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汉化佛教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是公元前约六七世纪时,释迦牟尼在古代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创立的,是受到那个地区的婆罗门教和其他“外道”教义、组织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与它们不断斗争中建立成长起来的。佛教......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佛教三宝与寺院

    一种宗教,从形成到发展,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苏州西园寺(1)一定的教义,常以经典形式记载并传播。(2)具体的崇拜(礼拜)对象,此种对象常以具体形象显示。从历史发展看,表现为人的形象的越来越占大多数,拜物教居少数。许多......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汉化佛教的法器与服饰

    从汉化佛教的角度来看,广义地说,下列物品均可称为法器:(1)寺院中特别是殿堂中的种种室内装饰用具,如幢〔chuáng床〕、幡〔fān番〕等。(2)佛像前的种种供奉用具,如香炉、烛台、花瓶等。(3)僧人在祈祷、修行、供养、法会时所用的......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呗〔bài拜〕器

    如果对绪说中所说的加以补充,那么可以说,从佛教的角度看,凡是能对修行佛法起正面的、好作用的有形质的事物,都可以称为“法器”。例如,能修行佛法成道的人,可称法器。再有,寺院中用于各种佛事的器物,以及七众所用的修道用具......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夜半钟声

    南亚次大陆早期佛教寺院中,有一种为集合僧众而使用的响器,据说是木制的,用一根木棍敲击。它的梵文名称叫ghantā,意译为“打木”,还是接近原意的;音译有“犍〔jiān煎〕椎”、“犍稚”、“犍迟”、“犍地”、“犍槌”等。打击......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清磬几僧邻

    本文题目,是引用唐代诗人姚合《过钦上人院》诗中一句。全诗见《全唐诗》卷五○○,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检寻。这句诗说明了“磬”和僧人的密切关系:僧人时时在敲磬,以至于一听见磬声,就联想到僧人,联想到僧人诵经。现代的寺......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木鱼和木鱼的传说

    到寺院随喜的人会注意到,从寺内的“法物流通处”到寺外相关的商店、摊贩,售卖的小型法器、道具等,主要是香炉、烛台、花瓶(合称“三具足”),以及念珠和木鱼。其中,小型的木鱼几乎成为呗器(讽诵经文等用的发出音响的器具)的......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汉化佛教寺院中的鼓

    鼓是全世界各时代各民族都使用过的击鸣器。它用途广泛:(1)用作乐器;(2)更用来作报时器;(3)军中用以鼓舞士气、节制进退等;(4)集合群众时用之;(5)报警时用之;(6)一些民族以之作为礼器类器物,如石鼓、铜鼓。有些铜鼓还兼作贮藏钱贝......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庄严”

    “庄严”这个词,大约在东汉末才定型。在荀悦(公元148—209年)所著《汉纪》卷十四《武帝纪》中记有:“(南越)王、太后皆庄严,将入朝。”可是班固(公元32—92年)等所著的《汉书》卷九十五《南越传》中记同一事,写作:“王、王太后......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庄严具

    佛寺和佛像是佛国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中的具体显现。布列各种宝物、宝器、杂花和宝盖、幡、幢以装饰严净殿堂,用璎珞、环钏、袈裟或天衣等庄严尊像,也都属于庄严的范围。这些装饰用的道具,特别是殿堂中用的,称为“庄严具”......查看详细>>

标签: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