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北京老画报 > 正文

“风行华北、声誉久著”的《梨园周刊》
北京老画报

如果说1938年10月创刊的《立言画刊》是以戏剧内容为主的艺术类刊物,那么紧随其后的《梨园周刊》则是纯粹的戏剧专刊了。画报虽然存世较短,但因其聘请了汪觚叟、刘步堂两位民国时期的剧评家为长期撰稿人,有梅花生、赵琴逸、祥麟、墨髯等众多评论家的加盟,并且始终倡导评论性文章毁、誉各半,“毁者言出有道,令其扪心默首;誉者言出于衷,使之毫无愧色”的公平、公正的文风。因而文章不但客观,而且有见地、有深度,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戏剧史的珍贵资料。故而,其自诩为“风行华北,声誉久著”。
1938年11月25日,《梨园周刊》在北京创刊,社长卢待之,主编郭芳溪,社址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183号,除在北京各大书局、戏园代销外,还在天津意租界大马路新德栈内的京津光明广告书报社设立了天津分社。从第5期开始,画报改组,王文信继任社长,郭芳溪仍任主编,迁至前门内西皮市路西26号。画报出至第10期后“因接办问题出现纠纷”而一度停刊。后虽和解,但又因登记手续没有办妥而迟迟未能复刊。1939年3月17日复刊,改称《梨园画刊》,再度迁至东直门内大街143号,而最终还是由于经济问题而约于同年年底宣告停刊。
《梨园周刊》《梨园画刊》办刊宗旨、内容风格一致,均为戏剧类专刊,周刊,逢周五出版,8开,4版,铜版印刷。图文并茂,图片精美,质量上乘;文字厚重,有分量。一版是名伶剧照、生活照和广告。二版开设“醉年谭菊”、“祥麟谈戏”、“琴逸厂剧话”、“戏迷传”、“珍贵消息”、“猜谜”等专栏,刊载汪觚叟、刘步堂等的 剧评、梨园珍闻轶事等。从第12期始,逐期刊载刘步堂的家藏30年前的珍贵戏单,连载达天的“斋公菊话”和墨公的《墨髯论剧》。三版开设“笑话”、“戏话”、“万紫千红总是春”、“侍者必读”、“伶人小史”、“每期谈话”、“武林名家传”等栏目,连载汪弃疾的长篇写实小说《胡不归》,偶见戏剧以外的内容,如《天冷了姑娘们正好注意化妆》《春情点点》等。四版为文字版,连载痴僧的长篇实事小说《飞絮》,刊登以戏剧为主的广告,预告各戏园近期上演的戏剧曲目和演员阵容。




复刊改版后,画报增加了书画、舞场等方面的内容,连载郭芳溪的漫画《万能先生》和刘云若的长篇小说《金缕残歌》。
剧评家汪觚叟、刘步堂的文章是《梨园周刊》的一大亮点,他们对中国京剧的普及、发展、改革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意见。汪觚叟的《国剧之立场》:“往昔伶人不明戏剧之使命,仅知保守传统 的口传心授,能够达到登台演戏,挣钱养家即属满足,根本不知戏剧在民族上、社会上、教育上、艺术上有绝大之关系也。因为中国戏剧自歌谣蜕变,经过种种改善,始得今日之成绩,而此中又分为昆(昆曲)、乱(皮黄)两途。然在此教育未能普及、文盲遍地之中国,昆曲文字固属绮丽典雅,而非一般民众所能了解,故欲求普及而补助通俗教育之不及,是非有赖于皮黄不可。是以皮黄在国剧中,据有优越之地位,一般讵可忽其使命,而不向改善途径努力乎?
“国剧为艺术之一,恐任何人皆不能反对,是国剧久已具有艺术之元素明矣。所以未能巩固其在艺术界之地位者,非以其违反艺术原则,乃以国剧未能改善之致耳。吾人今日对于久具艺术化之国剧,倘欲促其进步,必须打起一新的口号,即‘国剧合理化’是也。国剧(专指皮黄) 之所以不为士大夫重视者,盖以其词句俗陋、情节荒谬,仅能视为娱乐工具,而不能登大雅之堂,更无论在文学上之价值矣。所以,欲求国剧发展,必先求其合理化。但所谓合理化者,对于有艺术价值者仍旧保留,譬如以鞭代马、以椅代门之类,因为在动作中有美化的姿势,倘取消此种抽象动作,则艺术价值乃受影响矣。然则究从何处入手乎?是须先从改正戏词始。




“改正戏词,必须由具有文学修养、通晓戏剧之士,不惮憎劳,不避嫌怨,彻底修正,则国剧词句或有通顺之一日。然兹事体大,且非本文范围,姑不具论。笔者此篇论文之原旨,盖鉴于一般人根本对于国剧内层未加详考,竟妄发变相地摧残国剧艺术的言论,吾人殊未敢盲从其后,人云亦云,爰提倡‘国剧合理化’,并阐明国剧之立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