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末年(公元前约211年),民间徭役日益繁重,连年征集役夫们戍边、筑宫、修墓,百姓苦不堪言。刘邦身为泗水亭长,有责任为朝廷征集当地的役夫,每年少则一次,多则数次。但是,很难如数按期完成,常常受到上司责备。这一年,人数多...[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秦始皇末年(公元前约211年),民间徭役日益繁重,连年征集役夫们戍边、筑宫、修墓,百姓苦不堪言。刘邦身为泗水亭长,有责任为朝廷征集当地的役夫,每年少则一次,多则数次。但是,很难如数按期完成,常常受到上司责备。这一年,人数多...[继续阅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涉于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聚众起义,天下纷纷响应。沛县(在今江苏沛县)县令惊恐,想趁机举事反秦,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萧何、曹参二人当时都是沛县小吏,见县令要率众起义,都认为他没有号...[继续阅读]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义军大举进攻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郡守兵败,退守宛城(在今河南南阳)。刘邦想绕过宛城,带兵直往西进关。张良劝他:“入武关,进咸阳,一路险阻尚多。若背有宛城之敌,两面夹攻,我军处境便危险了...[继续阅读]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同项羽兵分两路,向西攻取秦都咸阳。刘邦沿黄河以南进军,幸得张良等谋士参赞军务,一路上不以强攻而夺城,多以智取而纳降。故行军顺利而神速,既不损兵折将,又不枉费时日。当项羽正在巨鹿之野同秦...[继续阅读]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月,刘邦统领10万义军率先进逼咸阳城下,驻军霸上(在今陕西西安东)。秦王子婴闻义军已到,便身穿丧服,自缚颈项,恭立轵道亭旁迎候,向刘邦献上秦皇玉玺,伏地投降。众将建议刘邦杀掉他,刘邦却宽宏大度地对着众...[继续阅读]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秦王朝已灭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分封各路义军首领为诸侯王,共14人。刘邦被封为汉王,领有巴、蜀等地,建都于南郑县(在今陕西西南部,邻接四川)。因为项羽对刘邦仍不放心,唯恐他要同自己争夺天下...[继续阅读]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汉王刘邦率领10万人马西入巴蜀之地,到封国就位。采用张良的计策,沿途焚毁身后的阁道,解除了项羽怕刘邦再东进关中的戒心。于是,刘邦赢得了休整军队,以图再起的时机。刘邦所带入川的将士,大多是函谷关...[继续阅读]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出汉中,度陈仓,袭败章邯军,还师关中,复得雍、塞、翟三秦之地。二年春,刘邦又挥师东进,抵达洛阳。有新城县(治今河南伊川西南)三老董公,年82,前来拦路哭告,说义帝已被项羽派人谋杀,请求汉王刘邦为他...[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