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得朱弦未忍弹,一天霜月满栏杆——生遭大变革时代

    晚清,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仍未完成,动荡的时局、激变的文化,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也造就了一大批中西兼修、贯通古今的大学问家。要了解周汝昌一生的学术追求,先得知...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碧海红桑系我思,旧时风土几人题——生长在咸水沽水乡

    天津卫有七十二沽,即七十二条水流,于是沽畔乡镇多因之得名。周汝昌家乡咸水沽便是如此。咸水沽位于天津市与大沽海口正中间,在古海河东南岸,这里是天津八大镇之一。明朝时,咸水沽隶属于河间府静海县,清朝雍正年间,改属天津...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藤荫侍砚墨香幽,艳说红楼拟旧楼——热爱小说的家庭

    周家非官宦人家,也不是书香门第,而是靠货运起家的商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咸水沽一带“起家”的都是养船户。周汝昌的伯祖父周锐,本是大船户韩家的一名伙计,后来自立门户,通过辛苦劳动,置办了大船。周家的船走渤海,以运贩...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顾曲余家汉季遥,至今犹忆玉长箫——音乐世家

    周家辈辈酷爱音乐,也出天才。周汝昌早逝的大哥会拉胡琴,其他三位兄长,无一不是性喜吹拉弹唱,对他的影响非常巨大。周汝昌二哥吹箫最为擅长,家里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老箫”。他也能拉胡琴,但不肯轻动,自认为此非所长,怕被...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诗词学与书法学的家学渊源

    除了音乐与戏剧,周汝昌从家庭教育受益最多的是诗词学与书法学。周汝昌幼时即有求书的渴望,问父亲怎么咱家没书看。父亲答说,本有些书在西院里,后来被他大堂嫂一把火都烧了。父亲不愿多说西院的事情,周汝昌便去问母亲,母亲...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门前日日看刀光,年少心胸志慨慷——少年求学

    周汝昌在家族中的大排行是十五,家中排行第五,都居末。在大家庭中,幼子最受疼爱,加上周汝昌生得文气(亲友常夸赞他“像个闺女”,“比大闺女还文气”)。他白净而整洁,生性腼腆,举止斯文有礼。因此,家里怕他在学校受顽童欺负...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深夜步行期抗敌,敝衣曾结满襟霜——难忘的南开中学

    从觉民中学毕业,周汝昌便投考南开中学。考南开,周汝昌破天荒考了第二,一直考第一的周汝昌当时就觉得是奇耻大辱。另一方面,这也让他从此不再那么重视分数、名次,精神志趣逐步转向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文化领域上去了。周汝昌...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谈红说梦风华在,晚步霞天照影来——南开同学黄裳

    周汝昌的红楼人生中,南开同窗黄裳可算是第一个知音。在为《献芹集》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黄裳回忆了南开中学时的同窗之谊。因为同级同组的关系,汝昌和我住在一间寝室里。他是天津咸水沽人,比我大两岁,平常总是缄默地不大开口...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轮上枪声划破空,分明水寨事重重——九死一生的遭绑事件

    周汝昌上学期间,曾经历过一次惊险的绑架事件,此事不但是周汝昌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津沽社会史的一个缩影。高中时的周汝昌从津南郊小站往南,有一股绑票匪,无人敢惹;海下诸村镇,望风纳款,因为土匪的眼线遍...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

日寇投降喜讯来,万民欢庆笑颜开——一段歧路

    1940年,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在人文荟萃的燕京大学度过了一年单纯快乐的读书岁月。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被日本人解散,周汝昌又失学回家。此时的周汝昌已经结婚生子,失学后必须找工作养家糊口。在失学的...查看详细>>

标签:周汝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