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吴承恩 > 正文

四、《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吴承恩

本章将依据世德堂本介绍和剖析《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蕴涵、传达的宗教思想和人生哲理。
《西游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块:前7回描述了本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出身来历和他大闹天宫的故事。第8回至第12回,分别叙述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的来历和唐僧师徒取经的缘由。第13回以后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以及途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最后终于取回真经,成就正果。这部分是《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是宗教题材的神话小说,具有浓厚的神奇怪异的色彩。孙悟空的出身来历就带有神奇性。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只猴子,但他又不是普通猴子,而是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他比一般猴子更加勇敢机智,曾经自告奋勇地去探险,为花果山上的猴子们找到一个安全、舒适的洞穴,即花果山水帘洞,让众猴在那里安居乐业,他也因此被拥戴为美猴王。但快乐安稳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感到满足和沉迷,他早早地就意识到了死亡的痛苦和可怕。为了避免死亡,跳出生死轮回,他决心出家修道,寻个长生不老之方。经过多年寻觅,他最后投到菩提祖师的门下。“菩提”是佛教所特有的概念和用语。但这个菩提祖师却不是高僧,而是修炼神仙法术的道士。我们知道,大约从宋代以后,儒、释、道三教已经从互相排斥和争斗的关系转变为互相包容、融合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三教合一。所以成书于明代的《西游记》写的虽然是佛教故事,但其中的佛教经常与道教纠缠在一起,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菩提祖师就是一个兼有佛教、道教特征的人;只是在他身上,道教的色彩更加明显、突出。菩提祖师的住所是灵台方寸山里的斜月三星洞。所谓“灵台”、“方寸”都是指人的心,众生的心,“斜月三星”也是指心,是作者根据心字的字形杜撰的洞名。孙悟空在这里跟着菩提祖师修行,并取得成功,从凡猴变成神通广大的神猴。这其中的寓意是:宗教修行的关键是心,如果此心被妄念占据和控制,那么,我们就沉溺于六道轮回受苦;如果此心觉悟了佛法,祛除心里的妄念污染,成为清净的真心,那么,我们就能够超脱生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因此,佛教认为,心是一切万法的根源,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里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佛教徒认为,最好的修行方法和途径是佛法,通过修行佛法,修行者可以获得菩提之道。“菩提”是梵文,意思是觉悟,是佛所证得的大觉大悟。只有获得这种至高无上的觉悟,我们众生才能超脱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清净无为、常乐我净的彼岸。
孙悟空初见菩提祖师,以及秘密传授法术的情节显然是模仿了禅宗《六祖坛经》里的相关记载。据《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初见五祖时说自己欲求作佛。五祖假意斥责他说:你是岭南野人,怎么作得了佛呢?惠能却回答: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分,人人皆有佛性。这个回答使五祖对惠能刮目相看。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五祖决定将惠能确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他在惠能面前击杖三下,惠能马上领会了五祖的暗示:三更时分秘密传法。孙悟空初见菩提祖师时,祖师问他姓什么,孙悟空回答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人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孙悟空的回答很明显是从惠能关于佛性的回答变化而来。菩提祖师问孙悟空要学什么法术,并列举了一系列法术。但这些法术都不能让人长生不老,所以孙悟空统统不学。于是菩提祖师假装生气,用戒尺将孙悟空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内室。其他徒弟们都抱怨孙悟空顶撞了师父,而孙悟空却马上领会了祖师的暗示:三更时分,内室里秘密传道。孙悟空的诚心和机智打动了菩提祖师,于是秘密传授给他成仙的法术。经过勤奋修炼,孙悟空终于成为神通广大的神仙:有七十二般变化,因此而超脱了生死的束缚;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
