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传统绵竹年画 > 正文

一、黄瑞鹄和《迎春图》
传统绵竹年画

黄瑞鹄(1866—1938),字宗翼。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绵竹城关,卒于1938年,享年73岁。早年随成都女画家李诗云、梁氏女学翎毛花卉、屏障画。中年以画历史题材出名。其代表作品为《苏武牧羊》、《虎溪三笑》、《紫微高照》、《三国故事》(草船借箭、水淹七军、古城会、空城计、火烧赤壁)等。这些作品为绵竹富贵名人所藏。黄瑞鹄以卖画为生,其斗方画最为抢手。《投笔从戎》、《带子回朝》、《二进宫》、《正气歌》、《晋代董狐笔》等,为当时绵竹收藏家刘自德所藏。
黄瑞鹄的代表作中,《耕织图》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打谷”、“扬场”、“收仓”、“堆柴”、“祭祀”、“牧归”六耕场景,再现了四川农村的社会风俗。而“采桑”、“巢丝”、“整帛”、“织锦”、“熨整”、“谢神”六节场景又把人们带到川西民间的那种生活习俗之中。
在绵竹县原文化馆老馆长黄宗厚的收藏中,有四幅黄瑞鹄的作品:《迎春图》、《武陵春色》、《玉川品茶》、《和靖观梅》。这些作品或描绘桃花源故事,或摹元人笔法,或为他人所作应酬之作。这些画多有题款,有别于黄瑞鹄其他众多无题款的斗方、门神,容易考证。


■ 《迎春图》的征集者原绵竹县文化馆馆长黄宗厚


在黄瑞鹄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其逸文趣事也不少。由于画家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生活逐渐困难,以致孤身未娶。他主要靠卖画为生,因此一生俭朴节约。绘画所用颜料均为自己亲自配制,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作品色泽艳丽,永不褪色,更重要的是无人能仿制。黄瑞鹄画画勤奋,数量颇多,价格低兼,一次有客户花两元钱买得一幅斗方,拿回家揭裱时,发现为两幅作品,很是高兴。黄瑞鹄作为民间艺人,其画价不高,据传,斗米就可以换取一幅巨幅作品,正因如此,黄瑞鹄的作品得以被流传下来。其佳作为绵竹年画的精品。
1979年10月,时任绵竹县文化馆馆长的黄宗厚先生,经绵竹县革命委员会批准,用现金40元人民币从绵竹县医药公司职工周文星家藏中所征集的《迎春图》长卷,就是黄瑞鹄作品中保存最为完整的精品力作。《迎春图》系黄瑞鹄先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受绵竹富商杜敬成之聘,在杜敬成家花半年时间完成由杜敬成收藏。新中国成立后,此画辗转由县医药公司职工周文星所得。1979年,周文星将家藏《迎春图》四幅(未装裱)附信一封,寄四川美术学院请求帮助鉴定。四川美院陈列室鉴定后,随信回复,认为该画可能与绵竹年画有关,出自年画艺人之手,并建议将其交县文化馆保存。后经绵竹年画社老艺人张先富鉴定,认为其出自黄瑞鹄之手。后以县革命委员会名义予以进行征集。1986年,由四川省博物馆装裱师康建国进行了第二次全绫装裱,并根据画幅原状被分为四幅。 1987年该画被移交给县文馆所收藏。1982年,《迎春图》经四川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三级文物。1990年,被四川省文物鉴定组复查鉴定为一级文物。【2】


■ 迎春图 清 黄瑞鹄



■ 迎春 黄瑞鹄


《迎春图》全长600厘米,宽47厘米,横披,共四幅。为彩绘年画手稿,以连环画的形式构成一长卷,现揭表四幅,每幅长48厘米,宽48厘米。纸本,整个画面无款识和印鉴。
作品以清代绵竹县城为背景,达6米的长卷,以460个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人物,表现了清代末期在鳞次栉比的绵竹街头浩浩荡荡“迎春”游行的场景。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巨作,是四川的《清明上河图》。【3】根据四幅画卷的画面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迎春、游春、抬戏、打春。
第一幅场景描绘的是“迎春”游行。绵竹县令坐着八抬大轿,在万民伞和“春”字招幡的簇拥下,“金鼓”、“回避”、“肃静”、“署调绵竹县正堂”等执事牌和“喜报阳春”旌幡在前引导,仪仗队护卫,率领文武官员、戏装人物,浩浩荡荡沿绵竹街头迎春游行。


■ 迎春(局部) 黄瑞鹄



■ 八抬大轿中的绵竹县令(局部) 黄瑞鹄



■ 仪仗队——鸣锣开道(局部) 黄瑞鹄


第一幅场景描绘



■ 游春(局部)黄瑞鹄



■ 戴眼镜的舞龙头者(局部) 黄瑞鹄



■ 吹鼓手(局部) 黄瑞鹄



■ 舞七节龙(局部) 黄瑞鹄


第二幅场景描绘


第二幅场景描绘的是“游春”游行。这是一组街头游春的热闹场景。绵竹街头巷尾,商铺鳞次栉比、披红挂绿,市民倾城而出驻足观看热闹的街头游春大队伍。此组画面以纸扎的彩灯“八仙过海”的“高翘”开头,重点突出了舞七节龙的民间狮鼓游行。足盆鼓、包包锣、大钹、小钹、长柄唢呐组成的戏装乐队和县衙官员马队结尾。


