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李东风 | 在啁啾鸟鸣中探寻生命之音
2024-02-28

“博文集《学海拾贝-高校感悟》样书收到了。书的出版为我的高校教师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此书是我对高校生活的总结,所见所历都是亲身感悟,也为年轻人留下了一点文字。学生又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时间向我报喜。这是我的学生第二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了,可喜可贺!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由衷地祝福他们!”李东风在博文《今天有两件喜事》中写道。

▲李东风

李东风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我国鸟鸣生理学著名学者。虽已退休,但他仍持续关注国家的教育事业,愿意继续为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发光发热。李东风爱好广泛,但一生从事的鸟鸣研究却是他最深的关切。“我的导师培养了十几位研究生,只有3位一直坚持做鸟鸣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把老师的研究传承并发扬光大。现在我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这项事业,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盼。”谈到鸟鸣研究,李东风有诸多感怀。

结缘鸟鸣研究

“以前去参会,常听有人说,那个‘鸟人’来了。当然这在别人看来像是戏谑,但是得到这样的称号,我自己感到挺开心,说明大家知道我是研究鸟鸣的,毕竟做这个工作的人很少。”李东风笑着说。40年学海生涯,他的科研方向始终未变。

明媚的晨光中鸟鸣啾啾是很平常的场景。在尚未接触鸟鸣研究之前,李东风未曾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与这鸟鸣联系起来。与鸟鸣研究结缘,源于他的一段知青经历。

李东风的父母均为大学老师,他自幼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1975年中学毕业下乡当知青,他自己摸索建了气象站,为村民提供天气信息,他还做过育种员,开展玉米杂交工作。挥汗于田间地头,他做了不少科研尝试,渐渐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知道世界上有鸟鸣研究,是因为与下乡带队干部蓝书成教授的相识。蓝教授是中国鸟鸣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率先开展了鸟类(家禽)及鸣禽发声行为机制研究,并形成国内“具有特色和独创性”的比较生理学研究领域。听蓝教授绘声绘色分享科研故事,李东风对鸟鸣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1977年年底恢复高考后,李东风以优异成绩被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录取。1982年初毕业留校后,他跟随蓝教授走上科研之路。此后,李东风考取了蓝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1年他被国家公派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开阔了科研视野。访学结束,他放弃了留在国外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到母校继续任教。因教学科研成绩突出,1994年李东风再次被破格晋级为正教授。之后他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为东北师范大学申报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出重要贡献。

境遇变化,职位升迁,李东风的科研方向始终未变。他铭记导师的教诲:科研像打井,不在乎打了多少口,而在于一口井能打多深。做科研就是要踏踏实实选定一个方向,深入去做。“把鸟鸣研究作为科研主攻方向,随着年龄增长及研究的深入,我对鸟鸣越来越热爱。”李东风如是说。科研过程中,他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他的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鸣禽鸣唱与人类语言相似,是一种发声学习行为。人类和鸣禽都是在生命早期的关键阶段学习发声,也都须通过听觉反馈来纠正并完善自身发声。在进化上,鸣禽某些鸣唱控制核团与人类语言脑区共享类似的转录谱,且具有和人类相似的发声调控神经通路。因此,鸣禽为发声学习行为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并对理解人类语言学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鸟鸣声发自喉,喉的神经及肌肉是怎样组成的?肌肉受神经控制,在脑内如何实现的?神经核团之间彼此的关系是什么?损毁鸟脑的某一个神经核团,其发声有何改变?为何鸟鸣有性别和季节差异?求偶鸣叫和非求偶鸣叫,鸟脑的控制机制有何不同?为探索鸣禽鸣唱行为机制,一路追踪,李东风找到了一个个新的探索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东风接连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参与的“动物发声与动物语言形成机理的研究”和“鸟类听觉通路及相关机能的研究”分别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研究鸟类发声器官、神经通路到追踪大脑机制,李东风的科研范围逐步拓展,渐渐形成系列化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获得认可和赞誉。

南国培“新绿”

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李东风与导师研究清楚了鸟脑控制鸣唱的神经通路。因涉及众多神经核团,工作量大,这项工作历时十余年。一项大工程的结束,为李东风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迷茫。“下一步该怎么做,我没有头绪。做神经解剖的实验条件,已无法支持我进一步拓展科研。那时我才40多岁,不能躺平,尤其我对鸟鸣科学问题还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李东风说。

进入新世纪,华南师范大学准备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但原有的力量薄弱,急需学科带头人,故此,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人才。时任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马教授求贤若渴,寒冬腊月,顶风冒雪,专程率队到东北登门邀请李东风,这给了他一次机会。“他们从南方来,穿着很单薄的棉衣,我记得有一位老师当时穿一双单皮鞋,冻得瑟瑟发抖。我被他们的真心诚意所打动。”为了事业发展,2002年春节过后,李东风举家来到了广州。

