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9 月 13 日,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勘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在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传承科学家精神,点亮地质之光”主题场带来演讲《踏遍青山寻突破》,为我们讲述了他...[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2024 年 9 月 13 日,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勘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在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传承科学家精神,点亮地质之光”主题场带来演讲《踏遍青山寻突破》,为我们讲述了他...[继续阅读]
在中国航天史上,有一位科学家的名字熠熠生辉,他就是王永志。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院士的一生是与新中国航天事业共同成长的一生。他曾说,他一生只干了三件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继续阅读]
吴丹特别喜欢曾国藩的一句话:既往不咎,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也是她的座右铭。这句话让她在面对不同变化的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能拥有平和的心态。去年,1985年出生的吴丹,获得了全国五四奖章。作为浙江大...[继续阅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潮起正是扬帆时,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吹响,一批批科技工作者踏上创新征程,创新的故事接连...[继续阅读]
和造纸业“卡脖子”技术较劲的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王双飞(右)指导团队成员收集科研数据。王双飞致力于造纸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在纸浆清...[继续阅读]
#每周天文名词#刘智(约1660~1730年),字介廉,号一斋,清代学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他自幼随父问学,涉猎广泛,阅读了大量书籍。他著有《天方性理》等书,将阿拉伯哲学观念和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巧妙结合,...[继续阅读]
王艳为农民传授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丹心书写奉献,柔肩勇担重责。她是一名普通的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地服务在农业第一线,为农户们送去新技术,带来新希...[继续阅读]
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张勇。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和“眼睛”。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自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勇以创新舞动精彩...[继续阅读]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其优良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强松,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特种铜合金的应用及开发。...[继续阅读]
我国苹果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种苗繁育能力却与产业极不相称,因此分析不同砧木不定根发生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围绕苹果砧木生根难、繁殖效率低等突出产业问题,西北农林科...[继续阅读]
每逢过年、寒暑假、五一国庆小长假,国内就会迎来返乡流、旅行流、求学流等各种客流,这些特别的时段,在大家的行程里,火车和高铁是最受欢迎的出行工具。跟二三十年前相比,我国铁路出行的改变可谓翻天覆地...[继续阅读]
编者按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每一位科学巨匠都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北京市科协推出《科学巨匠后人访谈》系列文章,通过与科学家后人及科研后辈的...[继续阅读]
一袭工装,头顶安全帽,眼神笃定,疾步如飞,做事果断是黄小毛给人的第一感觉。来自江西新余的他,踏入安徽这片热土已有十余载,作为黄山创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身兼数职,同时还分管生产、技...[继续阅读]
“呜呜呜……飞高高!”心心将手中的纸飞机扔了出去,飞机高高地飞出,可是很快就大头朝下跌落在地。“哈哈哈,你扔的姿势不对,要这样!”开开为心心演示如何扔纸飞机。“哦,你们两个在扔纸飞机呢!”妈妈...[继续阅读]
他是一名宇宙射线研究学者,倾半生捕捉星辰低语,探寻宇宙射线的起源和演化,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筑基铺路”;他也是一位执着在学科领域“荒地”开荒拓路的高校教育者,将科学的火炬传递给下一代,照亮他们...[继续阅读]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先辈从机器的轰鸣与工业的浓烟中一路走来,创造了“沉重”财富却也给自然留下了满目疮痍。环境和发展有无两全之法?经济发展是否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将环境系统工程作...[继续阅读]
编者按今年是“748工程”设立50周年。为纪念王选院士,传承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与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共同举办“告别铅与火——王选生平事迹展”,以王选投身“748工程”的创新实践为主线,呈现...[继续阅读]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瞬间(新华社图片)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由长征二号F遥十九火箭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10分钟后,箭船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继续阅读]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腹地,在郭永怀和同事们的翘首以盼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16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纪念日之际,在郭永怀的故乡山东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以下简称“...[继续阅读]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胡芳忠。唯实励新,精进臻善。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研究员到一名技术尖兵,从一位青涩少年到现在的有为青年,他用勤奋书写人生传奇,用青春与热血诠释着初心与使命。积跬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