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唐史史料 > 正文

《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卷 唐李吉甫撰
唐史史料

李吉甫是赵郡李氏,父栖筠代宗时御史大夫,子德裕文宗、武宗时宰相,吉甫本人宪宗元和时宰相,是唐代著名的世家大族,传见《旧唐书》卷一四八,其中说到他的著作有:“〔一〕尝讨论《易象》异义,附于一行集注之下;〔二〕及缀录东汉、魏、晋、周、隋故事,讫其成败损益大端,目为《六代略》,凡三十卷;〔三〕分天下诸镇,纪其山川险易故事,各写其图于篇首,为五十四卷,号为《元和郡国图》;〔四〕又与史官等录当时户赋兵籍,号为《国计簿》,凡十卷;〔五〕纂《六典》诸职为《百司举要》一卷。皆奏上之,行于代。”除第一种外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的大著作,和安史乱后杜佑之撰作《通典》同一意图。对此李氏《元和郡县图志》卷首进书表也讲得很清楚,说:“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握枢秉圣,承祧立极,祖尧舜之道,宪文武之程,皇王之遐踪行之必至,祖宗之耿光寝而复耀,天宝之季,王途暂艰,由是坠纲解而不纽,强侯傲而未肃,逮至兴运,尽为驱除,故蜀有阻隘之夫,吴有凭江之卒,虽完保聚、缮甲兵,莫不手足裂而异处,封疆一乎四海,故鄘卫风偃,朔塞砥平,东西南北,无思不服。臣吉甫当元圣抚运之初,从内庭视草之列,寻备衮职,久尘台阶,每自循省,赧然收汗,谟明弼谐,诚浅智之不及,簿书期会,亦散材之不工,久而伏思,方得所效,以为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所以前上《元和国计簿》,审户口之丰耗,续撰《元和郡县图志》,辨州域之疆理,时获省阅,或裨聪明。”所谓“睿圣文武皇帝”是指宪宗,宪宗削平吴、蜀,有恢复中央威权的企图,身为宰相的李吉甫就撰作《元和国计簿》和《元和郡县图志》为之服务。进书表又说:“况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微臣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明确指出《图志》是重在“丘壤山川,攻守利害”,和已往的地志包括《括地志》等撰作目的不同。进书表无年月,据《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元和八年二月辛卯“宰相李吉甫进所撰《元和郡国图》三十卷,又进《六代略》三十卷,又为《十道州郡图》五十四卷”。《唐会要》卷三六“修撰”称“〔元和〕八年二月,宰臣李吉甫撰《元和州县郡国图》三十卷、《百司举要》一卷成,上之。吉甫又常缀录东汉、魏、晋、元魏、周、隋故事,记其成败损益,因为《六代略》,凡三十卷。分天下诸镇绝域山川险易故事,各写其图于篇首,为五十四卷,号为《元和郡国图》”(《十七史商榷》卷九○“李吉甫作《元和郡国图》”条漏引《会要》,《四库提要》则止谓“据宋洪迈跋,称为元和八年所上”,并旧纪、《会要》皆不一检,更为疏略)。元和九年冬十月丙午李吉甫卒(《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是此书撰成进上已在其晚年。但旧纪分《元和郡国图》三十卷和《十道州郡图》五十四卷为两书,《会要》又分《元和州县郡国图》三十卷和《元和郡国图》五十四卷为两书,《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又作“《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四卷,又《十道图》十卷”,进书表则明谓“谨上《元和郡县图志》,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并目录两卷,总四十二卷”,书名、卷数皆不同。进书后一年李吉甫即卒,今四十卷本又不很可能在进书后再有所改并,只好存疑。
《元和郡县图志》和《元和国计簿》本来是相辅而行的,《国计簿》久已亡佚,《元和郡县图志》的图也已失去,《四库提要》谓:“后有淳熙二年程大昌跋,称图已亡,独志存焉。故陈振孙《书录解题》惟称《元和郡县志》四十卷。今此本阙第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应为三十五卷)、三十六卷,其第十八卷则阙其半,二十五卷亦阙二页,又非宋本之旧矣。”但即使如此,今存本仍有很大价值:
(1)唐代的几种地理总志,《旧唐书》地理志大体以“天宝十一载地理”为据(《旧唐书》卷三八,又卷三九河北道条也说“今记天宝承平之地理焉”,并可参考《十七史商榷》卷七九“天宝十一载地理”条),又间或添补安史之乱后的沿革。《新唐书》地理志据《十七史商榷》卷七九“天祐”条推测,“叙各道疆域则以开元十五道为正,叙户口则以天宝为正,叙州郡建置沿革则以天祐为正”。《通典》州郡典称郡不称州,也是据天宝时的情况。而《元和郡县图志》则详记元和时的情况,如各州下记有元和户数、乡数,各州贡赋下记有元和贡物名品,道以下以节度使为一地方行政单位,详记其治所、管州,这都是其他总志所没有的资料(这户数、贡物等还可能是《国计簿》所有而转载于《图志》的)。
(2)《旧唐书》地理志记天宝户口数和旧户口数(当是唐初户口数),《新唐书》地理志只记天宝户口数(与旧志同,若照旧志“今举天宝十一载地理”所言,似此户口数当为天宝十一载户口数,但新志京兆府条却云“天宝元年领户”,恐有错讹),《通典》也只有一个户口数(当是天宝初户口数),而《图志》除元和户数、乡数外还记有开元户数、乡数。这样就能见到唐代各州郡五个时期的户数,即唐初、开元、天宝初、天宝十一载、元和年间的户数,对比这些户数,可知从唐初到天宝十一载户口一直在上升,经过安史之乱到元和年间户数便锐减。
(3)两《唐书》表、《通典》均不记州境,此《图志》记州境东西若干里、南北若干里。旧志只记当州在京师何方若干里,去东都若干里,新志不记,惟《通典》和此《图志》记有东至何地若干里等所谓“八到”,二者又有出入详略。又县以下的山、川、宫、戍、故城等小地名也远比两《唐书》志、《通典》多。依靠两《唐书》志、《通典》解决不了的往往可从此《图志》得到解决。
版本 宋本久失传,清代流传的抄本缺卷与《四库提要》所述相同,印本则有:(1)《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用《四库全书》本排印,但《四库提要》谓“考《水经注》本四十卷,至宋代佚其五卷,故水名阙二十有一,南宋刊版仍均配为四十卷,使相联属,今用其例,亦重编为四十卷,以便循览,仍注其所阙于卷中,以存旧第”,则已更动原书卷第,又因图缺,改称《元和郡县志》,实非善本。(2)清孙星衍《岱南阁丛书》本,有嘉庆元年孙氏刻书序,谓:“此本假得于曲阜孔氏,……孔农部继涵尝以江南进本及翁学士方纲藏本合校,补正讹脱,周梦棠又刺取传记,附阙卷逸文及补目录一卷于后,今并刊行之。”又针对《四库》本之更动卷第书名,说“今刻此书不移其卷,以存史阙文之义,图虽亡,仍题《元和郡县图志》以从其朔。”实较《四库》、《聚珍》本为善。有影印本、光绪六年金陵书局重刻本。(3)清光绪五年王灏刻《畿辅丛书》本,据《岱南阁》本,每卷附有张驹贤考证,《丛书集成》即据此本排印。(4)清乾隆四十年严观据《通典》、两《唐书》等补今本《图志》缺卷为《元和郡县补志》九卷,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附重刻孙本后。(5)清光绪缪荃孙又辑《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三卷,刻入《云自在龛丛书》。(6)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贺次君点校本,用金陵书局本,吸收张驹贤考证成果,附缪辑《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