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清代雅学 > 正文

第一节 莫栻《小尔雅广注》
清代雅学

莫栻,生卒年未详,其生平事迹亦未见文献记载。其友人陈景钟在《小尔雅广注序》中称“吾友右张莫子”,据杨琳考证,“右张”盖为其号[1]。在《小尔雅广注》每卷之前,标有“钱塘莫栻”,其籍贯当为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余杭区)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时期。
《小尔雅广注》是清代学者最早完成的《小尔雅》注本,开启了清人注解《小尔雅》的序幕。据陈景钟《小尔雅广注序》:“甲寅秋,余卧病苕上,右张寄我《小尔雅广注》一册,属余题其首。”[2]《序》末自题作序时间为“雍正岁次阏逢摄提格”,此年为雍正十二年(1734),可见《小尔雅广注》一书当完成于此年或稍前一年。莫栻晚年对此书又有所补订,因为其中还引用了戴震《书〈小尔雅〉后》中的观点(戴氏此书作于乾隆二十四年)。本书之所以称为“广注”,陈景钟序云:“盖是书(指《小尔雅》)在《前汉·艺文志》已录之,内有宋咸注,实寥寥数笔,不能尽字义之半,右张取而广之,故谓之‘广注’。”[3]因此,《小尔雅广注》是为补充和增广宋咸之注而作。
《小尔雅广注》共四卷,现有临清徐氏归朴堂藏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盖番彬乡藏书记”印的旧抄本等。《续修四库全书》189册据北京图书馆善本室藏有高氏辨蟫居抄本影印,本节引文即据此影印本。
《小尔雅广注》主要是通过引用古代文献及传注资料对《小尔雅》进行逐字疏证。如有宋咸之注,则先列宋注,以“原注”字样标示,并用“○”和正文隔开。如:
(1)《广诂》:“封、巨、莫、莽、艾、祁,大也。”《广注》:
原注:封豕、莫府、祁寒,皆言大也。艾亦为久。○封,《商颂》:“封建厥福。”注:“封,大也。”巨,《玉篇》:“大也。”《孟子》:“为巨室。”莫,《庄子·逍遥游》:“广莫之野。”注:“莫,大也。”莫,通作“幕”。《史记·李牧传》:“士租皆输入幕府。”按,幕府亦尊大之称。原注以释大义,似本此。莽,《庄子》:“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艾,《博雅》:“老也。”《曲礼》:“五十曰艾,服官政。”杨子《方言》:“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艾人。”《尔雅·释诂》:“历也。”注:“长者多更历。”似亦尊大之义。祁,《正韵》:“盛也,大也。”《书·君牙》:“冬祁寒。”《诗》:“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言田猎之时瞻彼中原,祁而甚大,禽兽孔有而众多也。
今按:从例(1)可以看出,宋咸注非常简略,且有些词没有加以疏证。莫栻的《小尔雅广注》则对《小尔雅》所收之词逐词进行较为详细的疏证,这是此书的一大贡献。莫栻晚年对此书的补正的内容,也用“○”与前面的注文相区别。如:
(2)《广量》:“钟二谓之秉。”《广注》:
注:《周礼·掌客》:“十薮曰秉。”○八斛为钟,二钟十六斛也。
(3)《广衡》:“斤十谓之衡。”《广注》:
注:衡十斤,三千八百四十铢。○凡斤须加上两方可算,以下放此。
在引用戴震《书〈小尔雅〉后》的内容时,也用“○”隔开,以示区别。如:
(4)《广衡》:“两有半曰捷。”《广注》:
注:计三十六铢。○戴氏东原驳之曰:“此句于古无本。”
(5)《广衡》:倍捷曰举。《广注》:
注:计七十二铢。○戴氏东原驳之曰:“此句于古无本。”○原注曰:举三两。
今按:从例(5)可以看出,“○”是用以区分不同时期的注解的,引用戴震的内容用“○”与前面的注文加以区分。而第二个“○”后面的“原注曰:举三两”也是莫栻晚年加以补充的,因为从全书体例看,原注的内容都是置于注解最前面的,这里可能是之前莫栻漏引了,故晚年又加以补注。这样的地方全书只有不到二十处,可见莫栻对此书的补订内容并不太多。