猴子的天性是顽劣好动。孙悟空虽然已经成仙,但在他身上猴子的天性还在,所以具有神通后,他表现得逞强好胜,卖弄自己的本事,趾高气扬,结果被菩提祖师赶出师门。回到花果山后,没有人管束他,他身上那些好勇斗狠、恃强凌弱、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的毛病更加膨胀:如果说他杀死混世魔王尚有正当性的话,那么,他闯入龙宫勒索兵器和装束;大闹阴曹地府,销毁生死簿;大闹蟠桃胜会,偷吃仙丹;大闹天宫,与天兵天将大打出手,甚至要赶走并取代玉皇大帝等行为,则完全是滥用暴力、胡作非为的举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甚至法力高强的二郎神都不能完全将他降伏,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彻底制服。这些故事情节是有宗教含义的。如前所论,佛教认为,心是宗教修行的关键,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但心经常是飘忽不定,变化莫测,妄念纷纭。佛教经论经常把心比作猿猴,上下跳跃,难以约束。如佛祖在《遗教经》里说:人心可畏,“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越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佛教有所谓戒、定、慧三学,又有六波罗密,其中的禅定正是要使修行者的心宁静、安定下来的法门。《西游记》正是将孙悟空比作众生的心,称之为“心猿”。孙悟空之反乱天宫、被佛祖降伏并被迫皈依佛教的故事情节,隐含了佛法无边,以佛法调伏众生之心的佛教教义。孙悟空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但总是逃不出佛祖的手心。这说明,心虽然变化莫测,难以约束和控制,但佛法无边,佛法能够降伏此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术界将孙悟空看作是革命者或农民起义者的代表,将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和天宫的行为说成是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解放,这些见解恐怕是难以成立的。孙悟空大闹龙宫,强索兵器和装束,显然是恃强凌弱的强盗行径。他大闹阴曹地府,威逼阎王销毁生死簿,其意在于摆脱生死的束缚,以达到肉体的绝对自由。但这种自由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由、个性解放是不相干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由是一个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人的基本权利,如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等。而孙悟空所追求的则是宗教意义上的绝对自由,是对生死的超脱,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他大闹天宫,一开始是因为他怀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后来他的动机和目的却是要推翻和取代玉皇大帝,由他自己来做天上的皇帝。这时的孙悟空已经完全成为皇权的拥护者,皇权的争夺者。这样的人怎么能代表农民或市民呢?怎么能成为革命者的代表?《西游记》既然是一部宗教题材的小说,我们就不能抛开宗教的立场来理解它,应当以宗教的立场来理解它、诠释它。如果《西游记》在客观上也包含了社会政治方面的涵义,那么,这种世俗方面的思想内容也只是次要的、附属的,而不是主要的。
第8—12回写取经的缘由。佛祖造下三藏真经,希望传到东土(即中国)以教化中国人。同时,中国的皇帝唐太宗死而复生,为了忏悔罪过,超度亡魂,也希望有人到佛祖处取经。观音菩萨遵照佛祖的指示,来中国寻访合适的取经人。在路上又解救、劝化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西海龙王三太子等人,叫他们辅助唐僧去西天取经以救赎自身的罪孽。深受皇恩的唐僧自告奋勇,发誓要为皇上到西天取回真经,以保唐皇江山永固。
这段叙述与史实是有出入的。实际上,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主动要求去印度求学取经的,但当时政府禁止僧人出境。在宗教热情的驱使下,玄奘法师不顾政府禁令,独自一人,秘密出境,历经无数磨难和千辛万苦,到达印度,留学十余年,在佛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然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而这时唐太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学成归国的玄奘表示欢迎和恭敬,又支持他翻译佛经,传播佛法。玄奘取经的动机和目的并不是为了保佑李唐皇权的永固,超度亡魂。作为虔诚的佛教徒,玄奘取经的动机和目的只是探求佛教的真义,弘扬佛法,救度众生。唐太宗地府还魂的情节也是虚构的,是民间传说罢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由于佛教的影响,类似的故事传说还有很多,其意在于宣扬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
第13回以后直至小说结束,主要是叙述唐僧取经的过程,以及取经途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唐僧师徒所经历的磨难号称八十一难(其实只有四十多难),这些磨难大多是有宗教(主要是佛教)含义的。
