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中国古代图书 > 正文

五、《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撰
中国古代图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编年体北宋史。全书980卷,加上 《修换事目》10卷,《举要》68卷,《总目》5卷,共计1 063卷。著 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谥文简,眉 州丹棱人,著名史学家。李焘系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先在四 川任华阳主簿、雅州推官、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等职多年,乾道三年 (1167年),任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后来又历任秘书少监、秘 阁修撰、权实录院同修撰、礼部侍郎等职。《续资治通鉴长编》凝 结了他40年的心血和汗水。
《续资治通鉴长编》始撰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左 右。李焘博览群书,查阅了大量资料。宋陈傅良《建隆编· 自序》 云: “本朝国书,有日历,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令,有 御集,又有百司专行指挥、典故之类; 三朝以上又有宝训; 而百家 小说、私史、与大夫行状志铭之类,不可胜记。自李焘作《续通 鉴》(按: 指《续资治通鉴长编》),起建隆,尽靖康三年,而一代之 书萃见于此,可谓备矣。”据裴汝诚、许沛藻著《续资治通鉴长编考 略》统计,单是太祖、太宗两朝《长编》就采用了国史、实录、会 要、文集、笔记、墓志、行状等百种左右。明确表明引自各种官修 书的资料有800处之多,引自各种私人著作的资料有560处以上, 二者合计,凡1 300余处。如果加上暗引的资料,太祖、太宗两朝 《长编》引用的图书资料当在1 500处以上。李焘把千头万绪的资 料分类后,放到木橱里保管,据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李仁甫 为《长编》作木橱十枚,每橱作抽屉匣二十枚,每屉以甲子志之。 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 真可为法也。”这种保存资料的办法很像今天的卡片箱。在查阅大 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李焘撰写了《百官公 卿表》。宋周必大《周益公大全集 ·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神道碑》 云: “(焘)日翻史册,汇次国朝史实,谓司马光修史,先为《百官 公卿表》十五卷,后颇散逸,乃遍求正史、实录,旁采家集、野 史,增广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 重编光者仅七之一,《长编》之书盖始于此。”百官公卿是历代封建 史书的主角,他们的一言一行、一进一退都关系到政治风云的变 幻。百官公卿的活动是封建史书的主要线索,抓住了这个线索,写 起来就得心应手。李焘借鉴了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经验,也 从编制《百官公卿表》开始。司马氏的《百官公卿表》的时间断限、 框架结构等都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所采用,为编写《续资治通鉴长 编》作了重要准备。李氏《百官公卿表》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 七月,由官方给笔札,雇工抄录,并且朝廷亦下本路漕司借本抄 录。除了《百官公卿表》之外,李焘还编写了《天禧以来御史年 表》、《本朝事始》、《赵普别传》、范仲淹等6人的《年谱》,还与 洪迈合著《宋名臣录》、《宋勋德传》、《宋两朝名臣传》等,这些著 作都为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李焘还 参与了官修书的编纂工作,撰有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史 稿》50卷,和洪迈合作《四朝国史志》350卷,还与吕祖谦等编纂了 《重修徽宗实录》200卷,《考异》25卷和目录25卷。以上这些先期 的编撰工作,使他对北宋史料烂熟于心,从而为编纂《续资治通鉴 长编》铺平了道路。他在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请 专意讨论徽宗事迹纂述长编疏》和《请重行刊修徽宗实录札子》: “乞刊定《徽宗实录》之疏舛者,以便早日写成《四朝正史》和《长 编》治平以后文字。”可见《徽宗实录》等对他撰写治平以后之事是 不可缺少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分5次写成奏上的。宋孝宗隆兴元年 (1163年),李焘第一次奏上《续资治通鉴长编》17卷,内容包括宋 太祖一朝17年的历史。