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中国序跋鉴赏 > 正文

《张中丞传》后叙
中国序跋鉴赏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 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 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开门纳巡, 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 成功名。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 不能通知二父志, 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 而贼来益众, 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 其徒俱死, 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 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 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 不乐成人之美(11), 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 犹不得免, 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弃城而逆遁(12)?苟此不能守, 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馀(13), 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 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14)其势, 天下之不亡, 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 弃城而图存者, 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15)也。不追议此, 而责二公以死守,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 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历绩出己上, 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 不听其语, 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 虽食, 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 以示贺兰。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20), 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21),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 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 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22),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23)者, 少依于巡。及巡起事, 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24)。嵩时年六十馀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25)。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 粗问巡、远事, 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26)馀, 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 “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 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 不错一字。嵩惊, 以为巡偶熟此卷, 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 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27)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巡因一见问姓名, 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28),其众见巡起, 或起, 或泣。巡曰: “汝勿怖。死, 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 阳阳(29)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 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毫、宋间(30)。或传嵩有田在毫、宋间,武人夺而有之, 嵩将诣州讼理, 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东雅堂校刊本《昌黎先生集》卷十三)


注释 ①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②张籍——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中唐著名诗人,是韩愈的学生。③李翰所为《张巡传》——李翰在安史之乱中曾随同张巡在睢阳,亲见战守事迹。事后有人诬蔑张巡降敌,李翰因撰《张巡传》以正视听。其文宋代尚存,今已失传。④许远——字令威,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人。安史之乱时为睢阳太守,与张巡共守睢阳。城破被俘,囚往洛阳,至偃师被害。⑤雷万春——张巡得力部将,与巡同时被杀。⑥授之柄——指许远开城门接纳张巡后又把兵权交给张巡。⑦通知——完全了解。⑧食其所爱之肉——睢阳粮尽, 鼠雀也被吃光,张巡杀爱妾以饷士,许远也杀奴仆以哺卒。⑨“城之陷”句——城池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突破的。⑩引绳而绝之——引,拉。绝,断。(11)成人之美——助人为善,成全别人的好事。《论语·颜渊》: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12)逆遁——事先逃跑。(13)“将其”句——将,率领。创(chuang)残,受伤残疾。饿羸(lei),饥饿瘦弱。(14)沮(ju)遏——阻止。(15)相环——环绕在睢阳周围。当时谯郡、彭城、临淮的守将都按兵不动。这几个地方都离睢阳不远,故曰“相环”。(16)汴、徐二府——汴、徐二州的幕府。唐时汴州治所在开封,徐州治所在徐州。(17)双庙——当年诏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号“双庙”。(18)南霁云——张巡部下勇将,本为张下属,遣睢阳与张巡计事,为张巡的忠诚感动,遂留其所。(19)贺兰——指贺兰进明,时以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驻军临淮(今江苏盱眙北)。(20)“抽矢”句——抽矢,从箭壶抽出箭。浮图,佛塔。(21)贞元中过泗州——贞元, 唐德宗年号(785—805)。泗(si)州,在今安徽盱眙北,是贺兰驻军之地。(22)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23)于嵩——人名,生平事迹不详。(24)“籍大历中”句——大历, 唐代宗年号(766—779)。和州,唐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乌江县,今安徽宿县西南。(25)“以巡”句——因为张巡的缘故,其部下也可以叙功得官,于嵩曾做过临涣县尉。临涣县,在今安徽宿县西南。(26)七尺——古尺较短,相当于现在的五尺。(27)仅——接近。(28)旋——小便。(29)阳阳——安详镇定、神态自若的样子。(30)亳、宋间——亳州和宋州之间。亳(bo)州,今安徽亳县。宋州,即今河南商丘。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安史之乱”爆发。张巡、许远起兵讨贼,共守睢阳,被敌围困,苦战十月,终因粮尽援绝,城陷被俘,壮烈牺牲。
张巡原为真源(今河南鹿原)县令,叛军进入河南后,领兵在雍丘(今河南杞县)等地抗战。至德二年(757)正月,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领兵杀进睢阳与许远共同守城拒敌,直至壮烈牺牲。张巡守睢阳时,朝廷封其为御史中丞,故称张中丞。“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文武官员为开脱其怯敌逃遁的无耻行径,对壮烈牺牲的张巡、许远百般诋毁。李翰是张巡的好友,曾与张巡共守睢阳,亲历战守情形,遂撰写《张巡传》上呈肃宗,声张正义,澄清是非。
《后叙》的写作距张、许殉难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但由“安史之乱”酿成的藩镇割据并未停息。拥兵自重的各地节度使为给自己的分裂叛乱制造舆论,仍在不断以流言蜚语诬陷张、许。同时,唐宪宗即位后力主削藩,但不少人主张姑息,反对用兵。因此,韩愈撰写《后叙》,不限于为张、许申辩,也是对专务姑息养奸、为叛乱势力张目者的回击。
《后叙》不仅是对《张巡传》在内容上的阙漏加以补充,进而满怀激情地讴歌了张、许忠贞报国的功绩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同时也义正辞严地驳斥了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诬蔑不实之辞。文章的前半部分夹叙夹议,痛斥诬蔑张、许“畏死”、“蒙耻求活”的谬论。继而宕开一笔,声讨那些“强兵坐观者”的罪恶行径,揭露那些诽谤者为逆贼张目的可耻嘴脸。文章的后半部分补充了一些张巡的事迹。但发人深思的是,以重笔浓彩描写南霁云的“勇且壮”:南霁云向贺兰乞救,“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反而“强留之,具食与乐”;南霁云拒食丰盛筵席,愤然拔刀断指,斥责贺兰;断定贺兰不肯出兵援救,“即驰出”,出城时“抽矢射佛寺浮图”,发誓破贼后“必灭贺兰”;就义时与张巡对话,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南霁云的言行,有力地烘托出张巡的壮举。但写到张巡就义,却惜墨如金,只有两句话:“颜色不乱”, “阳阳如平常”,而英雄的神态、气概已跃然纸上。
宋人张耒说:“韩退之穷文之变,变不循轨辙。”(《明道杂志》)韩愈的《后叙》正是如此:或议论,或叙事,议论、叙事中不时穿插以描写和抒情。就所叙人物,除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外,还牵涉到于嵩、张籍和作者自己。头绪纷繁,读来却无驳杂之感。这正体现了韩文“怪怪奇奇”富于变化的特色。从前半部分议论到后半部分叙事,是一大变。前半部分的议论,开头寥寥数语,交代撰写《后叙》缘起,颇类随笔杂记;继而辩许远之诬,多用推论,在阐明事理中多有悲歌慷慨的抒情插笔;接下来申说“二公之贤”,一言一语,蹈厉奋发,咄咄逼人。后半部分叙事,叙南霁云的“勇且壮”,激昂、悲壮,气氛紧张,壮士的形象随之傲然挺立。后面统合比较分散的材料,似乎漫不经心,信笔写来,文笔拙朴,节奏舒缓。但是,这诸多变化绝非纷然杂陈,率意堆砌,而是在多变中又有不变,使得全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多变中的不变就是激荡于字里行间的悲愤之情。对张巡、许远的壮烈殉国而又蒙冤受辱的一腔悲愤成为统贯全篇的文气。开始因张、许蒙冤未白,不得不据理申诉,悲愤之情处于压抑状态,文气略嫌郁塞;继而由说理申辩转入含悲讴歌,悲愤之情向外激射,文气昂奋、凌厉;结尾回忆往事,补写张巡轶事,悲愤之情化为真挚的缅怀与悼念,文气随之深长纡徐。正是这种悲愤之情,使全文既变幻多姿, 又文气贯通,凝为一体。
林纾评论此文说:“盖仿史公传后论体,采遗事以补传中所不足也,如背诵《汉书》,记城中卒伍姓名,起旋慰同斩者之泣,事近繁碎。然为传后补遗之体则可,引为《张巡传》中正事,则事更有大于此者。李翰书正坐太繁,极为欧阳文忠所讥。然退之此文,历落有致,夹叙夹议。欧阳公述王铁枪事,殆脱胎于此。”(《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这篇文章夹叙夹议,疏密相间,在悲愤的基调中跌宕生姿;语言淋漓酣畅,咄咄逼人,深得“史公传后论体”风神。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