第13回,唐太宗李世民带领满朝的文武大臣,为唐僧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唐僧带着两个随从上路向西方进发。在双叉岭,唐僧等三人被老虎精抓住。老虎精与他的朋友野牛精、熊罴精将唐僧的两个随从吃掉,幸亏太白金星将唐僧及时救出虎穴。这是唐僧离开长安后所经历的第一难。唐僧之所以未被吃掉,根据太白金星的说法,是因为唐僧“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按照佛教的说法,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各种各样的鬼神保护他,使他免于各种各样的灾难。唐僧是虔诚的佛教徒,又是佛祖的徒弟的后身,所以他随时能够得到各路神祗的保护。脱离虎难后,唐僧独自一人继续前行,却又遇到猛虎、长蛇阻住去路。正当他处于危急的时候,猎户刘伯钦恰巧路过,顺便解救了唐僧。这说明善有善报,善人总是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第14回,刘伯钦护送唐僧到了两界山,遇到被佛祖压在此山之下的孙悟空。在说明原由之后,唐僧解救了孙悟空,并收他为徒。然后,师徒二人继续西行。行走多日,忽遇六个强盗拦路抢劫,被好斗的孙悟空轻而易举地打死。然而唐僧却是个拘泥于佛法的教条主义者。他认为孙悟空违背了佛教禁止杀生的戒律,所以喋喋不休地斥责悟空。孙悟空本是个心高气傲、性情暴躁的家伙,一气之下,使性子撇下唐僧驾云东去。唐僧只好孤单一人往西赶路。不久,遇到一位老婆婆。这老婆婆其实是观音菩萨变化的。她赠送唐僧一套衣服和一顶花帽,并教给他一篇紧箍咒;随后菩萨又赶上孙悟空,劝他仍旧做唐僧的徒弟,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以便改邪归正,修炼正果。孙悟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回到唐僧身边。唐僧哄孙悟空穿戴上观音菩萨赠送的衣帽,默念紧箍咒,降伏了孙悟空,使他从此以后死心塌地地保护唐僧取经,不再生别的念头。
这段故事也包含了诸多宗教含义。在《西游记》里,佛祖、观音菩萨、唐僧等人是佛法的代表,孙悟空是心的象征,代表唐僧的心。在观音菩萨的劝导下,孙悟空皈依了唐僧,皈依了佛门,这表示佛法降伏了唐僧的妄心杂念,所以本回的标题是“心猿归正”。所谓“正”是指佛法,在佛教徒看来,佛法是宇宙的真理、正道。紧箍帽和紧箍咒代表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是用来调伏众生之心,祛除心中的妄念、杂念,使之不散乱,不放逸,专注一境,以便开发众生固有的智慧,所以紧箍咒又叫“定心真言”。六个强盗显然是代表佛教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以这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孙悟空打死这六个强盗,其意是说修行者要以禅定的方法驱除各种妄心杂念,以使自己的真如本性显现出来,从而获得众生固有的般若之智。
第15回,唐僧师徒和好后又往西行。来到蛇盘山鹰愁涧时,小白龙从涧里突然蹿出来要吃唐僧,孙悟空眼疾手快,抱起师父就跑,结果小白龙将唐僧的马匹吃了。此前小白龙虽然已经被观音菩萨劝化皈依了佛门,但他还不认识唐僧和孙悟空,还没有加入到取经的队伍中来,所以才有这样的误会。孙悟空与小白龙争斗了两次,小白龙打不过孙悟空,只好躲藏了起来。孙悟空没办法,就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菩萨来到鹰愁涧,将小白龙化作白马,加入取经的队伍中来。
我们知道,佛教唯识学将心细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认为万法是由我们的心意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万法皆空,都是虚妄不实的。在这一难中,小白龙与孙悟空一样,也代表心,所以他的皈依,小说称之为“意马收缰”。他皈依佛法前,曾经故意烧毁龙宫的宝物,被他的父亲西海龙王告了忤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忤逆是重罪,所以玉皇大帝判处小白龙死刑。但行刑前他被观音菩萨解救,并答应皈依佛门。在鹰愁涧他又将唐僧的白马吃了,造下杀生的罪孽。他之皈依唐僧,其中的寓意是:众生必须皈依佛法,才能得到彻底的救赎;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五逆罪人,只要他诚心忏悔,皈依佛门,如法修行,也能得到救赎,甚至成就正果。佛教之所以将人心比作猿猴和马,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多变,且难以控制,就如猿猴和马一样。由此形成一个我们至今常用的成语:心猿意马。这个成语形象而生动,富有表现力,所以其使用率很高。
第16、17两回,唐僧师徒来到一所观音禅院投宿。禅院的老和尚贪心很重,为了夺取唐僧的袈裟,企图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二人。孙悟空将计就计,反而使他们烧了自家的禅院。但谁都没有想到,附近山上的熊罴精趁乱偷走了唐僧的袈裟。在禅院和尚的提示下,孙悟空找到了真正的窃贼黑熊精。但此妖手段高强,与孙悟空打了个平手,孙悟空无法降伏他,只好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妖怪,重新找回袈裟。
此难的宗教寓意是:修行者不可有贪婪心、好胜心、贡高心。佛教将人的贪婪、嗔怒、愚痴称作三毒。贪婪心正是三毒之首,是修行人必须首先祛除的。在佛教看来,贪婪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观音禅院里,唐僧见了人家的精美茶具,首先起了贪心,“夸爱不尽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孙悟空见禅院和尚们炫耀袈裟,则起了好胜心、贡高心,所以不顾师父的劝阻,得意洋洋地向他们炫耀唐僧的锦襕袈裟,致使锦襕袈裟被盗,唐僧差点被烧死;而孙悟空则被唐僧念动紧箍咒,咒得死去活来。禅院的老和尚因为贪心,致使自己死于非命,禅院被烧毁,徒子徒孙被孙悟空逼得走投无路。黑熊精因为贪心,偷了袈裟,结果被菩萨用箍儿咒得头疼,满地打滚,被迫皈依佛门。由此可见贪心的可怕的危害性以及戒除贪心的重要性。
