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居正“附保逐拱”

    冯保虽然老谋深算,对嘉靖以来朝中的权力斗争早已司空见惯,但如今自己挨整,毕竟有点手足无措。他唯恐百官面奏皇上,局面难以收拾,便派亲信徐爵向张居正请教对策。张居正说:不要怕,正好将计就计应付。他不同于谨小慎微的高仪......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1.“先生忠而高拱邪”

    六月十九日,小皇帝为了表示嘉奖之意,在平台单独召见新任内阁首辅张居正。与乾清宫相对的云台门的两旁,东面是后左门,西面是后右门,也称云台左右门,这就是平台,是皇帝召见阁臣的地方。张居正因为视察穆宗陵墓,中暑致病,在家......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2.“王大臣”闯宫事件

    高拱回籍闲住,冯保胜利了,心里还不踏实。事实上,高拱有过回籍闲住后再度复出的先例,为了防止他东山再起,一手策划了诬陷高拱的“王大臣案”。万历元年(1573)正月十九日清早,皇帝朱翊钧按例出宫视朝,他的轿子刚出乾清门,晨雾迷......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3.危机的化解

    何乔远《名山藏》记载,张居正与杨博商量如何处理王大臣案,杨博说:“事大,迫之恐起大狱。抑上神圣英锐,待公平察。高公虽粗暴,天日在上,万无此事。”又说:“愿相公持公议,扶元气。厂中(指东厂太监冯保)宁有良心?倘株连者众,事......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1.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

    隆庆六年(1572)七月,张居正向皇帝说明,为了纠正弥漫官场的颓靡之风,必须对文武群臣进行一番戒谕。他说:“人心陷溺已久,宿垢未能尽除,若不特行戒谕,明示以正大光明之路,则众心无所适从,化理何由而致?”七月十六日早朝,皇帝命吏......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2.“今之从政者大抵皆然,又不独学校一事而已”——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

    学校教育培养人才,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才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机制,成为官员的后备队伍,士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官场的风气。因此教育和考试成为政治问题,而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1.余懋学的“政严则苦,法密则扰”论

    第一个出来弹劾张居正的,是人称“抗劲喜事者”——南京户科给事中余懋学。余懋学,字行之,徽州婺源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年(1573)提升为南京户科给事中。万历二年(1574)五月,翰林院有白燕,内阁有碧莲花早开,张居正把这种现......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2.傅应祯的“三不足”论

    如果说余懋学的弹劾不过是序幕,那么傅应祯的弹劾便是重头戏。傅应祯,字公善,号慎所,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进士,曾任零陵知县,万历初年出任御史。万历三年(1575)十二月二十一日,河南道试御史傅应祯向皇帝上疏,议论三事:其一是“......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3.刘台的“擅作威福”论

    言官中颇有一些不怕死的人。傅应祯的同乡、辽东巡按御史刘台挺身而出,写了长达五千字的奏疏,弹劾张居正,反对新政。刘台,字子畏,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初年改御史,巡按辽东。他对于张居正钳制言论,动......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1.张居正“丁忧”

    张居正在神宗皇帝支持下,仍一如既往地实施新政。万历四年(1576)十月,他以少师兼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的职衔,九年考满。十九日,皇帝对张先生以一品九年考满,向吏部下了一道圣旨:“元辅受命皇考,匡弼朕躬,勋德茂著。兹......查看详细>>

标签:晚明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