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粗放的唐以前茶具

    茶是从药用、食用再到饮用的。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有关先人对茶的最早描述和记载。在茶的最初利用阶段,没有专门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器共用,经历了一段从日常饮用器具向...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唐人煮饮和陆羽《茶经·四之器》

    唐代由于饮茶风尚的盛行,促使茶叶种植面积大增,产量也大幅度地提高,出现了诸如剑南蒙顶石花、湖州顾渚紫笋、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茶、福州方山露牙、夔州香山茶、湖南衡山茶、常州紫笋茶、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寿...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1.茶釜

    唐越窑横把壶唐瓷茶碾由于唐代烹煮的饮茶方式,时人习惯把茶饼碾末放人茶釜中煎煮,釜应是当时的一种重要茶具,在越窑青瓷中,茶釜也曾大量出现,为我们了解唐代的煮茶提供了实物依据。在浙江省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晚唐的越窑青...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2.茶则

    茶则是量器的一种,茶末人釜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茶则也属于陆...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3.茶瓯

    茶瓯是最典型的唐代茶具之一,越窑青瓷中的代表性器型。茶瓯又分为两类,一类以玉璧底碗为代表,属于陆羽提倡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约300毫升)已下”的器型,所谓“口唇不卷”,是说碗的口唇薄平而外侈,“底卷而浅”,是指...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4.茶托子

    越窑青瓷中也有大量出现,茶托子又叫“盏托”、“茶拓子”,是防杯烫手而设计的器型,后因其形似舟形,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茶船最初是从盏托演变过来的,据传是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成都尹崔宁的女儿的小发明。其实...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5.汤瓶

    汤瓶用于煮或盛沸水,以便向盏中点茶。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鸡首壶,在唐代已不再出现,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式圆柱形短流的执壶。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见。盘口壶壶口也由盘口变为喇叭口...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邢窑白瓷茶具

    除越窑茶具外,北方的邢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邢窑是唐代重要制瓷窑口之一,位于河北省内丘,唐时属邢州,所以又称为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唐而衰于五代。唐李肇的《国史补》记载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鎏金银笼子

    唐鎏金银笼子通高17.8厘米,口径16厘米,腹深10.2厘米,制作精美,是用来装放茶饼的。由于唐代茶叶以饼茶为主,饼茶易受潮,要用纸或蒻叶包装好,放在茶笼里,挂在高处,通风防潮。饮用时,随手取出,如果茶饼已受潮,还需要将茶笼放在炭火...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鎏金茶碾子

    茶碾子通高7厘米,最宽处5.6厘米,长22.7厘米。鎏金茶碾子轴长21.6厘米,碾轮边尖,轮径8.9厘米。茶槽子一侧錾刻“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茶碾子则錾文“碢轴重一十三两”。文思院是唐代专门为皇室加工生产...查看详细>>

标签:茶具百科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