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禅学思想史 > 正文

第二十三节 李纯甫之《鸣道集说》
禅学思想史

金李纯甫亦行秀及门。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人。金 章宗帝承安二年,擢经义进士。帝之南征,上疏论其胜负,宰执爱其文, 荐入翰林,以京兆府判官卒,年四十七。纯甫为人聪敏,初业词赋,爱 《左氏春秋》,为文法《庄》《列》《左氏》《战国策》,且好谈兵,自负其才, 谓可俯拾功名,作《矮柏赋》,以诸葛孔明、王景略自期。然中年度其道 不行,纵酒自放,绝意仕进。偶遇万松行秀,一言相契,遍观佛典,信解猛 利,注《楞严》《金刚》等经,著《老子》《庄子》《中庸》集解,又合儒释道三 家为一,取先儒之说笺其不相合者,作《鸣道集说》,凡二百十七篇,耶律 楚材作序,大行于世。《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一所载略云:
明道曰:“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可怪一千年来无一人觉此, 是被他恐动也。圣贤以生死为本分事,无可惧,故不论生死。佛为 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本是利心上得来,故学者亦以利心信之。 庄生云不怛化者,意亦如此。杨墨今已无,道家之说其害终小,唯佛 学人人谈之,弥漫滔天,其害无涯。传灯千七百人,敢道无一人达 者,有一人得易箦之理,须寻一尺布帛裹头而死,必不肯胡服削发 而终。”
屏山曰:“圣人原始反终,知死生之说,岂不论生死乎? 程子之 不论生死,正如小儿夜间不敢说鬼,病人讳死其证难医者也。害人 而利我者杨朱也,利人而害我者墨翟也,学道者既利于我,又利于 人,何害之有? 至于圣人无一毫利心,岂无利物之心乎? 故物亦利 之,此天理也。圣人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殊途而同归,百虑而 一致,故并行而不相悖。程子必欲八荒之外,尽圆冠而方履乎?”
伊川曰:“禅家之言性,犹太阳之下置器耳,其间方圆大小不 同,特欲倾此于彼耳。然在太阳几时动。又其学者善遁,若人语以 此理,必曰我无修无证。”
屏山曰:“此语出于徐铉误读《首楞严经》。佛言五阴之识,如 频伽瓶盛空以饱他方空无出入,遂为禅学。岂知佛以此喻识情虚 妄,本无来去,其如来藏妙真如性,正太阳元无动静,无修而修,无证 而证,但尽识情,即如来藏妙真如性,非遁辞也。”
上蔡曰:“学佛者欲免轮回,是利心私而已矣。此心有止而太 虚无尽,必为轮回,推之于始,何所付受,其终何时间断,且天下人物 各有数矣。”
屏山曰:“佛说轮回,爱为根本。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不知爱者 真生死故,何利心之有? 彼圆觉性非作非止,非任非灭,无始无终, 无能无所,岂有间断哉? 故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梦中 人物岂有数乎? 上蔡梦中之人犹作梦语,不识圆觉认为太虚, 悲夫。”
元城曰:“所谓禅之一字,于六经中亦有此理,佛易其名。达磨 西来,此话大行。佛法到今果弊矣,只认色相。若渠不来,佛法之灭 久矣。又上根聪悟,多喜其说,故其说流通。某之南迁,虽平日于吾 儒及老先生得力,亦不可谓于此事不得力。世间事有大于死生者 乎? 此事独一味理会死生,有个见处,则于贵贱祸福轻矣。老先生 极通晓,但不言耳。盖此事极系利害,若常论则人以为平生只谈佛 法,所谓五经者不能晓生死说矣,故为儒者不可谈,盖为孔子地也。 又下根之人谓寂寞枯槁乃是佛法,至于三纲五常不肯用意。又其下 者泥于报应因果之说,不修人事,政教错乱,生灵涂炭,其祸盖不可 胜言者,故某平生何曾言,亦本于老先生之戒也。”
屏山曰:“元城之说,为佛者虑尽矣,为儒者虑似未尽也。佛书 精微幽隐之妙,佛者未必尽知,皆儒者发之耳。今已章章然矣。或 秘而不传。其合于吾书者,人将谓五经之中初无此理,吾圣人真不 知有此事,其利害亦非细也。吾欲尽发其秘,使天下后世共知六经 之中有禅,吾圣人已为佛也。其为孔子地不亦大乎? 彼以寂寞枯槁 为佛法,以报应因果废人事,或至乱天下者,正以儒者不读其书,为 所欺耳。今儒者尽发其秘,维摩败根之议,破落空之偏见。般若施 身之戒,攻著相之愚夫。上无萧衍之祸,下无王缙之惑矣。虽极口 而谈,著书而辨,其亦可也。学者其熟思之。”
龟山曰:“儒佛深处所差杪忽耳。见儒者之道分明,则佛在其 下矣。今之学者曰儒者之道在其下,是不知吾道之大也。为佛者既 不读儒书,儒者又自小,然则道何由明哉?”
屏山曰:“儒佛之轩轾者,不唯佛者不读儒书之过,亦儒者不读 佛书之病也。吾读《首楞严经》,知儒在佛之下。又诵《阿含》等经, 知佛似在儒下。至读《华严经》,无佛无儒,无大无小,无高无下,能 佛能儒,能大能小,存泯自在矣。”
晦庵曰:“切病近世学者不知圣门实学之根本次第,而溺于佛 老之说,妄意天地万物、人伦日用之外别有一物,空虚之妙不可测 度,其心悬悬然,侥幸一见此物以为极致,未尝不堕于此者。”
屏山曰:“天地万物,人伦日用,皆形而下者。形而上者,谁之 言欤? 朱子耄而荒矣,偶忘此言,以为佛老之说,吾恐夫子之道亦将 扫地矣。虽然不可不辩,佛之所谓色即是空,老子之所谓同谓之玄 者,岂别有一物乎? 朱子划而为二,是堕于此而不自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