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近代图像新闻史 > 正文

二、《点石斋画报》出版的社会原因
近代图像新闻史

《点石斋画报》的出版不仅仅是因为美查的一念之想,还有着必不可少的社会 背景作支撑。如果没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允许和社会的需求,是无法成就一份 新闻画报的。
1.优越的地理条件
《点石斋画报》产生于1884年的上海。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在这样一种被迫开放的环境 下,大量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上海作为开放城市之一,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它座落于我国的东海之滨,有 着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为腹地,备受外来入侵者的觊觎。1865年,全国对外贸 易的商品有一半都要经过上海集散,上海也由此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中国的外贸 中心。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其成为报业的发源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上海一时间报业崛起,各类报纸琳琅满目。
自1861年至1895年间上海新出报纸三十一种,远远超过香港同期新出的报 纸数量,由此可见上海已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点石斋画报》正是在这样优越的 地理条件和社会背景下诞生的。
2.竞争的必然产物
在报业大量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报社开始使用各种方法来加强竞争 力,这其间虽有一部分报纸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报纸传播介绍西方文化,以提高自身 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例如最早在上海问世的报纸《六和丛谈》(Shanghai Serial), 还有一部分报纸以宣传西方宗教为目的,例如由英美传教士创办的《万国公报》,但 绝大多数的报商还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美查创办《申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 钱。一个报纸的创办目的无论是什么,最终都需要广泛的读者群来支持其生存。这 种为吸引广大读者群注意的目标就导致了报纸不断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


图2-6-1 《倭王小像》
《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十一卷,第271 页


东洋是一小国,面积不过中国两个省 大,民穷国小,但不自量力,兴兵侵扰我国, 生灵涂炭。人人都欲争食倭王肉。最近,有 人带来一幅倭王的小像,请名家悉心描绘 了倭王的形象,惟妙惟肖。如有志请缨抗击 倭寇者,请记住倭王面目。
《申报》创办《点石斋画报》就是扩大读者群、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方式。从画 报本身来说,它有着文字报纸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图像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想象是无 限的,一幅图像往往能够传达上千字都无法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当时 阅读报纸的大多是有文化的上层人士,大量的市民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但他 们有着对新闻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图像的形式来解读新闻更易被他们接受。
该图真可谓“图文并茂”,它用图像给读者直接展现了一个清晰的倭王形象。再 者,倭王也是公众所关注的对象,是读者共同的敌人,必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3.读者的强烈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思想和文化 知识都采取排斥态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的政治、文 化、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等不断涌入中国。帝国主义使用各种宣传方法来传播 自己的文化思想,报纸成了他们传播本国文化的最直接途径。在报纸的发展过程 中,画报的易阅读性和艺术性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画报的内容和形式 成为一种新型的且效果明显的宣传方式。俞月亭先生就说过:“画报作为一种新 兴的宣传工具,在西方已盛行多时,实践证明了它是一种为广大群众喜阅乐见的 宣传形式……”
《寰瀛画报》是《点石斋画报》的前身,虽然它在画报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不如后 者,但是不得不说它在将画报这种模式带入中国人视野中还是发挥了重大作用 的。俞月亭先生也对《寰瀛画报》和《点石斋画报》进行了比较,俞先生曾写道:
先从内容方面看。《寰瀛画报》的内容,从画报一卷目录中可以看出, 九幅画中,有八幅是画的外国的风土人情,只有一幅是画的中国的事情。 对于长期以来与外界隔绝的中国读者,还不习惯接触外国的这些东西, 而且这些画只是一些枯燥的场面和服装式样的纪录,没有情节,没有故 事,新闻性也极少,引不起读者的兴趣是很自然的。而《点石斋画报》呢, 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办报方针是“选择新闻中可惊可喜之事绘制成图, 并附事略”,所画的又绝大部分是我国社会上的、读者身边发生的事情, 有图有字,亲切易懂,又有趣生动,这就使《点石斋画报》赢得了大量的读 者。
再从形式上看。《寰瀛画报》的画全是英国画师所绘,用的是西洋技 法,这对看惯了绣像画的广大中国读者来说,也是陌生的;而《点石斋画 报》的画全部是当时我国的名画家如吴友如、张志瀛等所作,他们的画虽 然也受了西洋画的一些影响,但仍然是中国的风格,人物布景,纤巧淋 漓,神情逼肖,符合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加上印刷的精美,中国人自然 爱看了。
再如,《寰瀛画报》和《点石斋画报》同样是每卷八九幅画,前者售价 一角,后者只要五分,点石斋画报价廉而物美,也是吸引读者的原因之 一。
此外,中国读者认识和接受画报这一种新兴的宣传形式,也要有一 个过程,如果没有以前的《小孩月报》、《寰瀛画报》、《图画新报》等与中 国读者接触,使他们逐渐看到了画报的好处,《点石斋画报》也不可能一 创办就能受到如此欢迎的。或者可以说,《寰瀛画报》等其实是为《点石斋 画报》起了开路的作用。
总之,《点石斋画报》之所以能一问世就畅销海内,并连续出刊十三 年之久,是因为它吸取了先它而出的画报的经验教训,在宣传领域里另 树一帜,别开生面的缘故。

俞先生通过比较,已经将《点石斋画报》的突出特点总结得很精辟了:一是吸 引人;二是画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三就是价钱合理,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
《点石斋画报》不仅仅在形式上吸引读者,更是在内容上下足了功夫,紧紧扣 住读者的心弦和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销量居高不下。其内容涉及之广泛,更是对 思想长期闭塞的人们的冲击,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所以《点石斋画报》一出,立 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每期出来,很快就被争购一空,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 新闻画报。这样,《点石斋画报》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报业中得以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