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典 > 秦腔 > 列表

犯调

    古代音乐术语。① 指由此一宫调转入彼一宫调。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集》四《凄凉犯》:“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故具有异宫相犯的“旋宫”和同宫相犯的“转调”意义。② 指由此一曲调转入彼一曲调。实...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移宫犯调

    古代音乐术语。指通过宫音的更移促成调的转换,故有“转调”、“调交替”、“调式交替”、“暂转调”、“调性对置”等意义。是戏曲音乐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通过调性色彩的对比求得戏剧情绪的变化。《史记·刺客列传》:“高...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十二律

    古代音乐名词。指按照三分损益法的生律原则,在一个八度内连续产生十二律,使相邻两律之间都成半音。由低到高,依次为: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亦称“圜钟”)、姑洗、仲吕(亦称“中吕”、“小吕”)、蕤宾、林钟(亦称“函钟...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散乐

    古代乐舞名词。① 先秦的一种宫廷歌舞。《周礼·秦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② 南北朝以后成为“百戏”同义语。《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礼乐

    西周制礼作乐的思想和制度。《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乐思想的核心是区别君臣、父子、上下、亲疏、尊卑的规范。体现为一切礼仪和音乐活动所规定的制度...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雅乐

    与“俗乐”相对。一般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所用的音乐。源于周代礼乐制度,后世儒家奉其为最高典范。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是“会朝之乐”;“小雅”则是天子、卿大夫宴享礼仪节目。《论语·阳货》:“...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俗乐

    与“雅乐”相对。民间音乐的统称。《孟子·梁惠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用于宫廷宴享时,则称“燕乐”。在特定条件下,俗乐并不兼指一切民间音乐。《新唐书·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亦称“清声”。与“浊”或“浊声”相对。即高音。① 高半音。如以宫音作do时,“清角”便成为比角音mi高半音的fa(即#mi)。② 当“清”与“声”连为“清声”,并与阶名或律名连用时,即为高八度音,如太簇清声即“清太簇”...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亦称“浊声”。与“清”或“清声”相对。即低音。① 低半音。如曾侯乙钟铭中的“浊姑洗”,即低于姑洗一律,相当于历代的夹钟律。② 当“浊”与“声”连为“浊声”,并与阶名或律名连用时,即为低八度音,如林钟浊声、徵...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西音

    亦称“秦音”、“秦声”、“夏声”。先秦时代秦地叙事歌舞。吕不韦曾把先秦时代的音乐分为东音、西音、南音、北音四类,西音便是殷人徙迁西河、为寄情怀乡而作的叙事歌舞形式。《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查看详细>>

标签:秦腔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