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格局

    本寺前部为彩砖广场,北侧为12米高的用青石砌造而成的金刚墙。于金刚墙的正面施两组“之”字形48级石阶。石阶中部的金刚墙上镶嵌着“南久旺丹”图案的石雕。此图案为西藏前弘期佛教创始人,被宁玛派尊为初祖的莲花生大师图......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一、建筑

    本寺为庑殿式、歇山式、硬山式与悬山式等建筑形式有机结合,庑殿式为主体。庑殿顶的四角垂脊象征四方,正脊象征中央,屋面峻拔挺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飞檐斗拱建筑俏丽的风格。五条脊代......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二、雕塑

    天王殿内迎面安奉一尊笑容可掬、双耳垂肩、身披袈裟、抚膝而坐的光头造像,为人们于佛教寺庙内常见的“大肚弥勒佛”,为佛教大乘菩萨。《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凡,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此殿供奉的弥勒佛......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三、绘画

    本寺殿堂均采用和玺彩画,于木料上用线条将大小额术横向分成3段,中为术心,两侧为藻头与箍头,颜色上以金、青、绿、红、黄、紫色为主,图案内容以龙、凤、吉祥草、彩云与锦纹为主。按内容结构画成“金龙和玺”“龙凤和玺”“......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一、佛像

    清代,本寺有大小不同、材质各异的佛像数百尊,藏经阁所奉的铜塑佛像高达6米,小型佛像仅有数寸,其中铜塑佛像居多。东北沦陷后佛像历经数次劫难,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剩数尊铜塑佛像全部被毁。1998年,恢复佛教道场至......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二、法器

    佛教的法器为实践佛道的器物,除了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之外,更象征着出世间的意义,使修行者不但于世间的生活安稳,而且透过戒律的规范,形成一种不互相侵扰的生活,维持简朴却合乎健康的生活条件,安心办道,来圆满佛法生活。于......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三、经书

    清代,本寺有经书数千卷,均存放于藏经阁二楼与观音殿两厢配殿内,于东北沦陷时期至1966年间被毁。自恢复佛教道场至今,由本寺请、同修赠、居士献,现有经书数百卷。其中有佛教典籍《大藏经》,以经、律、论为主,包括释迦牟尼及其......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四、碑额

    (一)碑刻清代,本寺有碑刻十余通,当时广场前矗立下马碑、山门殿前耸立警示碑、大雄宝殿前刊刻记事碑、大殿两厢矗立功德碑等碑刻。上述碑刻均于清代末期被毁。自本寺恢复佛教道场以来,陆续刊刻碑刻4通,以供存照。记载如下......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五、楹联

    清代,本寺各佛殿、客堂、斋堂、寮房、扎仓等殿宇均置楹联,于战乱与“文革”时期被损毁。自2010年至今部分殿宇、客堂、扎仓等处恢复施楹联。以下楹联由喀左县毗卢寺住持释道轩法师与凌源市人王作琏撰写。山门宝典巍峨高出......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六、古松

    于大雄宝殿之前侧生长着云杉、香柏、油松各一株,其中云杉、油松胸径均为0.6米、高26米,经中国科学院林木研究所鉴定,此云杉、油松至少有260年的生长史,有朝阳市境内“云杉之祖”之称誉。另据文献记载,此三株古树均为本寺一世......查看详细>>

标签:万祥寺志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