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越调剧团

    内乡县越调剧团组建于1950年10月。前身是马山口乡的“土地爷”戏班。团长孟全兴。成立后即巡演于西安、咸阳一带。1954年返县,次年正式登记列入编制。之后又吸收部分学员,经培训于1956年年末随南阳地区代表团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周口市红光越调剧团

    周口市红光越调剧团组建于1950年,前身是毛黄氏掌班、其女毛爱莲领衔主演的“兴爱剧社”。由于毛爱莲唱腔委婉动听,做戏细腻入微,再加音色美好,吐字清晰,鼻音悦耳,所以1952年12月初次到开封演出即一鸣惊人,被省会观众誉为“越调...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项城县越调剧团

    项城县越调剧团建于1951年2月,其前身是抗日时期西平县出山镇商家合办的一个小越调班,旋经郾城县大新店某恶霸管主所把持,终于在1947年被我二野三纵收编,并定称“人民胜利越调剧团”。团长李振华,副团长申凤梅。1948年2月该部队...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沁阳东王召越调剧团

    沁阳东王召越调剧团1952年成立。属业余性质。全团保持在35人左右。负责人郭德怀。主要演员有李文来、李加有、卫牛等。“文革”初因戏箱被焚,曾改排样板戏。1978年传统戏开放,又恢复上演了《铡西宫》、《打金枝》、《万花船...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郑州市越调剧团

    郑州市越调剧团的前身系以张桂兰、樊书运、王文太等为首的一批越调艺人于1949年8月在郑州市文化馆帮助下组建起来的“大众越调剧团”。1953年至1955年上半年曾长期在西安演出,并以剧团的收入在该市兴建了属于自己的“大众剧院...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襄城县越调一团

    襄城县越调一团成立于1955年。其前身为初现于民国元年(1912)的襄城县七班戏(“七班”即头皂、二皂、头快、二快、头壮、二壮、索夫)。业务人员主要来自“南阳大越调”,经混合组班,艺术渗透,至民国七年(1918)始初具规模。北伐战...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扶沟县越调剧团

    扶沟县越调剧团于1973年3月定称,前身系成立于1959年1月的青英越调剧团。当时建团17天即演出了《火焚绣楼》选场。同年6月到许昌地区作汇报演出后经省文化局登记并正式批准为民间职业剧团。宋润甫、何玉兰先后任指导员,贾廷干...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襄城县越调剧团

    襄城县越调剧团定名于1959年。前身系始建于1945年的襄县南关石行常胜越调班。时由各石行捐出石磨一盘,并给戏班添箱,公推孙书德为班主。1947年以后,又陆续请来刘秀荣(艺名“双辫”)、李明玉、蒿德运、蒋菊红等名家,阵容更加强...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许昌市越调剧团

    许昌市越调剧团始建于1960年。原名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曾一度改称许昌专区戏剧院越调剧团)。性质属全民所有制。演员大多来自襄县越调一、二团和周口专区越调剧团。首任团长冯书伦。除副团长毛爱莲兼领衔主演外,当时的主要演...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建于1965年。前身系由活动在豫东一带的“九女”及“共和”两个民间越调班合组改编的“淮阳专区人民越调剧团”,旋经“民友三团(1951)”、“商丘专区实验越调剧团(1953)”、“开封专区越调剧团(1958)”三个阶段...查看详细>>

标签:中原戏曲文化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