■ 抬戏(局部) 黄瑞鹄



■ 抬戏(局部) 黄瑞鹄



■ 卖堆堆花生(局部) 黄瑞鹄



■ 抬戏(局部)


第三幅场景描绘


第三幅场景描绘的是“抬戏”游行。这是一组以民间艺人街头表演的游行队伍。 “秋江”、“闯宫”、“船舟借伞”、“西游记”等传统川剧折子戏,用清代川西平原比较流行“抬戏”的形式在行进中表演。“抬戏”即四人抬方桌在行进中表演戏剧。 桌上站着川剧题材的戏剧古装人物,其手举配角(配角由小孩装扮),以类似杂技的形式在行进的桌上进行表演。这种街头行进戏剧表演形式,增添了喜庆氛围,为川西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第四幅场景是《迎春图》的高潮——“打春”。 “迎春”中的绵竹县令已经下轿,一行人在春官的引导下,步行到打春“春场”。春场中,“芒神”的像被放在专为其制作的漂亮的春座上。正中设案,拜席分左右。一名执事手举“喜报阳春”的红帖跪向赞礼官。立春时辰一到,春牛从彩棚中抬出,众官和百姓拿着绿鞭,将春牛团团围住。当鞭抽纸破时,春牛肚里事先填满的五谷和小牛便纷纷坠落……


■ 打春(局部) 黄瑞鹄



■ 打春牛(局部) 黄瑞鹄



■ 打春(局部) 黄瑞鹄



■ 绵竹县令(局部) 黄瑞鹄



■ 绵竹县令(局部) 黄瑞鹄



■ 打春中的差役(局部) 黄瑞鹄


第四幅场景描绘


《迎春图》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清代中后期绵竹县的风调雨顺喜及迎新春的场景。其中,反映了众多的民俗生活,头顶托盘、堆堆花生、砰砰鼓、车车灯、刮甘蔗……各类市井小贩历历在目。贴狗皮膏药、戴斯文眼镜、抽旱烟袋、轿夫、撤字、算命……清代中后期四川绵竹县城中市井人物随处可见。“……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等招幡,这正是清代绵竹商业活动中较有特色的广告。足盆鼓、包包锣、大钹、小钹、长柄唢、台戏、七节龙、高跷纸灯等民俗艺术形式和“魁星点斗”、“持莲观音”、“八仙过海”、“秋江”、“闯宫”、“船舟借伞”、“西游记”等戏文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
迎春祭祀,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活动,始于先秦,在《东京梦华录》就有:“立春前一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拈地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的记载。【3】可见宋代已有打春牛的活动。到明清两代更趋完善,康熙十二年(1673年)直省府州县拜迎芒神士中已成定制。各地的迎春祭祀活动,一般是在过农历春节时进行,有的地区是在正月十五进行,各地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在各地方志中均有当地春祭的记载。
《迎春图》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技法上,用工笔重彩,以连环画的方式组群;线描勾勒、渲染;人物动态变化多样、造型写实;色调统一,用色力求还原现实生活等方面,已经显示出画家的造型及色彩功底。
值得注意的是,此画卷仅为四条幅,征集时未装裱,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怎样对接也找不到四幅作品的接口处。如第一幅后面的抬“三牲”的和第二幅耍龙狮舞的,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连接或过渡之处。第二幅结尾处的骑马官员从砖坊中出来,无论如何设计也不可能和第三幅刚出门坊的抬戏对接,从透视关系来说不可能,从现实的建筑间距来说,更不可能。第三幅结尾的《西游记》抬戏似乎还未结束,怎么也不可能和第四幅的打春牛对接。以上需对接处,均找不到一个人物或一件道具可相互衔接的任何迹象。这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第一,黄瑞鹄当时创作的《迎春图》可能远不止目前的四幅长卷。这从四幅长卷互不连接,但其平面透视效果一致的组图中,可以发现应有其他场面相衔接。第二,黄瑞鹄的《迎春图》应是一幅各横幅首尾相接的完整的大型社会风俗画长卷。这从作品所显示出的造型能力、色彩能力、构图能力几方面均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三,或许《迎春图》在当时县文化馆征集前,其边角已经被损坏,在装裱时,被剪裁。现状横条不能准确对接为装裱时修剪所为。【4】
总之,黄瑞鹄这样一位艺术功底深厚的杰出画家,是不可能创作一幅画面本应连续而实际又不能连续的再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大型长卷绘画作品。如果这三点成立,《迎春图》将会有更多的谜等待关注它的人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