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总决赛中,众多优秀科学实验项目脱颖而出。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荣获一等奖的10个参赛作品,聆听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参赛感悟吧!
《让炮弹飞》
中国科学技术馆获奖项目
回顾参赛过程,我们满心感慨,能够荣获一等奖,不仅是对项目主创团队辛勤付出的回馈,更激励我们在未来工作中不断探索,继续打造在内容和理念上更具创新性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
聚焦真实的科学研究情境
科学实验《让炮弹飞》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科学研究情境,针对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围绕观众关注的军事热点设置活动主题,挖掘中国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中的基础科学问题,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展开科学探索与实践。
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科学是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和推广,而工程是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应用。基于此,我们设定了科学家、工程师、中学生三个角色。科学家分析问题并揭示原理和规律,而工程师则运用科学原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去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启发中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并能自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
基于实践探究的科学方法
我们从基础科学中“电与磁”的知识点切入,基于“炮弹是如何发射出去的”这一问题,通过“磁铁发射小球实验”进行观察,发现磁铁对炮弹(铁球)的吸引以及铁球在脱离磁铁后受到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进行对比实验“单线圈电磁炮实验”,证明电磁铁更容易将炮弹发射出去”,再利用工程实践思维制作“多线圈加速装置”解决电磁铁及时通断电的问题从了增加炮弹射程,并联系生活实际做出“电磁枪实验”、和“电磁弹射飞机实验”。每个实验逐层递进、深化探究,引导青少年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让炮弹飞》实验项目依托项目式探究学习,以“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为内核,展现了对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的培养过程。每一次科学实验的开发和迭代,都面临着理论准确性、操作可行性和现象稳定性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头脑风暴、甚至推倒重来,才有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这次大赛让我们收获了成绩,更收获了勇于探索突破的力量,我们将带着这份坚持,在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继续推出更多更具创新性、现象级、吸引力的科普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