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继续阅读]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曾多次阐述。1987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阅读]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继续阅读]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继续阅读]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致开幕词时,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继续阅读]
中共十六大的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其内容是:(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继续阅读]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展开。由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根据“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基本纲领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继续阅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曾经历过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转变。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