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金庸武侠小说鉴赏 > 正文

重侠不重武的《飞狐外传》
金庸武侠小说鉴赏

金庸经营有术,1959年创办了《明报》,用连载《神雕侠侣》来增加销路,大获经营的成功。此时武侠小说突如其来的热潮已持续了四五年,传媒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这股热潮潜在的商业价值。
报纸副刊登载武侠小说,毕竟版面有限,一两千字一天。这样当然不能满足武侠小说迷的需求,由此专业的武侠小说杂志应运而生了。
1959年香港出现了两本武侠杂志,一是《武侠小说周报》,一是至今仍在发行的《武侠世界》。不用说,这两本杂志一发行就很赚钱了,因为满足了对武侠小说的“整块消费”。
金庸办《明报》,是因为他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的书生,他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侠理想。所以办《明报》是金庸的野心和事业,而决不单单是为了赚钱,绝不是像一些人妄测的那样在商言商。
《明报》起步维艰,靠连载《神雕侠侣》勉强站住了脚步。但实在赚不了多少钱,而金庸的事业很需要钱。此时金庸动了脑筋,于1960年创办了香港第三家武侠杂志《武侠与历史》。
创业之初,金庸真是呕尽了心血。为了使这本《武侠与历史》的专业武侠杂志在出版界站住脚,他竟在写《神雕侠侣》的同时,另起笔写《飞狐外传》,专门用来支撑《武侠与历史》的门面。
金庸的神奇就在这些地方。此时的他同时写两部武侠小说,况且《明报》初办,千头万绪无不要事必躬亲,一一料理。金庸身受的重负和压力真是让人难以想像!
这段时间是金庸一生中最为艰苦的日子。《神雕侠侣》在《明报》上连载,所以必须每天都写,而同时写的《飞狐外传》却是在杂志上连载,就必须错落时间,精细安排。
后来金庸在结集修订武侠小说之时,介绍了他这时的写作情况:

《飞孤外传》写于1960~1961年间,原在《武侠与历史》小说杂志连载,每期刊载8000字。
在报上连载的小说,每段约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飞狐外传》则是每8000字成一个段落,所以写作的方式略有不同。我每十天写一段,一个通宵写完,一般是半夜十二点钟开始,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工作结束。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每8000字成一段落的节奏是绝对不好的。这次所作的修改,主要是将节奏调整得流畅一些,消去其中不必要的段落痕迹。

金庸十天写一段,一段8000字,一个通宵完成。这种特殊的方式和节奏,正可以和《神雕侠侣》不发生太大的冲突,可以说是分身有术了。
按照金庸先生的说法,他的写作速度并不算快。写8000字要用七八个小时,几乎是一千字一小时,这在写武侠小说的作家中,确是不算快。
金庸有自己的天才节奏,虽然我们不能说写得快就是不负责任,但金庸的写得慢,却是确确实实非常认真的,正所谓的慢功出细活。所以尽管金庸明明并不把写武侠小说太当回事(他同时写《神雕侠侣》和《飞狐外传》,不可否认是有功利价值,为他另外的事业作铺垫),但金庸既然写了,就认真写,要写得最好!起码是尽可能地最好。联想到后来金庸写社论,一个小时只能写一两百字,就能理解金庸认真的苦心了。但尽管如此,由于写《飞狐外传》十天一次,一次8000字,当然不可能是一气呵成。金庸自己也承认了,“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每8000字成一段落的节奏是绝对不好的”。
金庸对修改处作了说明,从金庸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飞狐外传》的原貌:

《飞狐外传》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叙述胡斐过去的事迹。然而这是两部小说,互相有联系,却并不是全然的统一。在《飞狐外传》中,胡斐不止一次和苗人凤相会,胡斐有过别的意中人。这些情节,没有在修改《雪山飞狐》时强求协调。这部小说的文字风格,比较远离中国旧小说的传统,现在并没有改回来,但有两种情形是改了的:第一,对话中删除了含有现代气息的字眼和观念,人物的内心语言也是如此。第二,改写了太新文艺腔的、类似外国语文法的句子。

虽然连金庸自己也不太满意这部“节奏不好”的长篇小说,但当时《飞狐外传》却依然受到读者的欢迎,好评不断,可以说是全港争相抢读。
而对于金庸自己来说,他也是很珍爱这一部并不是他自己最好作品的小说,这也许与他写《飞狐外传》时心血呕尽的辛苦程度有关系。金庸真正写得最吃力最辛苦的小说除了《神雕侠侣》之外就是《飞狐外传》了。
在全部武侠小说中,男主人已有几十个,但金庸对胡斐这个男主人公特别喜爱。金庸说:

《雪山飞狐》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胡一刀。胡斐的性格在《雪山飞狐》中十分单薄,到了本书中才渐渐成形。我企图在本书中写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侠士。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武而不是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武侠人物对富贵贫贱并不放在心上,更加不屈于威武,这大丈夫的三条标准,他们都不难做到。在本书之中,我想给胡斐增加一些要求,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英雄难过美人关,像袁紫衣那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她是很难的。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自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江湖上最讲究面子和义气,周铁鹪等人这样给足了胡斐面子,低声下气地求他揭开了对凤天南的过节,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胡斐所以如此,只不过为了钟阿四一家四口,而他跟钟阿四素不相识,没一点交情。
目的是写这样一个性格,不过没能写得有深度。只是在我所写的这许多男性人物中,胡斐、乔峰、杨过、郭靖、令狐冲这几个是我比较特别喜欢的。
武侠小说中,反面人物被正面人物杀死,通常的处理方式是认为“该死”,不再多加理会。本书中写商老太这个人物,企图表示:反面人物被杀,他的亲人却不认为他该死,仍然崇拜他,深深地爱他,至老不减,至死不变,对他的死亡永远感到悲伤,对害死他的人永远强烈憎恨。

在金庸的这些倾诉中,金庸明确了他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理论,金庸的武侠小说重侠而不是重武。这也许就是金庸的小说境界自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了。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