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唐史史料 > 正文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宋乐史撰
唐史史料

乐史北宋初人,事迹见《宋史》卷三○六其子乐黄目传。此书前有进书表,以“朝奉郎太常博士直史馆赐绯鱼袋臣乐史”题衔,按《宋史》载其雍熙末年直史馆、转太常博士,是书当成于此时。《四库提要》谓:“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件系,以成此书。始于东京,迄于四裔。然是时幽、妫、营、檀等十六州晋所割以赂辽者,实未入昄章,史乃因贾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之旧,概列其名,盖太宗置封桩库,冀复燕云,终身未尝少置,史亦预探其志,载之于篇,非无所因而漫录也。”书名冠以“太平”二字,或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同撰于太平兴国年间,前二书为官修,撰作者众,故成书迅速,而此书私撰,遂延至雍熙年间始成书。
北宋初州县建置大体仍唐之旧,变革无多(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已在此书修成之后),此书本大可利用唐代地志和已修成的《旧唐书》地理志,但乐史志在超越《元和郡县图志》等书,其进书表谓:“虽则贾耽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国志》,不独编修太简,抑且朝代不同,加以从梁至周,郡国割据,更名易地,暮四朝三,臣今沿波讨源,穷本知末……至若贾耽之漏落、吉甫之阙遗,此尽收焉。”故此书不仅详述沿革、广征史迹,而且依方志旧例增补风俗、姓氏、人物等类目。所记内容多为宋以前事,其中唐代占很大比重,而且在篇幅、类目、时限等方面都超过了《元和郡县图志》,所以可供研究唐史时利用。其一,此书记叙了唐代元和以后的建置沿革,这是《元和志》和《旧唐书》地理志所缺的内容,虽然《新唐书》地理志对此有所记述,但此书早于新志,记载与新志又互有详略。其二,今本《元和志》淮南道全阙,河北、山南、岭南、江南各阙数州,此书可以补缺,如此书所记唐开元户数均抄自《元和志》,可赖此书保存《元和志》缺卷的元和户数(惟《元和志》所阙河北道幽州等在此书中却记天宝户数,《元和志》所缺山南道数州在此书虽记元和户数其实为天宝户数,似乐史所用《元和志》已有残缺)。其三,记载山川、城池、祠庙、陵墓、楼台、渠堰等故地遗迹,《元和志》已详于两《唐书》志,此书则更加详,特别是唐代兴建的,往往《元和志》不载而此书记述。如卷一○陈州商水县条“颍岐渡夹河月城,在县东北三十里,贞元元年刺史曲环筑以备李希烈之乱”,就不见于他书。
另外,此书务在详博,若干已散佚之书在此书中保存片段,如李泰《括地志》、贾耽《贞元十道录》、《郡国县道记》、韦述《两京新记》之类,均属珍贵史料。此书因重视人物事迹,在记叙建置沿革、工程兴建时保留了主事者姓名,有时还录其言词诗文,可补正史的疏略。如卷一载“唐武德三年李&xe0f5;于酸枣县置梁州,乃分胙城、酸枣二县以属焉,于时东州未平,人思效节,县新创立,故以孝节为名,至四年废”,此不仅《元和志》、两《唐书》志失载,即李&xe0f5;本传亦未述及。又如卷八引《唐国史》叙汝州叶县的沿革,其中有崔沔开元二十一年的议论,亦为本传所未及。
此书卷一七二至二○○为“四夷”计二十九卷,篇幅超过《通典》边防典,所记少数民族多于《通典》及新、旧《唐书》四夷传,其中也有不少唐代史实。
版本 (1)南宋刻本,残存不足一半,藏日本枫山文库。(2)《四库全书》本,仅一百九十三卷,缺卷一一三至一一九共七卷。(3)清乾隆江西万廷兰刻本,所据底本除同《四库》本缺卷外,又缺卷四,刊刻时缺卷用陈兰森的《太平寰宇记补阙》填补。(4)清乾隆江西宜黄乐氏刻本,缺卷同万刻本。(5)金陵书局刻本,据乐刻本。(6)清光绪时黎庶昌、杨守敬影刻日本藏宋本所存、国内所缺的卷一一三至一一八(其中卷一一四有缺页),题《景宋本太平寰宇记补阙》,收入所刻《古逸丛书》。(7)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万刻本,附《古逸丛书》本《补阙》。
长安、洛阳两京是唐政治、经济以至文化的中心,记述这两京的地志对研治唐史极有关系,现存的自唐至清有下列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