李焘在进书奏状中说: “臣尝尽力史学, 于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学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 史,纷错难信,如建隆、开宝之禅授,涪陵、岐魏之迁殁,景德、 庆历之盟哲,曩宵、谅祚之叛服,嘉祐之立子,治平之复辟,熙宁 之更新,元祐之图旧,此最大事,家自为说。臣辄发愤讨论,使众 说咸会于一。敢先具建隆迄开宝十有七年,为十有七卷上进。”这 里指出了各种史书对于宋代重大问题“家自为说”的混乱局面,表 示自己愿意“发愤讨论,使众说咸会于一”。初上的17卷书,实则 全书的样稿,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准。李焘的愿望实现了,这17卷 样稿得到孝宗的认可,交由国史日历所收藏。皇帝的认可,改变了 过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理状态,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写作激 情,他可以大胆地写下去了。乾道四年(1168年)四月二十五日, 李焘第二次奏上《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百零八卷,内容包括太祖至 英宗期间108年的事迹。李焘在进书表中说: “臣今先次写到建隆 元年至治平四年闰三月,五朝事迹,共一百八卷投进。建隆元年至 太平兴国元年太祖一朝事迹,虽曾于隆兴元年臣知荣州日具表投 进,已蒙降付史馆,后来稍有增益,谨重别抄录投进……臣窃闻司 马光之作《资治通鉴》也,先使其僚采摭异闻,以年月日为丛目, 丛目既成,乃修长编。唐三百年,范祖禹实掌之。光谓祖禹: ‘长 编宁失于繁,无失于略。’当时祖禹所修长编盖六百余卷,光细删 之,止八十卷。今《资治通鉴·唐纪》一百八十五卷至二百六十五 卷是也。故神宗皇帝序其书,以为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臣诚 不自揆度,妄意纂集,虽义例悉用光所创立,错综铨次,皆有依 凭。其间牴牾, 要亦不敢自保……顾臣此书, 讵可便谓《续资治通 鉴》,姑谓《续资治通鉴长编》,庶几可也。其篇帙或相倍蓰,则长 编之体当然,宁失于繁,犹光志云尔。”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太祖一朝的内容问题。虽然隆兴元年(1163年)已经奏 上,但是和长编体裁的要求相比,有些简略,所以重新撰写,内容 “稍有增益”。这也再次说明,隆兴元年奏稿只是一个试写稿,内 容当以此次所奏为准。第二,关于该书的命名问题,前宋人多以 《续资治通鉴》名之,李焘定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中固然有 谦虚的因素,但主要是其内容符合长编之体。什么是长编体?长编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宁失之繁,无失之略。也就是说,内 容材料不厌其多,只厌其少,多多益善。(二)并存众说,实事求 是。也就是说,保留与正文、实录不同的说法,并加以考证。《续 资治通鉴长编》的注文就是这样做的。清黄廷鉴在爱日精庐藏本跋 语中说: “其中分注考异详引他书; 而于神、哲之代尤多。如《宋 会要》、《政要》、历朝《实录》、《时政记》、王禹偁《建隆遗事》、 蔡襄《直笔》、王拱辰《别录》、司马温公《日记》、王荆公《日记》、 刘挚《日记》、吕大防《政目》、吕公著《掌记》、曾布《日录》、林希 《野史》、王岩叟《朝论》、欧阳靖圣《宋掇遗》、邵氏《辩诬》诸书及 诸家传志碑铭,皆无一存者。即幸有传书,如《东斋纪事》、《涑水 纪闻》、《东轩笔录》、《湘山野录》、《玉壶清话》、《邵氏闻见录》、 《梦溪笔谈》、《挥麈录》之类,往往传写讹脱,亦足据以是正。则 此编非特足以考定宋、辽二史之阙讹,而有宋一代杂史、小说家不 存之书,亦可赖以传其十二,诚温公《通鉴》后不可不读之书也。” 今本《长编》注文约有12 000余条,70多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 值。有的注文还对不同说法略加考证。例如,关于乾德五年(967 年)三月张美抢夺民女事,注文云: “欧阳修《归田录》载,夺民女 乃李汉超事。按汉超在关南,民为立碑颂德,当不如是,今从《纪 闻》。”(三)注明出处。李焘以为该书“其篇帙或相倍蓰,则长编之 体当然”。章学诚指出: “鄙以为李氏《长编》,今已不见原书,《通 考》言其分别子目多至千有余卷,《癸辛杂识》称韩彦古盗写其稿至 盈二橱。《通鉴》不宜如此之多,则《长编》自是李氏著书本旨,非 谦避《续鉴》名也。”书名问题关系到全书的体裁问题,体裁不同, 体例不一,不可不辨。到了乾道六年(1170年)三月二日,宋孝宗 同意全书定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诏令秘书监“依《通鉴》纸样及 字样次小,缮写《续通鉴长编》一部,仍将李焘衔位书于卷首,依 司马光衔位书写,限日进纳”。从此,《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书名 便固定焉,并取得了与当年《资治通鉴》相同的地位和待遇。第三、 四两次奏上时间和内容说法不一,根据分析,当以周必大《周益公 大全集·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焘神道碑》所说为确: “守边逾岁, 淳熙元年被召……公进治平四年至元符三年《长编》四百十七 卷……(淳熙四年八月)元符接靖康《长编》成。”