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金庸武侠小说鉴赏 > 正文

事业有成,《天龙八部》再创新高
金庸武侠小说鉴赏

1963年继《倚天屠龙记》之后,《明报》在9月3日开始推出金庸的武侠小说新作《天龙八部》。此时的金庸心境已经好了许多,不再像当初创办《明报》时那样辛苦了。
自1962年“逃亡潮”事件带旺了《明报》之后,《明报》事业蒸蒸日上,成为香港较有实力的大报。步入1964年,《明报》具备中型报纸规模,在香港建立起独特的风格,知名度和影响已经开始国际化了。此时金庸已不再只是武侠小说著名作家了,他身兼《明报》的社长、总编辑、主笔,已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有一定地位的报人和较高知名度的社评家,并开始在海内外传媒界活跃起来。
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写得更加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了。继《射雕》三部曲之后,金庸再一次突破既有的小说格局和模式,在《天龙八部》结构上采取逐一交待主人公的单线并进手法,写完一个人,再接写下一个。看似散漫脱节,其实前后交错,精彩纷呈,相互辉映,堪称大手笔。
在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之中,《天龙八部》的人物最为繁多,场面也相当广阔,既是哲学意味最为浓厚的一部,也是金庸15部武侠小说中结构最为复杂而又松散的一部。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卷首《释名》篇中写道:

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
……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天龙八部》中既有想像,又有寓言,没有把侠停留在观念上,挂在嘴上,而是写出了活生生的人,写出了假定的历史的情境中活生生的人。天龙八部的世界正是一个所谓的“人非人”的世界──既有历史,又有传奇,也有整体的象征,成为了真正多层次、多种因素、多种视角组成的奇异的世界。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叙事及其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有历史、有写实、有传奇、有浪漫、有幽默、有伤感、有言情、有孽缘,同时又有整体的象征,具体地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夸张的。
《天龙八部》的出版,其中还有一个插曲,这就是倪匡代写一事。
1964年1月,金庸赴日本参加《世界周刊》举办的报人座谈会;1964年4月,金庸再赴日本参加国际新闻协会举办的“亚洲报人座谈会”;从日本回港不到一个月,金庸又远赴土耳其参加国际新闻协会的第十三届年会……在此后的长达一年与《大公报》等报纸的笔战中,刺激了《明报》销售。《明报》发行跃升到10万份,成为香港发行量最多报纸之一,经济实力大增。这时,金庸又再次以《明报》社长身份到英国参加国际新闻协会主办的会议,顺便在欧洲做一次长时间的漫游。而《天龙八部》还没有写完,报纸每天“等米下锅”。但金庸这次要外出一个多月,无法分身兼顾,于是只有想法找“枪手”代笔了。
金庸找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快枪手”的倪匡,其妹妹是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倪匡也是较有名的作家,以想像力丰富、写科幻小说见长。金庸要倪匡自由发挥,不必照原来的情节,自写一段自成段落的故事,最后让香港名作家董千里监督,润色文字。
倪匡果然笔走龙蛇,竟将阿紫的眼睛写瞎了,更敷衍出一大段离奇的故事。后虽经金庸大力删改,但还是留有倪匡的不受拘束的痕迹。
倪匡对于自己这次代金庸写武侠小说很是得意。后来他自己撰一副对联,上联是“屡替张彻编剧本”,下联是“曾代金庸写小说”,以此自夸。对于自己有幸参与撰写的这部小说,倪匡更是推崇备至。他说: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让读者抬高几百丈。全身不由自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
这是一段有趣的文坛佳话。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