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

    观音在佛教中是何等地位?观音是大乘佛教的菩萨之一,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其地位高于罗汉,而次于佛。菩萨,梵语为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菩提索埵、质帝萨埵,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众生”或“有情”,“有情”......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观世音”译名及其由来

    观音,为“观世音”的简略称谓。观世音的名称来自其梵文名Avalokitesvara(发音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国外有学者认为其梵文原意为“查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古译时期译名皆有“观”(世间)“音”之义:后汉支曜译为“观音”......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观世音的身世来历

    佛典中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说法:(一)不眴太子说《悲华经》云,往昔删提岚国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初习小乘,后与父王追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无诤念被授记作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在佛前誓......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汉文观音经典

    在数千卷汉文大藏经中,介绍或提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本生故事、修持方法、大悲愿行、神通感应事迹的经典甚多,例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礼观世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维......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藏文观音经典

    藏地佛教分前弘期①与后弘期②,传入的佛教经典先显后密,观音经典亦如是。(一)前弘期观音经典1.《观音二十一部经续》《观音二十一部经续》是藏文初创不久,由梵译藏文的经典。是一种内容繁多而又独具特色的佛教修行理论。对......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汉地观音文化的传播

    (一)初传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后汉支曜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是最早出现观音菩萨名号的佛经。其中罗列诸多来听佛说法的菩萨,当中一位名叫“观音”,但仅有名号而无介绍。直到西晋竺法护于太康七年(286)译《正法华经》,其第......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西藏观音文化的传播

    (一)前弘期藏地观音文化的传播西藏的观音崇拜极为兴盛,拉萨有“观音净土”之意,吐蕃历代赞普和元代以来的达赖更被视作观音的化身。回鹘、蒙古等地的观音文化亦多受西藏的影响。据《旧唐书·吐蕃传》,吐蕃系南凉秃发樊尼建......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西夏辽金观音文化的传播

    由唐入宋佛教稍衰之时却是西夏佛教兴盛期。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延祚近200年,约与宋代相始终。其地在西藏和中原内地之间,是西藏从西北通向中原的必经之路。建国之前,佛教即由汉藏两地传入西夏。皇室崇信佛教,常自中国请经及翻......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南诏大理国观音文化的传播

    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记南诏大理国之后的大理风土人情:“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记。”明代云......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汉地观音修持法门与仪轨

    (一)汉地观音修持法门佛教对于修行,通常是遵循着教、理、行、果四个阶段而行。研读佛典,判明义理,对于“空”“有”二种中心思想,须善加体会;明白义理后,必须修持实行,而得到善果。观音修持法门也基本循此而行。1.观悟义理观......查看详细>>

标签:观音文化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