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秧歌小戏·书写女性与女性抒写

    无论中外古今,在人类的书写史上,女性似乎占据着永恒而不可撼动的地位。别的先不说,在最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学作品——童话中,她们的地位不仅是稳固的,且往往是超绝的。不过,回忆一下那些在无数幼小心灵中,播下性别认知启......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第一节 古源新声:近代乡村与秧歌戏的形成

    秧歌,这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涵义丰富,也给想窥探其真容的人们平添了不少障碍。曾经的“老外”中国通西德尼·甘博(Sidney Gamble)在解释它时就遇到了麻烦,他将民歌、田间劳作休憩、北方歌舞、高跷表演以及更晚近的街头舞秧歌等六......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一、秧歌小戏与女性的“狂欢”时刻

    如前所述,新年的社火、迎神赛会活动,是以定州秧歌戏为代表的华北秧歌戏生长发展的重要土壤。不过,我们与前辈学者也有同样的疑惑:秧歌为什么会从农民插秧时节移到新年而成为社火呢?孙作云先生在《中国傩戏史》中,以“秧歌......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二、本地信仰与女神叙事

    定州的宗教信仰状况,在华北平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历来各种宗教汇集,近代以来,伊斯兰教(回教),天主教,耶稣教(基督教新教),救世军等在当地都有有组织的宗教团体,根据民国时期统计,县内回教徒约计七千人之众②,可见规模。......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三、新时代语境中的神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神灵在秧歌中的登场也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变化。老艺人张占元在《定州秧歌史料》中,回忆整理了他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定州秧歌职业演员以来学习演出过的近四十出传统戏剧本(《刘玉兰上庙》《金牛寺》《......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第三节 家门内外:秧歌戏题材及其来源

    关于定州秧歌戏的传统剧目题材,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曾统计了48出剧目,并按6个主题做了分类(详见下表):爱情类孝节类夫妻关系类婆媳关系类谐谑类杂类杨二舍化缘安安送米王明月休妻金牛寺锯缸借髢髢打鸟郭巨埋子......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第一节 两极想象:秧歌戏女性脚色行当

    秧歌小戏的脚色行当也分青衣、须生、老旦、花旦、花脸、小生、小丑等,但更多的剧目还是属于以生、旦、丑为主的“二小”“三小”戏。其女性人物的塑造,尤其出色。无论是定州秧歌还是祁太秧歌,早先戏班中都是由男性演员来......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第二节 九番歌哭:秧歌戏旦脚的唱腔特色

    很多研究者都曾论述过昆曲、京剧等艺术的“纯形”审美特征,即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接受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买椟还珠”现象,戏迷观众可以在熟稔剧情毫无悬念的情形下,一遍遍反复玩味揣摩字音腔调的吞吐配合转承......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第三节 乾坤转寰:戏班演员的性别变迁

    据艺人撰述,定州秧歌有自己的班社和演员,始自清朝中期。一些会唱几句秧歌的人为了自娱自乐,农闲时经常凑到一起,随便敲击着什么便放声歌唱(以对唱为主)以尽兴。后来受其他剧种影响,又置买了锣鼓,唱一句敲几下,这就是定州秧......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一、家之样貌:人口规模、婚姻制度与权力分配

    秧歌戏的题材既然主要聚焦于家长里短,那么,要进入戏中女性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不妨首先对她们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家”,从规模、年龄与性别比例,以及权力分配等方面进行概貌描述。1. 人口规模与婚姻制度定州秧歌中,最常见的......查看详细>>

标签: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