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份不明:“曲子的别派”

    新中国的戏曲会演与戏曲改革紧密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戏曲的重要命题。“五五指示”说“在可能的条件下,每年应举行全国戏曲竞赛公演以此展览各剧种改进成绩,鼓励其优秀作品与演出,以指导其发展”①。由此可知戏曲观摩......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二、“三大剧种”之势与“上路调”重兴

    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于1956年12月18日在郑州人民剧院正式举行,此次会演可谓首次河南戏曲艺术大军的会师,历时28天,于1957年1月15日顺利结束。此间共有23个剧种演出了93个剧目,包括参加评奖的剧目和展览演出剧目。根据统计......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三、现代戏的荣光

    从1963年开始,文艺政策逐渐向“左”,先是时任华东区兼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提出“大写十三年”的口号,接着出现了对以《李慧娘》为首的“鬼戏”批判,传统文艺即将面临一场最为激烈的历练。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掀......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第一节 越调传统剧目中的三国戏

    如前所述,越调的传统剧目被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类。清末民初以来,“节奏较缓,四平八稳,细吹细打,稳拉慢唱”的“死扣窑”戏(正装戏)渐不为观众所接受。以民间风情、公案故事为反映内容,形式活泼、节奏明快的外装戏......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一、“一吊一收”

    在各地戏曲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浪潮中,经过整理改编的“两吊一收”是越调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已成为河南越调的经典保留剧目,它们分别是《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吊孝》和《收姜维》。而《诸葛亮吊孝》与《收姜维》则是越......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二、“诸葛戏”系列生成

    申凤梅一生主演了七部以诸葛亮为主角的三国戏,从第一出《收姜维》到最后一出《七擒孟获》,基本涵括了诸葛亮一生的重要事业。1995年7月20日,申凤梅永远地离开了她钟爱的越调舞台和诸葛亮。五丈原是诸葛亮人生的终结,也是他“......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三、三国戏花开朵朵

    1949年8月,郑州市文化馆帮助张桂兰、樊书运、王文太等为首的一批越调艺人成立了大众越调剧团。后因剧院失火,家当损失严重,1953年艺人们奔赴西安重新开创事业。剧团在西安的演出十分火爆,他们还曾自费在当地建造了专属剧场。......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第三节 越调三国戏的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纵观越调三国戏的发展历程,我们要“对三国历史剧选择了越调的表现形式感到欣慰,同时也可以说是越调选择了三国历史剧。……从舞台效果来看,它的内涵与形式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充分体现了越调......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一、申凤梅的越调人生路

    东风骀荡百花开,越调重兴多俊才。香满春城梅不傲,更随桃李拜师来。这是老舍先生为申凤梅1963年4月在北京拜马连良先生为师时题赠的诗句。申凤梅作为一名普通的地方戏曲女演员因成功塑造了诸葛亮形象而红遍大江南北,被人称誉......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二、中原“活诸葛”的表演艺术

    20世纪50年代,昆曲《十五贯》创下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奇迹。同样地,如果说一个人救活了一个剧种,申凤梅当属典范;如果说一个角色救活了一个剧团,申凤梅的“诸葛亮”则当之无愧。①以往对于申凤梅表演艺术的研究大......查看详细>>

标签:越调与三国文化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