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 列表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共有 397 个词条内容

图1~13 高尔基复合体(电镜照像)

    电镜下观察高尔基复合体,可见其为许多膜限性的扁平囊(图中方框内)。囊呈盘形且略弯曲,故囊有凸凹两面。凸面上有许多窗孔。另外,在囊的附近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泡,小泡称运输泡,大泡称浓缩泡。高尔基复合体,为细胞分泌物聚集...[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4 中心粒(电镜照像)

    中心体是由2个中心粒及附属物质所组成。每个中心粒在电镜下呈长筒形。本图为中心粒的横切面,外周有9组相互平行的微管(参阅图1~8),每组由3个微管组成。两个中心粒相互成垂直排列。中心体参与细胞的繁殖活动。另外,由于纤毛...[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5 溶酶体功能示意图

    溶酶体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之中,外围有单位膜所包绕,内含丰富的水解酶,在酸性时活跃。溶酶体的膜,在各种实验条件及药物影响下,其通透力可增强甚至造成溶酶体破裂,以致消化细胞本身。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在病理状态,如在胚胎发...[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6 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功能示意图

    由血液来的氨基酸,先由糙面内质网的核蛋白体合成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管道或运输小泡经高尔基复合体的凸面进入高尔基复合体。在此进一步浓缩,由高尔基复合体的边缘或凹面突出形成浓缩泡,终于组成分泌颗粒,积聚于分泌细胞的...[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7 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其过程为:1、2.前期。细胞膜消失,染色质进入高度螺旋化状态,在光镜下可见有染色体。核仁解体,在间期复制的中心彼此分开,每个中心体的周围出现很多放射状行走的细丝,形成星体。在两个中心体之间的...[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8 染色体组型

    人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22对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组成组型。常用的染色体组型方法有派(Patan)氏分型法与丹(Denver)氏分型法。本图是根据1966年国际学术会议确定,将两种分型法结合并用,将染色体的特征列表...[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1~19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是细胞分裂期与间期的总称。细胞间期中最大的变化是DNA复制。间期又分:DNA合成前期,简称G1期。此期进行DNA复制的准备,其延续时间长短不一,随细胞而异,从数小时到数日不等。DNA合成期,简称S期,DNA复制,其数量比原来增加...[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2~1 各种单层上皮(光镜观察)

    (1)为单层扁平上皮铺片标本。细胞周边为锯齿状,核居细胞之中央。此种上皮多分布于表面光滑摩擦力较少的区域,如体腔表面、心血管内表面、某些器官的外表面等。(2)为单层立方上皮切片标本。细胞为立方形,核圆而居细胞之中央...[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2~2 各种单层上皮立体模式图

    (1)单层扁平上皮。正面观时细胞的周边呈锯齿状,核居中央。切面呈扁梭状,中央粗而两端细,核居细胞的中央部位。扁平上皮切面深部为结缔组织。(2)单层立方上皮。正面观为五角形或六角形,细胞相嵌紧密,垂直切面为立方或略长方形...[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图2~3 假复层柱状上皮及各种复层上皮(光镜观察)

    (1)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多数为柱状,但高矮不一,细胞核所处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本图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的内表面。有清除污物保护机体之功能。此种上皮基底膜非常明晰。(2)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多达十数...[继续阅读]

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