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20世纪儒学通志 > 正文

刘蔚华发表《论仁学的源流》
20世纪儒学通志

刘蔚华(1934— ),山西天镇人。曾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 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儒学学会会 长、山东省周易研究会会长等。
3月2日、5月1日,刘蔚华在《齐鲁学刊》第1、2期发表《论仁学的 源流(上、下)》一文。该文首先提出仁学的重要地位的。“仁学,在中国 的学问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伦理学史和 政治史,都不能不涉及仁学”,“就其经久性而言,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纵 贯了我国历史的各个阶段,历时达三千多年之久;已给我国古老的民族 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进而指出,“仁学的开端,依据现在所接触到 的历史材料,定于春秋早期,是比较恰当的。所以,把孔子作为发明仁 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在孔子出生以前,仁学早已 产生,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它不是作为奴隶制的对立面出现,而是作为 礼的补充物问世。仁学的发展,同‘礼崩乐坏’的进程,微妙地联系在一 起。这是因为一切陈旧的思想武器,如德、礼和天命论已经失灵了,需 要有一种能够适应奴隶制崩溃时期复杂阶级关系的观念形态,来缓和 尖锐的社会冲突。仁学大力宣传‘尊君无私’、‘不背本’、‘不忘旧’、‘殿 国邦、同福禄’、‘信仁以为亲’、‘利国之谓仁’,牢牢地抓住了宗族奴隶 制最后的一点维系力量,即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联系,力图使 纷乱的社会获得一点凝聚力”。
文中指出:“在孔子以前,仁学的初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多义性与综 合性的趋势。但仁学的系统化工作,是由孔子完成的……孔子作为奴 隶主阶级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完全自觉地承担起总结奴隶 制统治经验的使命……他在崇礼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仁学思想的先 行材料,形成了一个以‘仁’为核心、孝悌为根本、忠恕为方法、复礼为目 的的政治、伦理、哲学合一的思想体系。”孔子在仁学的系统化方面所解 决的主要问题是:一、处理仁和礼,道德论与政治论的关系。既把仁看 成是礼的本质,又用礼来规定仁,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实质上这是 不可解脱的现实矛盾在理论上的再现。二、形成仁学的规范体系。其 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多达三十几种。在这个仁学网中,每个范畴、概念, 都是一个纽结,起着互相联结、贯通的作用。三、“成仁”的认识论。归 纳来主要有四点:圣人有天生之德,上智有生知之能;见贤思齐,内省自 讼;提倡忠恕,推己及人;守死善道,杀身成仁。
该文认为:“孔子将仁学系统化,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巩固宗法联系 以挽救奴隶制度的需要。因而,仁学的发展与演变,也和宗法关系的社 会递嬗相联系。离开了中国宗法关系及其演变的历史,仁学的发展与 演变,就无从了解仁学的实质及其长期流传的原因。”“仁学思想由政治 伦理思想上升为世界观,开端于孟子。这是仁学流变中的一个重要情 节。孔子的仁学,没有提到天人关系的高度加以论述,所以仍停留在政 治伦理范围之内。孟子不仅从政治伦理方面论述了仁学,也从天人关 系上进行了论述。”“儒法在仁学中对立,在荀子那里达到了初步的平 衡。荀子一方面接受了儒学的仁义观念,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仁学的唯 心主义基础;表现了他和孟子在伦理观上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在哲学 基础上的对立。”“由宗法关系论及仁义,荀孟之间基本上是一致的。但 荀子在世界观、人性论、认识论方面对孟子却作了抨击,肯定了天的物 质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
文中还说道:董仲舒“把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神权、君权、父权 和夫权四条极大绳索,联成了盘根错节的权力体系,并在意识形态中织 成了糅合谶纬神学与封建仁学的天罗地网”。“在魏晋时期,汉儒宣扬 的一套名教,出现了信仰危机。”“仁义是名教的核心”,玄学家“把名教 维护的封建秩序说成是合乎人的本性情欲的自然秩序”,但是,“玄学本 身也还不是封建统治思想的成熟的理论形式”。唐代韩愈、李翱等人就 大声疾呼儒道“废缺”,纲常久沦,必须恢复真正的儒家“道统”。宋儒将 仁学推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