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所属栏目:《论语》言论

桓魋是春秋末年宋国公族大夫,宋景公时期任司马之职,主掌军政事务,位高权重,为人强悍。《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史记·宋世家》亦载:“(宋)景公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据此推算,此事应发生在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
从弟子催促“可以速”到后来“孔子微服去”,可以看出桓魋当时打算动真格的了,孔子等人稍有迟疑,就很有可能死于非命。值此危急关头,孔子却把“天”抬了出来。显然,这里的“天”是具有主观意志的义理之天(杨伯峻先生将此类“天”均释为命运之天,这种理解似乎过于消极,未能体现出“天”能够根据义理惩恶扬善的主观意志特征)。在孔子的潜意识中,天人之间是可以通过“德”来实现互动的,“德”是符合上天意志、得到上天认可的一种美德。既然上天已经把“德”赋予自己,自己也能够努力修德,践行义理,那么上天就肯定会在冥冥之中庇佑有德之人,没有理由让自己惨遭横死,因为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义理;既然上天没有舍弃自己,那么桓魋等人对自己也就无可奈何了!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桓魋等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有惊无险,这种巧合使得本章言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和价值,故而被弟子录入《论语》。
本章真正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孔子这两句话果真能代表他的真实想法吗? 换言之,孔子真的相信义理之天吗? 冷静分析,也许未必,因为孔子平时很少主动与人谈论“天”或“天命”之类的问题,只有在绝望之时他才会下意识地呼天喊地,借此来宣泄自己紧张或绝望情绪,这种情况在《论语》中多次出现。由此推断,义理之天主要存在于孔子的潜意识之中,平时并不能影响或支配他的理性思考,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天”才会电光火石般地迸发出来,转化为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
现代心理学分析认为,人在危急之中做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最接近本能的,也是最接近真实的。每当孔子身陷绝境之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天”抬出来,这恰恰说明“天”在他的潜意识之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习惯于听天由命,也相信“天”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理性、非积极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推荐内容


汉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