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典 > 道教 > 列表

太平道

    早期民间道教的一大道派。太平道因《太平经》而得名,约发生于东汉灵帝的熹平时(172-178),由河北巨鹿人张角所发起。最初,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收养徒弟,跪拜认错,符水咒说以治病,病者多愈,百姓信仰。张角即在此基...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于君道

    三国时道教的一个道派,流传于东吴一带,存在时间不长。于君道托教祖于吉之名而传道,从北方流入江南。于吉是东汉著名道士,为传授《太平经》者之一。据《后汉书·囊楷传》说:汉顺帝时,琅琊人宫崇献给朝廷其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李家道

    魏晋时道教的一个道派,活跃于江南一带。据《抱朴子·道意》记载:吴大帝时,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号称八百岁公,后不知所在。此后有一个叫李宽的人,到了吴国而操蜀语,能祝水治病,病者多愈,于是远近都说李宽即李阿,共称他为李八百...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帛家道

    魏晋时道教的一个道派,活动于北方、江浙一带。据《抱朴子·祛惑》载:又有假托前世著名道士的人,如白和,传说已八千七百岁,不时出现于世俗社会,忽然又失其所在。洛中道士有洽炼术数者,以各种疑难谘询和,和都予以解释。后去不...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清水道

    五斗米道的支派,托称为张天师家奴所创。清水道以清水为人治病,据《三天内解经》说:在清明求愿之日,没有道屋厨覆,章符��仪,只是向一瓮清水烧香礼拜,认为道在水中。《比丘尼传》卷一《道容尼传》载:东晋简文帝司马...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天师道

    即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汉代社会上对三张之教的俗称,而三张自称其教为“天师道”。如《隶续》卷三所载东汉末米道祭酒张普题字碑即自称天师道。到魏晋时社会上天师道的名称渐显,五斗米道的称呼不再为人们所公用。曹魏时...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北天师道

    指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天师道,以别于南天师道。张鲁之后,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的状况日趋恶化,且民间道教的起义不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身士家大族的道士寇谦之便着手清整道教。他先后两次托言天神降授其经书。据...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南天师道

    指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天师道,以别于北天师道。南朝初期的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松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刘宋道士陆修静在这种情况下,便继北魏寇谦之之后,对南方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他整顿了道教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健全了三会...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丹鼎派

    又称金丹道教,是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发展而来。丹鼎派流传至今的早期理论著作是《周易参同契》,该派奉为万古丹经王,对后世炼丹家影响极大。魏晋时,葛洪进一步发展了金丹...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符箓派

    又称符水道教,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于符箓派。该派自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查看详细>>

标签:道教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