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甘肃图书馆 > 正文

宏篇章巨制——《四库全书》
甘肃图书馆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卷帙最 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旷古未有的巨大工程,被视为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清朝自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各地征集图书,统治中国已有128年。从康熙、雍正再到乾隆,清朝社会的农业、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日臻强盛,中国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个强大帝国。经济上的成就,为编纂《四库全书》提供了物质条件。乾隆皇帝一方面继续康熙、雍正时期的政策,镇压有反满思想的文人;另一方面下令各地推荐有才学的人进京应考,赐给功名。当时有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埋头整理古书。乾隆皇帝就借助这个潮流,因势利导,把一些有名的学者集中到京城编纂 《四库全书》,既标榜清朝“文治武功”的太平盛世,又显示乾隆皇帝对保护和挖掘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视。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库”,始于西 晋时期荀勖编制的《中经新簿》。《中经新簿》将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子书,丙部记史书,丁部记集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的体例。唐贞观年间(627—649)的《隋书·经籍志》正式以经、史、子、集取代甲、乙、丙、丁来命名四部,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的排列顺序。唐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在长安和洛阳各建了一座“集贤书院”,收藏从各处征集来的典籍,并根据经、史、子、集的分类,将其分置四库存放,称为“四库书”。宋代以后,“全书” 之名十分盛行。乾隆皇帝受此影响,又鉴于这部大丛书包容四部,收书极多,就亲自定名为 《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朝廷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安徽学政朱筠见诏后,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建议,如罕见的刻本和旧抄本当为急搜;除了搜集图书之外,还要搜集、拓取金石谱上的文字;利用皇宫内的藏书和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古书;收进“四库书”的图书,必须经过校对,并写出“提要”放在卷首等等,得到乾隆皇帝的肯定。编纂《四库全书》的书源主要有五个渠道:皇宫藏的“内府本”,私人的“进献本”,各省采购的“采进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永乐大典本”,符合标准的外国人著作,如意大利人利玛窦著、李之藻译《同文算指前编》等。凡收进《四库全书》的图书,分为四种,区别 对待:清朝皇帝著作、皇帝命写的图 书和他们认为最好的图书,列为“应 刻图书”,这些图书,除了收进《四库 全书》外,还要刻印发行;有利于清廷 统治和君主专制的图书,列为“应抄 图书”,收进《四库全书》;不符合上述 两条标准的图书,又不在禁止之列 的,列为“存目图书”,这类书只在《四 库全书总目》里保存书名,不收入《四 库全书》; 凡是不利于清廷统治和有 反满内容的图书,被列为禁止流传和 销毁图书,并编制“禁、毁书目”,通令 全国遵照执行;“戏曲,小说无益于世 道人心”而不收录。在编纂《四库全 书》的过程中,被列为“存目书”的有 6793种,全部销毁的有2453种,部分 销毁的403种,总计达9649种,比收 录的图书多将近两倍。
为完成修书这一盛举,乾隆三十 八年(1773年)二月,成立《四库全书》 编修馆,乾隆特派三位皇子和数位军 机大臣主持。正总裁官16人,除三位 皇子外,有刘统勋、于敏中、和珅等 人,副总裁官10人,有刘墉、曹秀先 等人。总裁以下设总纂官、总校官、侍 读官,具体领导者为总纂官纪晓岚、 陆锡熊等。参加这一浩大工程的人员 多达4400人,其中有360余位学者 参加校订和撰写提要,许多人是海内 积学之士、历史上的知名学者,如戴 震、姚鼐、翁方纲、周永年、邵晋涵、任 大椿、俞大猷、朱筠、王念孙等。修成 后的《四库全书》,征调各地保举、经 考试录用的3800余名落第举子以工 笔小楷缮写。
《四库全书》从下诏征书,到乾隆 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方 始完成。其后,第二、第三、第四部陆 续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 四十八年 (1783年) 冬、四十九年 (1784年)十一月完成。至此,内廷四 阁全部缮写完毕。续抄的三部于乾隆 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至乾隆五十 二年(1787年)四月完成,七部《四库 全书》编纂抄写共历时十五年。 由于七部《四库全书》完成的时间不 同,编纂官们对辑书标准的尺度掌握 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后来的抽补情况 又各异,因而各部辑书的种数、卷数 和册数也不一样。例如:


乾隆皇帝及《四库全书》的编纂者



《四库全书》书影


文渊阁 《四库全书》 3470种, 36078册,79016卷。
文津阁 《四库全书》 3503种, 36304册,79337卷。
文溯阁 《四库全书》 3578种, 36315册,79891卷。
《四库全书》 采用绢面包背装, 经、史、子、集各部绢面着色不同,经 居典籍之首,如同新春更始,标以绿 色;史著繁盛,如盛夏之火,标以红 色;子采百家,有如秋收,标以白色或 浅色;集文荟萃,好比冬藏,标以黑色 或深色;《总目》《考证》《古今图书集 成》用黄色。书页框界皆为朱色,四周 双边,每页八行,每行二十一字,版心 上栏题“钦定四库全书”,中为具体书 名,每种书卷首冠以提要,每册的首 尾二页钤有所藏阁名的印钤和“乾隆 御览之宝”玺印,七部《四库全书》,藏 在哪一阁,前面就冠哪一阁的头衔。 例如,存藏在文溯阁的这一部,就叫 做“文溯阁《四库全书》”,并盖有“文 溯阁宝”大印,以示区别。《四库全书》 抄写所用纸张均为洁白坚韧的上等 开化榜纸,文字工楷墨书,字体娟秀, 墨色古雅,展卷令人心旷神怡。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 产生了与之相关的系列著作。《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127册,200卷),是 根据准备辑录图书的内容、著作朝 代、作者简历、版本源流等写出的提 要,呈乾隆御审的一部大型书目,是 我国目录学史上的巨著,收录《四库 全书》 书目3480种,“存目书” 书目 6819种。《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7 册,20卷),是总目提要的缩写本,纪 晓岚汇编。《四库全书考证》(72册, 100卷),把《四库全书》中的“应刻 书”、“应抄书”校勘记录汇总,是我国 校勘学史上的一部典型著作。《四库 全书分架图》4册。《四库全书荟要》 (收书742部,近20000卷),于敏中 汇编,将《四库全书》精华图书464种 编成的一部丛书。《武英殿聚珍版丛 书》(收书138种,2300卷),金简汇 编,是从《永乐大典》辑录宋元著作 “应刻图书”的一部丛书,印发各省广 泛流传。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