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国学通览 > 正文

《史记》 与 《论六家要旨》 论先秦儒学
国学通览

中国的历史学渊远流长,“六经皆史”,中国古代 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典籍: 《易》、《诗》、 《书》、《礼》、《乐》、《春秋》,无不具有历史著作的性 质。而《春秋》作为第一部据说由孔子制作的编年历 史著作,更具有莫大的影响。在解释《春秋》的三本 传记——《公羊春秋》、《榖梁春秋》,《春秋左传》中, 《公羊春秋》在汉初的影响达到了高峰。孟子说:“世 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 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孟子·滕文公下》)。又说:“王者之迹熄而《诗》 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其事则齐桓、晋文,其 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据《春秋 公羊》的说法,孔子通过《春秋》,对历史进行评价 和褒贬,为后王树立起如何进行统治的样板与规范。 因此,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为现实,为后世的人 文、道德、统治秩序的巩固与完善,即为社会、为政 治服务,被认为是历史研究的最根本的目的与职责。 这种史学传统与《春秋》笔法,对《史记》的作者司 马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史记》的先秦儒学研究集 中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和《孟子荀卿列 传》里。《孔子世家》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之一,文 中详细地叙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记载了大量的孔 子言论,并给予孔子以高度的评价,司马迁在文后 说: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 至,然心响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 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 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 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正因 为如此,孔子无侯伯之位,其传记却被司马迁称为 “世家”。除《孔子世家》外,《三代世表褚少孙补 赞》、《卫康叔世家》、《老子韩非列传》、《商君列传》、 《龟策列传褚少孙补赞》、《滑稽列传》及《太史公自 序》中尚载有孔子言论数条。《仲尼弟子列传》载有 孔子弟子七十七人,其中三十五人有年龄和事迹,其 余四十二人只有姓名。颜回、子路、子贡、子张、有 若等人的事迹尤为详细,是研究孔学传承的重要史 料。在《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对孟子极为推崇, 开篇即说: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 ‘何以利吾 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 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故于利而行,多 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至于荀 子,只叙述了事迹,没有评论。司马迁对先秦儒学的 描写具有清醒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深受他所处的时 代风尚的影响。譬如,《史记》一方面推崇孔子,列 孔子于世家,而以老子与韩非同传,一方面又“先黄 老而退六经”。一方面崇尚诗书礼义,“以礼义为治世 之大宗”,一方面又崇尚法家的功利,以人性为趋利 慕势,以贫贱而语仁义为可羞,主张德教刑法并重。 这和《汉书》中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道德仁义 成了价值评判的标准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抄录了其父司 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司马谈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 对黄老之学推崇备至,对儒家的评价却有欠公允,他 说:“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 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 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 百家不能易也。”《论六家要旨》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