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面向世界的对话者

    在当今中国,比较文学已经日益走向成熟,成为人文科学研究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毫无愧色地成为世界比较文学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界的重要事件,同时也使长期以来以西...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书香底蕴

    良好的家学渊源乃子女健全人格和学养修为养成的根底。乐黛云家学渊源丰蕴,祖父是贵阳颇为有名的富绅兼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重视子女教育的祖父把四个儿子相继送至北京,长子成为清华大学首批留美学生攻读化学,次子留学德...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西学浸染

    1931年元月,新的一年帷幕初开之际,清脆的哭声在贵阳山城响起,呱呱落地的女娃为这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而那位游学北京归来的新潮父亲给爱女取名乐黛云。面对女儿稚嫩的小脸蛋,这位父亲未曾想过女儿会延续他...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困顿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6岁的乐黛云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变迁,逃难之人的陡增。1939年末,父亲工作的贵阳一中奉命迁到离市区十多里的农村——乌当。由于迁居之地附近没有小学,乐黛云父母就自己教孩子读书。父亲教英文和算术,母亲教语...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闲情记趣

    喜读济慈和华兹华斯诗歌的乐黛云父亲始终烙印着浪漫之情,即使在困顿的辗转迁徙之中。在搬至贵阳郊外的乌当小镇后,乐黛云父亲与租在民房里的其他教员不同,他别出心裁的租了一座农民储粮的仓库,修葺一新,开辟出了一家四口的...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初出家门

    乐黛云两三岁时,父亲曾带着她和母亲游历了杭州半载有余,幼齿时期的出游记忆也随着时间推移渐趋模糊。当她再次启程的时候,已经是15年后了。这位山城姑娘的勇毅恐怕至今听来仍让人感慨唏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只身远赴重庆...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风华北大

    就这样,乐黛云终于来到北京,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理想。原来投考大学的时候,乐黛云填报的都是英文系,可是阴差阳错,北京大学录取时却将她录到了中文系。后来她才知道,那是因为时在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先生读到了她那篇应试的...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革命志业

    乐黛云北上的目的是要参加革命。一个17岁的少女又如何理解革命呢?这与她的亲身经历有着诸多联系。在乐黛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她父亲常让她去官府交房捐地税,年幼的乐黛云常常迷失在那些数不清的办公桌和繁杂的官僚程序中...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初登讲坛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运动频繁。1952年,乐黛云毕业留校了,但是她的内心并没有初登讲坛时的欢欣,反而是绷紧了“阶级斗争的弦”。北京大学向来都是最敏感的政治风向标,中国的多少政治运动都在这里发端。1955年夏天,这位刚毅的...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

文人办刊

    1948年和1950年,乐黛云开始给《北京解放报》和《人民日报》投稿,报道学校生活、新鲜时尚,有时候也写书评,当然都是写时下正在阅读的苏联小说。乐黛云写过一篇《库页岛的早晨》的书评,取名《生活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查看详细>>

标签:乐黛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