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古方医学 > 列表
古方医学 共有 897 个词条内容

苓桂甘枣汤

    茯苓半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为则按:当有腹拘急证。...[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苓桂五味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苓甘姜味辛夏汤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 半夏各半升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苓甘姜味辛夏仁黄汤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刹之。为则按:以上五方,当有惊悸、肉、筋惕等证。...[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茯苓泽泻汤

    茯苓半升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术三两 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为则按:当有心下悸或小便不利证。...[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泽泻汤

    泽泻五两 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半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术十八铢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水,汗出愈。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黄疸病。为则按:当有小便不利或渴证。...[继续阅读]

古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