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二十四史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 > 正文

《晋书》卷十四 地理上
二十四史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

凉州
凉州。案《禹贡》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为狄。秦兴美阳甘泉宫,本匈奴铸金人祭天之处。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浑邪王等居凉州之地。二王后以地降汉,汉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汉改周之雍州为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地势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间,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
金城郡 汉置。统县五,户二千。榆中 允街 金城 白土 浩亹
西平郡 汉置。统县四,户四千。西都 临羌 长宁 安夷
武威郡 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九百。姑臧 宣威 揖次 仓松显美 骊靬 番和
张掖郡 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七百。
永平 临泽 汉昭武县,避文帝讳改也。屋兰 汉因屋兰名焉。
西郡 汉置。统县五,户一千九百。日勒 删丹 仙提 万岁 兰池一云兰绝池。
酒泉郡 汉置。统县九,户四千四百。福禄 会水 安弥 骍马乐涫 表氏 延寿 玉门 沙头
敦煌郡 汉置。统县十二,户六千三百。昌蒲 敦煌 龙勒 阳关效谷 广至 宜禾 冥安 深泉 伊吾 新乡 乾齐
西海郡 故属张掖,汉献帝兴平二年,武威太守张雅请置。统县一,户二千五百。居延 泽在东南,《尚书》所谓流沙也。
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永宁中,张轨为凉州刺史,镇武威,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又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统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是时中原沦没,元帝徙居江左,轨乃控据河西,称晋正朔,是为前凉。及张实,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张茂分武兴、金城、西平、安故为定州。张骏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合十一郡为凉州,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成、汉中为河州,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张骏假凉州都督,摄三州。张祚又以敦煌郡为商州。永兴中,置汉阳县以守牧地,张玄靓改为祁连郡。张天锡又别置临松郡。天锡降于苻氏,其地寻为吕光所据。吕光都于姑臧后,以郭黁言谶,改昌松为东张掖郡。及吕隆降于姚兴,其地三分。武昭王为西凉,建号于敦煌。秃发乌孤为南凉,建号于乐都。沮渠蒙逊为北凉,建号于张掖。而分据河西五郡。[第432~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