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氏录》与乐府学贡献

    荀勖《荀氏录》一书,现所存见者,为清人王谟所辑刻《汉魏遗书钞》之《古今乐录》,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此刻本影印出版,这一影印本即成为“今本”《古今乐录》。今本《古今乐录》第39条引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有云......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二、《古今注》与题解类批评

    崔豹其人,《晋书》无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亦无其作。唯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有“崔正熊诣都郡”一条,云:“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民去......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三、荀勖与崔豹乐府观比较

    荀勖与崔豹,一个曾于西晋新政“既掌乐事,又修律吕”,一个则在“晋惠帝时官至太傅”,这一史况表明,二人对于当时包括乐曲、乐辞、乐舞、乐事在内的宫廷音乐文化,乃是相当了解与熟悉的。而此,即构成了荀勖撰著《荀氏录》与崔......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一、曹毗等与宗庙歌辞

    偏于江左的东晋朝廷初始之际,因立宗庙之故,而曾诏问群臣有关祭祀的乐名,时任太常之职的贺循乃答曰:“魏氏增损汉乐,以为一代之礼,未审大晋乐名所以为异。遭离丧乱,旧典不存。然此诸乐皆和之以钟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于歌辞,陈......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二、张骏等与相和歌辞

    “不行正朔”而“称臣于晋”的张骏,《晋书》卷八十六有传。据是《传》可知,张骏(公元307—346年)字公庭,今甘肃泾川人,西凉牧张寔子,幼而奇伟,“十岁能属文,卓越不羁”,曾官至凉州牧。《乐府诗集》卷二十七“相和歌辞二·相和......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三、杨方等与杂曲歌辞

    据《乐府诗集》还可知,东晋创作“杂曲歌辞”的诗人,乃为2人6诗,即杨方《合欢诗》5首(卷七十六)、谢尚《大道曲》1首(卷七十五)。杨方字公回,今浙江绍兴人,少好学,有异才,为同郡人太子太傅贺循所推荐,声名始显于京师,后官至高梁......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四、东晋诗人的乐府观

    永嘉战乱的社会现实,致使东晋的音乐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因之,表现在乐府诗的创作方面,其数量、成就、影响等,即皆难以与西晋相比。正因此,一部百卷本的《乐府诗集》,所著录东晋文人作家的乐府诗,实际上只有50首左右。以上所例......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一、沈约与齐梁音乐文化

    沈约(公元441—513年),字休文,今浙江德清人,《宋书》卷一○○有其《自序》,《梁书》卷十三、《南史》卷五十七均有其传。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死后谥“隐”,故后人多称其为“沈隐侯”。沈约在南齐时,因与竟陵王萧子......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二、《乐志》的题解类批评

    在《宋书》的四卷《乐志》中,第一卷为“乐府论述”,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其一为着眼于纵论的角度,对“自黄帝至于三代”至宋明帝时期音乐文化的演变之况,进行了粗线条之勾勒;其二即对“吴哥杂曲”与“舞曲歌辞”两类乐府诗,作......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三、《乐志》的整理类批评

    《乐志》的另外三卷,主要从辑佚学的角度,录存了大量的歌诗乐章,而在历代史书的“乐志”(乐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先唐史书而言,以“乐志”的形式录载乐府诗之全篇者,司马迁《史记》乃肇其始,班固《汉书·礼乐志》继其后①......查看详细>>

标签:乐府诗批评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