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上海掌故 > 列表
上海掌故 共有 1759 个词条内容

大洋桥

    ① 跨彭越浦桥梁名。即今闸北区和普陀区交界处的交通路桥。② 地名。泛指以大洋桥为中心的附近地区。彭越浦即彭浦,是吴淞江(苏州河)北岸的支流,传说以河边多彭越(即蟛蜞)而得名,1928年上海市工务局修筑交通路时,将这里的...[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大自鸣钟

    地名。(1)旧指今金陵东路河南南路附近一带。1862年(清同治元年)法租界正式成立公董局作为市政机关,1865年在泉漳别业旧址建成公董局大楼。大楼为二层(中间为三层)的砖木结构西洋建筑,在中间的二层与三层之间装有建筑自鸣钟,这...[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上海

    地名。“上海”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食货·酒曲杂录》的记载,称:“秀州旧在城及青龙、华亭……上海……十七务,岁十七万四千九百五十二贯,熙宁十年租额一十一万七千八百九贯七十三文。”史家以为《宋会要辑稿》所...[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上海浦

    旧河道名。历史上的吴淞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河流,也是流经今上海市的最主要河流。据《宋史·河渠志》等古籍记载,宋代为解决吴淞江水患,增加其在雨季排洪和旱季蓄水能力,开始了吴淞江的治水工程。工程的基本意图是沿吴淞江...[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小闸

    地名。又称“小闸镇”。位于沪西,相当于今徐汇区中山西路和宜山路交叉口的东南侧。清乾隆年间,上海开凿一条名为“新泾”的河流,以沟通北新泾(即今沿哈密路的河流)与蒲汇塘的河道。为阻止蒲汇塘的浑潮流入新泾,在此筑闸,该...[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小蒸

    地名。在今青浦区南部。《读史方舆纪要》“松江府青浦县小蒸镇”条中记:“小蒸镇在(青浦)县西南四十五里,三面旁泖,稍北(疑系“南”之误)曰大蒸。《志》云:‘镇西南四里,有古濮阳王大、小二墓,蒸土筑之,因名。’……镇挹三泖...[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小花园

    地名。(1)指今九江路、浙江中路、延安东路、广西北路一圈地段。地名来源说法不一。一说上海初开埠时,这里人迹稀少,大部分地产属沙逊洋行所有,沙逊在这里建有公司职员住宅,附近“夹道榆柳,一望无际,春藏黄莺,夏发蝉噪,秋冬寒...[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川沙县

    旧县名。在今上海市东部,东临东海。《读史方舆纪要》:“川沙堡,县(指上海县城)东北五十四里,产盐,商贾辐辏,地名八团镇,有三场(即下沙三场)盐课司。嘉靖三十六年抚臣赵忻等奏置川沙堡,筑城周四里,屯设官兵备倭寇。自是商民辐...[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叉袋角

    地名。亦作“车袋角”。泛指今苏州河长寿路桥附近地区,是旧上海知名度较高的地名之一。一说认为: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后河道曲折多弯(习惯上把吴淞江市区段河流称之“苏州河”),上海方言习惯,把河道转弯时凸出的一边叫作“...[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马立斯

    地名。(1)指今延安东路以北、西藏中路以西一带地区。地名得名于早期来上海经商的英国人马立斯。约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立斯只身来上海,在英商上海跑马总会任职。没几年,他凭自己的才识而成为跑马总会的主要董事之一,以后马...[继续阅读]

上海掌故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