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20世纪儒学通志 > 正文

《文史哲》发表“儒学的研究、普及与大众化”笔谈
20世纪儒学通志

9月29日,《文史哲》第5期发表“儒学的研究、普及与大众化”笔谈, 孔繁、刘蔚华、楼宇烈、宋志明、赵吉惠、汤恩佳、刘示范等撰文发表看法。
孔繁指出:1994年举行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孔子基 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先生在大会开幕时的致词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强调 研究儒家思想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而且特别强调了它在普及问题上 的现实意义。第二,强调儒家思想的研究要与解决社会前进中的现实 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强调将传播儒家思想中的精华落到实处。 普及儒家思想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有三层意思:第一,孔子儒家思想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比重最大。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必须注意研究 儒家思想,无法回避儒家思想。第二,儒家思想是在封建社会历史上形 成的,受历史的局限,它曾长期起到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因此,必须 注意它的二重性,但是不能因为它具有二重性而否定其可继承性,而是 在继承时对它要进行扬弃和改造。第三,儒家思想中合理的积极的内 容,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
刘蔚华指出: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竞相发展的时代。在今后相 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应当把儒学研究作为长期任务突出出来,不仅对儒 学中的精华与糟粕要加以准确鉴别,还应当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对儒学加以改铸和创新。在这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之前,提出“儒 学的大众化”目标,人们不禁要问:你要大众化儒学的什么? 以什么样 的理论与行为标准实现儒学的大众化?思想文化的非儒领域是不是也 要大众化?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些人不愿接受儒学, 能不能容许置身于这种“大众化”之外?当前应当提出和能够提出的任 务,只能是继续加强儒学研究,适当开展儒学普及,促进多元文化格局 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以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楼宇烈指出:在现代中国提复兴儒学或儒家伦理,乃至于笼统地提 复兴传统文化都是不适宜的。科学与民主是今天这个时代所要求的, 儒学也必须适应科学与民主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当今社会存在下去和得 以发展。然而这并不是说要从传统儒学中去开出科学与民主来。儒家 学说本来只是一般的学术思想,是百家中的一家,只是在汉代以后才成 为与“政统”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特殊身份的官方学术。唐宋以后,理学 家们又为儒家学说编造出了一个“道统”,并进一步与“政统”捆绑在一 起。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近代社会变革时期思想观念上首当其冲 的批判对象。因此,剥去其“独尊”的特殊身份,扬弃其为特定历史时期 “政统”服务的层面,回复其一般学术思想的普通身份,是使儒家思想与 伦理在现时代得以正确发挥其应有社会作用的先决条件。
宋志明指出:要使儒学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改变那种全盘否定传统 文化的偏激心态,对儒学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判。在封建社会里, 统治者大力扶植的儒学其实是贵族化或工具化的儒学,而对平民化的 儒学则漠不关心。经过批判地继承,平民化的儒学完全可以实现现代 转换,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要,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 用。它的积极作用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具有凝聚作用。第二,具有 激励作用。第三,具有制衡作用。
赵吉惠指出:第一,儒学本来是大众文化。第二,儒学被改造成为 道德宗教已经成为历史事实,问题在于我们的宗教观念应当改变。第 三,普及儒学,不是神化孔子,不是普及对孔子的神化和非理性崇拜,而 是普及儒学具有的有现代价值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关于儒学的普 及与大众化,应当提倡和坚持以下五项工作和活动:一是对儒家典籍作 现代语文的诠释和翻译(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要对象);二是为青少年、 中小学生编写通俗简明的儒学知识和儒家故事;三是在中小学以至高 等学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必修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 行传统文化教育,自儿童时期即开始普及儒家伦理;四是支持与提倡民 间团体建立传统文化书院或传统文化讲习班、传统文化夜校等,以推动 向民间普及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五是建议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制定明 确具体的规则、条例推动儒学的生活化、大众化。
汤恩佳指出:儒道是人之道德行为上践履之道,宜普及于庶民。当 人践履至极,则道是已具备于人心之中,道、人心以及行为,皆融合无间 而成为一主体。儒学是将此道视为一套思想系统之学问,此套学问于授 受之间乃成为一所授所学之客体。儒家之道在于能对人性、人伦、人格、 人道加以肯定,使有别于人以外之自然物。为成全此人性、人伦、人格、 人道之全幅意义,乃有必要作相应之道德行为之实践。此完全是人之所 以为人之道,当无所谓新与旧、封建不封建。欲达至儒教普及之目的亦 有多途:例如孔教团体之唱和;师友乡里间之切磋互勉;志士仁人之设教 讲学;有余者赞助开设儒学奖励课程,或私人开班教授;选《论》、《孟》为 基本教材,序其先生,以为学生修习之阶。凡此都不失为可行之办法。
刘示范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有许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人类 社会的普遍理念,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这些理念就会发生作用。这就 是孔子思想,亦即儒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们应当科学地认识和正确 对待孔子思想,同时有些内容已经过时,必须剔除。
此次笔谈有利于加深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儒学研究如何与现实结 合、儒学怎样普及以及要不要提出儒学的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