),历堤里社九 门南。
[谨案]藁城汉为九门县,《方舆纪要》九门城在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元 和志》滹沱河在九门县西九十里,《寰宇记》作西北十九里,《寰宇记》为得之,又 滹沱今流九门南,而《元和志》作西,《寰宇记》作西北,《明史·河渠志》明初故 道,由藁城抵晋州,故今在九门之南。
又东流十八里,经只照村(一作枳照)、旺泉,自正定县东南流为只照河注 之,又东流十四里。
《元和郡县志》滹沱河去藁城县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在县东二十九里, 《明史·地理志》藁城北有滹沱,《藁城县志》河在邑城北四公铺,而南逼近城 隅,东注一里许,复东南下,此河变迁不常,明成化间,县令黄琼常引水于城壕, 弘治四年,泛涨城北八里,湮没田庐后,复自北而南,仍东注晋州南关,迤逦 而东。
本朝顺治十一年,自晋之上流藁之正公村,东冲突,而东南沿村十里,过周 头入白牧河。康熙七年,又自正公村上流陈村,中间冲突,仍东南过周头白牧 河,且河之上流有小丰屯,去城二十里,小丰之河口不塞则溃决之患未已也。
[谨案]滹沱自正定县东流入藁城,南北二十里间,皆其纵横驰骤之道,游波 靡定,故水道有不同,汉藁城故城在今县治西南,《元和志》所记,盖即隋以后治 所也,又《白牧河志》乘皆无其名,考藁城东北有白陆村,《宁晋县志》作白末,或 即白牧之讹,与滹沱故道从此入晋州,今改从县东南,盖因村以名河,即滹沱正 流也。又只照村自正定县正东,属之朱福屯村,即旺泉河也,东流十八里,入藁 城之故营村,东经庄上村、堤里村、只照村,入于滹沱河。
又东流二十二里经县东南,又东流五里入晋州西南境,又东流三十里入束 鹿县西境,又东南流经衡水县安济桥,又东北流经深州南,自武强县之东南境, 东北流五十里,经完固口至献县臧家桥,以下为子牙河。
[谨案]乾隆五十年,滹沱河决广阳堤,河流南徙,自赵州、宁晋与滏阳河合, 计程一百里,向由晋州、束鹿、深州、衡水入滏阳河,计程一百六十余里(详故道 修治卷)。[又案]河流善徙,不但与唐宋以来云在正定县北十三里者悬殊,即顺 治十二年南徙,自州头村经钓鱼台,东南流入束鹿县百尺桥,与清水河并行之道 亦殊。雍正乾隆年间,自晋州西界之西赵庄、韩庄之道,亦不符合。乾隆二十四 年,改由河头村下入束鹿曹家庄,经宁晋好古村、曹谷庄、段家庄、四芝蔺、纪家 庄,分东西两股,由冀州营疙瘩村归旧道,入滏阳河,长四十里,河身已淤为平陆 矣。盖或南或北,迄无定所,千支百派,任其所如,岁月迁移,大势总趋于清水 河,约略固可得而言也。[又案]广阳堤废,难以修复,滹流渐向南趋,嘉庆四年, 将宁晋县洨口冲决,大营上村等河槽俱被淤塞,虽经挑浚,旋即淤阻,近年来,因 冀州新河、宁晋堤工俱有漫口通连宁晋泊,商艘民船皆由冀州之柏牙庄、新河县 之大田庄、宁晋县之侯家口等村,挽入宁晋泊,河泊相连,积潦难涸,改道之议所 由来已(详滏阳河篇)。



更多同类【滹沱河】......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