有时莫栻对《小尔雅》中的生僻字或多音字加以注音,一般采用直音法,在被注字下注明。如《广训》:“恶音乌、乎如字、於,何也。”《广义》:“面慙曰戁音赧。”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莫栻是清代第一位对《小尔雅》进行全面疏证的学者。《小尔雅广注》对《小尔雅》中的大部分词条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解决了很多古书词语的疑难问题。如《广诂》:“攻、为、话、相、旬、宰、营、匠,治也。”原注:“话、旬,未详。”关于“话”字,莫栻案:“‘话’疑‘诘’字误。《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注:‘诘,治也。’治尔戎服兵器也。”莫栻认为“话”为误字,原文当为“诘”,这是很有见地的。“话”在古文献中无“治”义,而“诘”却有“治”之义,二字形似而误。后胡承珙、胡士琦都持此论,又补充了例证。胡承珙《小尔雅义证》云:“‘话’疑当作‘诘’。《周礼·大司马》:‘制军诘禁。’注云:‘诘犹穷治也。’《襄二十一年左传》:‘子盍诘盗?’杜注:‘诘,治也。’”胡士琦《小尔雅义证》云:“《周礼·大司寇》:‘诘四方。’《正义》引马融注:‘诘犹穷也,穷四方之奸也。’穷奸即治奸,故东晋古文《尚书·周官》篇伪孔传亦以‘诘奸慝’为‘治奸慝’。‘诘’,各本误作‘话’,今改正。”而王煦《小尔雅疏》、宋翔凤《小尔雅训纂》都认为“话”当作“諙”,洪颐煊《读书丛录·小尔雅》认为“话”当作“诂”,都不如莫栻所言更为妥当。关于“旬”字,莫栻云:“‘旬’疑‘甸’字误。《广韵》:‘甸,治也。’《书·多士》:‘及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传:‘天命汤更代夏,用其贤人治四方。’《诗·小雅》:‘惟禹甸之。’注:‘甸,治也。’言大禹治水辟地之功也。”而王煦《小尔雅疏》认为“旬”通作“营”,又通作“均”,胡士琦《小尔雅义证》认为“旬”通作“均”,又通作“钧”,这些解释都嫌牵强。
莫栻《小尔雅广注》也存在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有些词条没有疏证,存在“未详”之处。如《广诂》:“阅、搜、履、庀,具也。”莫栻注:“搜字、履字未详。”又如“奖、率、励,劝也”,莫栻注:“‘率’字未详。”《广言》:“徇,归也。”莫栻注:“《说文》‘以身从物曰徇’,此训归,未详。”等等。第二,有些词条的疏证含糊不清,如《广诂》:“疆、穷、充,竟也。”莫栻注:“充,《玉篇》‘满也’,《广韵》‘美也,备也’,则充有行满美备之义,似与‘彻始彻终直穷直究’意思相去不远,未知是否。”又如《广言》:“舒、布,展也。”莫栻注:“扬子《方言》:‘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广雅》:‘布,施也。’似有施展之义。”这些疏证都显得较为含混,似是而非。第三,个别例证在引用时存在讹误。如《广诂》“事,力也”条下,莫栻引《史记·曹参传》“参不事之”注“言参不力于事也”为证,但今本《史记·曹参列传》未见此文,《史记三家注》也未见此注,莫栻引文当有误。
陈景钟《小尔雅广注序》评价此书曰:“阅之幽隐毕著,凡疑处皆旷若发蒙。”[4]此论当有过誉之嫌。黄怀信在《小尔雅的源流》中评价此书云:“其书博引经传史杂及其注疏,逐条逐字为加证注。书虽未堪称上作,校勘也未能精善,而所注则亦不乏发明,且在众新注之中有开创之功。”[5]这个评价是较为公允的。莫栻《小尔雅广注》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它是清代第一部较为全面疏证《小尔雅》的雅学著作。相对于宋咸之注,《小尔雅广注》确实较为丰富和详细,但与之以后出现的疏证《小尔雅》的著作相比,《小尔雅广注》就显得较为简略。且《小尔雅广注》未加刊行,流传不广,对后世影响甚微。因此,许多《小尔雅》中疑难词语的考释就需要参考和借鉴莫栻之后有关《小尔雅》疏证的著作了。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