新单位、新环境为李东风开展科研提供了一片崭新天地。膜片钳技术的诞生,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大门。为支持李东风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为他配置了膜片钳相关设备。面对先进设备,李东风以前没有接触过,有些手足无措,他急切想把设备用起来。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一些科研单位有此设备,李东风请专家指导,派学生去学习,学成回来后再教给其他人,这样实验室就拥有了完整的膜片钳技术流程。有了膜片钳这一“利器”,李东风的各项课题顺利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上的文章,获得美国一位鸟鸣研究权威专家的认可。在写给李东风的信中,他称赞李东风的这篇文章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鸟鸣运动通路多巴胺功能的文章,具有开拓性意义。

顺着问题脉络不断深入,李东风研究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多,涉及声谱分析、神经递质、激素调控等方方面面,并将细胞水平与行为水平联系起来。

鸟鸣研究是小方向,李东风的团队不大,招生人数不多,却少而精。“每个学生负责一个课题,研究侧重都不一样。他们既可以单独发表小论文,也可以联合起来发表一篇有分量的论文。”做事情不一定非要铺开做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自己的阵地巩固住,这是李东风的科研理念。

李东风也参与学院的学科建设。他刚来华南师范大学时,正值生命科学学院建院之初、一级学科博士点拟建之际。李东风和同事们创新思维,整合校内资源,在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情况下,助力学院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这为学院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学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学科带头人,李东风率团队建立了广东省生理学精品课程,并首开双语教学。在组织教师做好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也亲力亲为,为学生上好每堂课。李东风还参与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人体及动物生理学5本教材的编写。

在教学中,李东风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了一些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空间。在开设“探索脑的奥秘”选修课时,李东风用互动式教学代替了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在列出的题目中,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自由探索,查资料、查文献,写成小论文,并将发现和心得通过演讲方式分享给大家,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和点评。因形式新颖,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

有学生反馈:“‘探索脑的奥秘’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我们能在较为透彻地理解自己所选专题的情况下,还能通过与其他人的分享了解到更多与脑(神经)有关的知识。此外,我们拥有了更多上台演讲的机会。大学不应只是学习知识,更应该全面发展,且我本身是一名师范生,所以讲课的锻炼对我来说十分重要。”

李东风始终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平等交流与讨论,老师是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老板,师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李东风经常和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现象,深究内因,将自己的科研思维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几十年从教路,李东风已是桃李满天下,培养研究生(硕士、博士)100余人,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万人计划”获得者、高校教授和中学骨干教师,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看到学生羽翼丰满,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执着向前,他心中很欣慰。“我的学生就是我的骄傲。”李东风笑着说。2020年,他获得了广东省生理学终身成就奖。

余热谱新篇

“一根粉笔,又写字,又画图,一节课结束粉笔只剩一个笔头。”毕业40多年,李东风仍能想起大学课堂上的这个场景,“上大学时,有个老师讲课大家都非常爱听,下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觉得没听够。”

师范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中学教师,一个好的老师,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为在知识、能力、思维上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应该如何培养他们,李东风一直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李东风与学生们在一起

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时,李东风曾担任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那时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等3家高校作为试点,对从各个省份选拔的中学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进行培训。编写教学计划,准备课程内容,确定授课方式,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培训班的负责人,李东风对这项工作投入了时间、精力,也在工作中收获了一些感悟。这为他退休前后由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向专业型研究生转向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们一直讲创新性人才培养。我认为科学思维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创新性人才本身应该具有一些天分,要给他提供好的平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能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思维的潜力,将创造性想法付诸实践。”李东风说。

李东风认为,大学老师除了教学、科研,还应履行社会职能。他做基础研究,虽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需要的东西,但却可以做科普。他向中国生理学会科普委员会网站投稿,在《科学画报》上发文章,鸟鸣知识、人的语言进化……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他都会写一些科普文章。上海科学馆做节目需要一段大鲵发声的真实录音,因早年做过相关研究,李东风不仅提供了录音,还参与节目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12年一个偶然机会,李东风关注到“科学网”的博客栏目。生物学界的大师,饶毅、施一公、李小文写博文介绍他们的科研,以及高校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当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很接地气。李东风就此喜欢上阅读博文,也尝试自己写博文。十多年下来,他笔耕不辍,已发表博文千余篇。退休后,时间、精力充沛,适逢光明日报出版社约稿,李东风整理、挑选200余篇博文集结成册,博文集《学海拾贝-高校感悟》2023年出版。这本凝结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不同感悟的集子,李东风更想与年轻人分享。

“我承认,我和年轻人之间有巨大代沟,但我一生的经历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诚信务实,我想无论到什么年代,这都是通用的。未来是他们的,年轻人应传承时代的接力棒,用担当谱写青春之歌,成为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追梦者。”李东风说。

虽已退休,但对于李东风这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我要趁身体还好的时候,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我喜欢看书、摄影、唱歌、游泳、旅游,有很多的爱好。”李东风说。但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即使退休,李东风始终不忘发挥余热。他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召开的“2018科技伦理研讨会”,探讨我国应对突发性重大学术不端事件的长效机制及建立应对机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参加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的“2019科技伦理研讨会”,探讨我国重大科技伦理事件/议题的应对与管理机制、总体性框架及策略模式……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李东风坦然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