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传染病学 > 列表
传染病学 共有 176 个词条内容

病毒性出血热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性出血热类疾病病原、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表病名病原类型传播途径分布地区临床类型1.鄂木斯克出血热(Omsk)OHF病毒蜱媒苏联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无肾病综合征可有脑炎症状...[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出血性肾病肾炎、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朝鲜出血热、流行性肾病。是一种在我国广泛流行、发病率较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其传染源及贮存宿主。临床以急性起病,短期发热,热退后相继发生休克、肾...[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鄂木斯克出血热

    鄂木斯克(Omsk)出血热是1944~1946年于苏联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地区发现的一种出血热。病原体是虫媒病毒乙组,蜱传性脑炎复合群的一种病毒,与森林脑炎相类似。本病病毒很易感染一般实验动物如小白鼠、豚鼠、田鼠、猫、猴等产生脑...[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基萨那森林热

    基萨那(Kyasanur)森林热在1957年发现于印度密苏里邦,目前在印度广泛存在,但密苏里邦外的地区发病较少。本病病毒与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基本类似,属虫媒病毒乙组。本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蜱类,约有15种蜱能传播此病毒。许多哺乳动物、...[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克里米亚出血热

    克里米亚(Crimean)出血热于1941~1944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发现。其后在中亚地区、苏联卡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亦有流行,故亦称中亚出血热。病原体是虫媒病毒,对多种实验动物致病力较低,但对乳鼠可致病。脑内接种较易感染,在多种...[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阿根廷出血热

    阿根廷(Argentine)出血热是流行于阿根廷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发现于1943年,病原体为鸠宁病毒(Juninvirus),属于沙粒病毒的Tacaribe复合群。本病发生于阿根廷北部,近年来有不断扩大之势,每年均有数百例以上病例发生。主...[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玻利维亚出血热

    玻利维亚(Bolivian)出血热是流行于南美玻利维亚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病原体为马秋博病毒(Machupovirus),与鸠宁病毒同属沙粒病毒的Tacaribe复合群。本病发现于1959年,流行于玻利维亚的伯尼(Beni)省农村和城市,无明显季节性。贮存宿主为...[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拉沙热

    拉沙(Lassa)热1969年于尼日利亚首次发现。此后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地均有报道。美国曾有实验室内感染。许多非洲旅游者感染本病,带回美、英、西德等国,因此目前认为是国际传染病,需注意预防检疫。病原体为拉沙病毒,属沙粒...[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马尔堡病

    马尔堡(Marburg)病由马尔堡病毒引起,亦称非洲出血热,首次于1967年发现。该年西德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31名病毒工作者,因接触于乌干达捕获绿猴的血、器官和组织细胞等而发生本病,其中7例于8~16病日死亡,数名...[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埃波拉出血热

    埃波拉(Ebola)出血热是1976年在非洲苏丹和扎伊尔发生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病毒性出血热。经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调查委员会分离出本病病毒,定名为埃波拉病毒。1979年在同一地区又发生本病流行。美国曾发生一例实验室感染。本病与马...[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