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尔学说

    塔特尔(R.Tuttle)认为,人类的祖先起源于某种非洲小猿,在它们树栖生活时就已经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解剖学基础,当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它们离开茂密的热带雨林,下到地面上来以两足行走的方式适应新产生的稀树干草原的空旷......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洛夫乔伊假说

    此假说是解剖学家欧文·洛夫乔伊(OwenLovejoy,1981年,1984年)提出,他认为人科动物是在森林中学会双足行走的,而不是在他们后来生活的热带大草原。他还认为:人科动物采取直立姿势一部分原因是性原因;一部分是社会原因。在许多行为上......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草原的狒狒模式假说

    理查德·利基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如果我们能访问700万年前的非洲,去观察最早人类的行为,那我们看到的模式,更像研究猿猴行为的灵长类学家所熟悉的模式,而不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人类学家所熟悉的模式。最初人类的生活......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食物分享假说

    艾萨克1978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宣布他的食物分享假说,这是人类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的进展。在这篇文章中,他把着重点从作为塑造人类行为动因的狩猎,转移到协作地获取和分享食物上来。“采取食物分享有......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食尸假说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东非奥杜威峡谷考古遗址中的骨头化石,发现了一些微小的考古痕迹显示:食尸,也就是说从食肉动物杀死的猎物中获得肉食,在人类进化的初期可能非常重要。帕特·希普曼(PatShipman,1984年)和其他人检查了来自奥杜威峡......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海猿假说

    英国古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论证说:地质史表明,距今800万年前后,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开始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的种群在海水中生活,进化为海猿。当时,下海生活的哺乳动物并非只有这些猿类,至今在海洋中生活......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关于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理论

    吴汝康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人类的各种重要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从猿到人有一个过渡阶段”的意见,这个过渡阶段是人类进化系统上最初的阶段,有人称之为“前人”阶段,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人科。吴汝康先生认为从猿演变成......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人类进化过程中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目前已发现的人科化石中,从南方古猿、能人到直立人,这些化石在体质上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像猿的头骨结合着像现代人的四肢。如北京直立人,其体质特点是额骨低平,头高只有115毫米,而现代人为134毫米;北京直立人有发达的眉......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腊玛古猿

    最早发现腊玛古猿(Ramapithecus)化石的人是耶鲁大学的青年研究学者G.爱德华·刘易斯(G.EdwardLewis),他于1932年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发现的化石是一块右上颌骨破片,带有三颗牙齿。刘易斯把这个化石标本命名为短吻腊玛古猿(Ramapithecusbre......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南部和东部。其生存时间是在从距今440万年前持续到大约100万年前。迄今为止,在非洲已发现大批的南方古猿化石,代表的个体在350个以上。汤恩小孩(Taung)南方古猿化......查看详细>>

标签:体质人类学理论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