由此可知,第三次 奏上的时间当在淳熙元年(1174年),内容包括治平四年(1067年) 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期间34年的事迹,凡417卷。第四次奏 上的时间当在淳熙四年(1177年),内容包括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至靖康二年(1127年)期间26年的事迹。周必大虽然没有谈及 第四次奏上的卷数,但第二、三两次奏上总数为525卷,所余455 卷当是第四次奏上的卷数。为什么第三、四次奏上的卷数如此之多 呢?因为,北宋后期实属多事之秋,“熙、丰、祐、圣、符、靖、 崇、观、和、康之大废置、大征伐,关天下之大利害者,其事迹比 治平以前特异”。淳熙十年(1183年)三月六日第五次奏上《续资 治通鉴长编》全书的重抄本,乞请孝宗“冠序,上许之,竟不克 就”。李焘在进书表中说: “臣累次进所为《续资治通鉴长编》, 今重别写进,共九百八十卷,计六百四册。其修换事总为目一十 卷。又缘一百六十八年之事,分散为九百八十卷之间,文字繁多, 本末颇难立见,略存梗概,庶易检寻,今创为建隆至靖康《举要》 六十八卷,并卷总目共五卷,以上四种,通计一千六十三卷,六百 八十七册。”可见,《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全部工程应包括《长编》、 《举要》、《总目》和《修换事目》四个部分。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整个写作过程也是不断修改的过程。 如前所言,太祖一朝事,就是经过重写,“稍有增益”之后奏上的。 其他各朝事迹概莫能外。据周必大《周益公大全集 ·敷文阁学士李 文简公焘神道碑》云: “前得旨: 《长编》或有增损,依熙宁修三经 义法具奏。至是(淳熙十年)上四千四百五十余条。又以一百六十 八年事,散九百八十卷,一览难周,别为《举要》六十八卷,《总 目》五卷,《修换事目》十卷。”《宋史·李焘传》亦云: “依熙宁修三 经例,损益修换四千四百余事。”可见,到淳熙十年(1183年),李 焘总共对《续资治通鉴长编》的4 450多处进行了修改,并将修改 内容汇为《修换事目》10卷。修改办法一依三经义法。“三经”指 《诗经》、《尚书》和《周礼》,据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熙宁八年六月己酉,王安石进所撰《诗》、《书》、《周礼》义。帝 谓安石曰: ‘今谈经者。言人人殊,何以一道德? 卿所撰经义,其 以颁行,使学者归一。’遂颁于学官,号曰《三经新义》。”可见《三经 新义》是官定三经的标准答案。预修者除了王安石之外,还有吕惠 卿和王雱。所谓“三经义法”,就是指王安石在修订《三经新义》过 程中所制定的通例,这个通例包括删定、改字、补字、改错等内 容。删定、改字,例如《毛诗正义·北风》: “‘北风以言其威,雨 雪以言其虐,凉者气也,喈者声也。雱盖言聚,霏盖言散,气之所 被者近,声之所加之远,聚则一方而已,散则无所不加,此言其为 威虐后甚于前也。’以上六十三字,今欲删去,改云: ‘北风之寒也 而以为凉,北风之厉也而以为喈,此以言其为威。’雨雪之散也而 以为霏,雨雪之集也而以为雱,此以言其为虐。’”补字例如《诗 义 ·君子偕老》: “‘玭兮玭兮,其之翟也者,服之盛也’。‘服之 盛’字下,今欲添‘质宜之’三字。”改错例如《尚书·益稷》: “‘故 懋使之化’,当作‘则懋使之化’。”但是须知,王安石乞请依上述办 法修改《三经新义》,最后并没有真正实行。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 编》的正文已作修改。
总而言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几乎凝结了李焘毕生的心血。 他从27岁左右开始撰写,直到68岁写成,40年如一日,“无嗜 好,无姬侍,不殖产,平生生死文字间”。《续资治通鉴长编》在 南宋已广泛流传,传抄刻印者绵延不绝。据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韩彦古)室有二厨,贮书,牙签黄袱,扃护甚严。仁甫问: ‘此 为何书?’答曰: ‘先人在军中日,得于北方。盖本朝野史编年成书 者。’是时仁甫方修《长编》,既成,有诏临安给笔札,就其家缮录 以进。而卷帙浩博,未见端绪。彦古常欲略观,不可得。仁甫闻其 言窘甚,亟欲得见之。则曰: ‘家所秘藏,将即进呈,不可他示 也。’李益窘,再四致祷,乃曰: ‘且为某饮酒,续当以呈。’李于是 为尽量,每杯行辄请。至酒罢,笑谓仁甫曰: ‘前言戏之耳,此即 公所著《长编》也。已为用佳纸作副本装治,就以奉纳,便可进御 矣’。李视之,信然。盖阴戒书吏传录,每一板酬千钱。吏畏其 威,利其赏,辄先录送韩所。故李未成帙,而韩已得全书矣。”可 见当时此书影响之大。韩彦古“常欲略观,不可得”,只好“阴戒书 吏传录”。另外,当时还有蜀本、坊本等,蜀本“视书坊所刊者为 详”。因为此书卷帙浩繁,“当时难以传写,书坊所刻本及蜀中 旧本已有详略之不同”。宋代以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多所亡佚。今 本520卷系清代编《四库全书》时,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中 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哲 宗元祐八年(1093年)七月至绍圣四年(1097年)和徽宗、钦宗时期 各卷,《举要》68卷、《总目》5卷和《修换事目》10卷亦荡然无存。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