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武威县的民族构成及其分布大势——以《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为据
2011-06

摘要 河西走廊的武威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成为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本文以乾隆时期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中的第一卷《武威县志》为据,初步分析武威县在乾隆时期的民族构成及地域分布大势。
关键词 武威县 番民 民族 分布
武威,古称凉州,因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西击匈奴,大获全胜,以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南面为祁连山,东北是腾格里沙漠,中部走廊平原,东连古浪峡,西与永昌县戈壁滩相接,正北有北沙河与永昌、民勤为界。在军事位置上,武威“地接四郡境,控三边要冲”,为内地关中的屏障,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欧亚大陆桥的要冲,历来就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武威是河西走廊面积最大、开发最早、人口最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武威古代为羌戎地,“后为昆邪休屠所分据”。公元前121年秋,昆邪杀休屠而得武威。后昆邪王归附汉朝。公元前115年,汉置二郡,酒泉、武威。至公元前111年,又从武威郡分出张掖郡,酒泉郡中分出敦煌郡,是为“河西四郡”并“徙民以实之”。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创造了闻名于世的“五凉文化”。
凉州在“雍正五年改卫为府,隶武威、镇番(今民勤)、永昌、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而武威附府”[1](见图1“凉州府疆图”),2001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凉州区,清武威县疆域大致就是现在的武威市凉州区,其面积5081平方千米,有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2万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2]

一、资料简介


《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成书于清乾隆十四年,因凉庄道张之浚(治斋)“念镇志简略,无以考治征信,爰集五县之绅士开馆纂修”,此次修志秉着“缺则补,讹则正,尽则删,疑则覆,幽则阐”的原则,全志“踰年则成”。全书“分智、仁、圣、义、忠为五志,而以学道编为和集附其后”[3]。“书六册以六德称”[4]
全书由五本县志构成,第一卷智集武威县志,第二卷仁集镇番县志,第三卷圣集永昌县志,第四卷义集古浪县志,第五卷忠集平番县志。本文即以此志的第一卷武威县志为依据,分析乾隆时期武威县的民族构成与分布状况。

二、武威的民族构成


武威处于河西走廊地区的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武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无论从历史上或地理位置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民族构成较为复杂。
根据《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风俗志·番彝回类附”中记载将当时武威居民大致为汉民、番民、回民和满族人口。在武威将番民“编隶于民”,其主要的番民集中安插地有六处(见图2“武威疆图”,图中“■”表示番民安插地),各处番民的人口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武威县番民人口统计表


安插地 头目

人口

外管番僧
1. 张义堡 大头目一名,小头目二名 269 225
2. 沙沟 乡约一名,■长三名 143 182
3.上古城 毛藏寺 总头目一名,小头目三名 240 253 235
4.南把截堡 总头目二名,小头目二名 320 321 417
5.西把截堡 大头目一名,小头目三名 774 700 277
6.炭山堡 大头目一名,小头目三名 140 146
总数 23名 1886 1827 929
占全县人口比重 4642/263370=1.763%


注:由于本方志版本为手写本,故个别字迹模糊不可辨,表中皆用■代替。下同。
从表1中可以算出,武威县共有番民人口4642人,而当时全县人口为263370人,番民占全县总人口的1.763%,比例较大。在个别有番僧的安插地,男女比例极不平衡,以上古城为例,该地共有男性人口457人,女性人口253人,性别比已接近2:1。
武威县当时的回族人口,及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如表2所示:

表2 武威县回族人口表


可见,乾隆时期武威县是以汉族为主导民族的,番民和回民及满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小。
当时,清政府对武威地区的番民“定以头目,予以姓氏”,多数番民都将自己原有的番名改成了汉族姓名,以下以各支安插番民头目改名为例,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番族大小头目改从汉族姓名表


安插地 大头目改名 小头目改名
1.张义堡 扎提加木乐→周全 纳受索喃管卜→闻王化 格六哇子→成章
2.沙沟 切今扎宝→■封 班马多儿→班洪只 气冒榻→祁守法 古六车唝→车进礼
3.上古城 毛藏寺 拚花凑庆→舒城 切令且→苏更生 沙喇卜加→富顺 管卜切令→广被恩
4.南把截堡 宛卜绰片→宜圣德
散旦铿错→祝万年
■力嘛→陈王言 克台吉→乐有生 朵儿只→戴洪慈
5.西把截堡 夜库喃■→齐三祝 卓什贡扎什→谢君恩 他力巴什加→杨德 夺力子→和天休
6.炭山堡 沙吗伴眸→施泽漙 班鸣哇→施泽广 小道人→王道远 麻哇子→麻季


由表3可以看出,这些番族头目改名时随意性较大。在用字上,皆比以前番名用字少,都改为三字名或二字名。有的头目所改汉名同以前的名字有联系,如“班马多儿”改名为“班洪只”、“气冒榻”改名为“祁守法”、“麻哇子”改名为“麻季”等。多数头目在改名时,采用了汉族常见姓氏,如“周”、“舒”、“祝”、“齐”、“祁”、“施”、“苏”、“陈”、“谢”、“杨”、“王”等。

三、武威县各民族分布的地理区域及其生产生活方式


乾隆时期武威疆域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满族人口并不在县治城内生活,而是居住在县治东北处的满城内。县内的回族大部分居住在城外,也有一部分在城内居住,这可能与大多数回民善于进行商业活动有关系。但番民的居住地(即安插地)从图2可以看出,六处地点均在城外,且距城较远(距城70里以外),各安插地四周群山环绕,番民“居山以远吾民”,一方面可能是中央政权出于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被安插的番民在生活上、生产上与汉民差异较大。汉民多以农耕为生,而番民却多以畜牧业为生,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杂居,出现了由牧业向农业转化的现象,经济活动转向半农半牧。清政府令番民“贡马”,安插在武威的六支番民均贡马一到五匹不等,说明当时这些番民还都从事畜牧业,只有安插在西把截堡南山的谢君恩一支“垦熟地六顷三十九亩七分”,表明这些少数民族受农耕民族影响,已从事定居农业生产。
从本县志的记载中看,多数番民仍有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安插在武威的这六支番族,有番僧的为三族,番僧人口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2.28%(上古城一族)、39.414%(南把截堡一族)、18.792%(西把截堡一族),番僧占其总人口比例如此之大可见其宗教繁荣,并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及其虔诚,而与汉民所信仰的佛教、道教大为不同。
番民初入武威,必然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当时占人口比重较大的汉族人民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多选择居住在离汉民较远的城外山区,但番民却难以避免地要与汉民接触、交往,他们会学习汉民先进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将姓名汉化,来融入当时的主流——汉文化。
正是由于汉民对番族的友好平等“与吾民同赋役”,才能有在百年后的今天,武威地区三十多个民族其乐融融,共同建设“银武威”的大好局面。

四、小结


清乾隆年间的武威县,人口主要由汉族、回族、满族、番民等构成,其中还是以汉族人口为绝大多数。满族人口大都居住在县城东北的满城内,回族人口在城内和城外均有分布。而安插在武威的番民,也将姓名改为汉族姓名,被安排在城南群山之中散居。


图1 “凉州府疆图”(上)



图2 “武威疆图”(下)





更多同类【河西走廊人地关系】......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