第18、19两回叙述猪八戒皈依唐僧的过程。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仙子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做了猪精,在福陵山吃人度日。受观音菩萨的劝化,答应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但在等待唐僧期间,他又在高老庄做了高太公的上门女婿。高太公嫌弃女婿是妖怪,要请人除掉他。正巧唐僧师徒路过,好斗的孙悟空主动要求为高家除妖。在打斗中,猪八戒知道了唐僧的身份,于是顺理成章地做了唐僧的二徒弟,加入到取经的队伍中来。
猪八戒的最大毛病是好色,所以猪八戒皈依佛法的故事,其用意是阐明色欲的危害性,要求僧人必须守色戒。佛教戒律中有所谓五戒,其中一条就是戒邪淫。猪八戒被玉帝贬下凡间,是因为他调戏嫦娥仙子;在福陵山,他吃人度日,又违反了禁杀生的戒律;在高老庄,他霸占高太公的女儿为妻,不但犯了色戒,同时也是恃强凌弱、强抢民女的犯罪行为。可见猪八戒同时触犯了佛教五戒中的两个戒条。在佛教徒看来,他只有皈依佛法,才能救赎自己的罪孽,超出苦难和烦恼。正如观音菩萨对他所说的,猪八戒只有皈依佛法,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才能“将功折罪”,“脱离灾瘴”。
第20、21两回,唐僧师徒在黄风岭被黄风怪拦住去路,要捉唐僧。黄风怪会使恶风,孙悟空降不住他,只得请来灵吉菩萨用定风丹和飞龙杖降伏了黄风怪,救出唐僧。黄风岭这一难可以用佛教唯识学来解释。佛教哲学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如在第20回开头唐僧所作的偈语所说的,“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唐僧之所以会遇到黄风怪,是因为他此前听说黄风岭有妖怪,心中早已恐惧不安,境由心生,法由心生,所以他们才会撞上黄风怪。黄风怪代表凡夫的妄念、烦恼。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实际上是指佛教的禅定,飞龙杖则代表佛教的般若智慧,因此,灵吉菩萨降伏风魔的故事的寓意是:只有佛法才能使众生脱离业障灾难,超脱生死烦恼。
从现实的层面看,唐僧所经历的这次风灾是有事实根据的。我们知道,沙漠地区经常会有沙尘暴天气,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灾难。根据历史上玄奘法师本人的记载,在他行经中亚沙漠地区时,就曾经深受沙尘暴的折磨,甚至差点因此丧命。由于人们对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充满恐惧,对它又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恶劣天气神化为恶魔。因此,历史上玄奘法师的类似经历,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小说中唐僧遭遇黄风怪的故事。
第22回,沙和尚加入取经的队伍。沙僧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不小心打碎了天宫里的玻璃盏,玉帝发怒,把他贬入流沙河为妖,吃人度日;玉帝又将飞剑每七日刺他的胸肋一百多下,以惩罚他、折磨他。观音菩萨劝化他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以便脱离他所遭受的惩罚。当唐僧经过流沙河时,沙僧就拜唐僧为师,成为取经队伍的一员。
佛教认为,我们世俗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充满痛苦和烦恼的苦海,是五浊恶世。人生之所以是苦海,是因为世人被贪婪、嗔怒、愚痴等妄心邪念所支配,造下种种恶业,所以陷入生死轮回,沉沦苦海而不能自拔。在这一回里,流沙河象征着生死苦海。它有八百多里宽,异常凶险难渡。沙僧之所以沉沦于流沙河受罪,是因为他在前生和现世造下了恶业:打碎玻璃盏是对上天的不敬,在流沙河吃人是杀生。在流沙河受苦受罚就是沙僧应得的报应。唐僧师徒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渡过流沙河,这象征着他们在佛法的帮助下脱离了世俗苦海,到达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彼岸,即佛教所追求的涅槃境界。小说这样描写他们渡河的过程:“(他们坐在菩萨为他们制造的法船上)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他们到达对岸之后,小说又写道:“他师徒四众,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来。”所谓“身登彼岸,得脱洪波”,“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这些说法的宗教寓意是很明显的。
第23回,观音菩萨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二菩萨变化成四个美女,故意来引诱唐僧师徒。唐僧、孙悟空、沙僧面对女色,毫不动心,但好色贪财的猪八戒却起了贪心、色心,结果被菩萨用法力捆起来,在树上吊了一夜。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修行者不应当贪财爱色,财物和色欲对修行者都是有害无益的,正如作者在第24回所说的: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大乘佛教有六种修行方法,即所谓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的布施修行法,意在破除修行者对财物的占有欲和悭吝心。佛教五戒中有一条是戒偷盗,其用意也是如此。五戒中还有戒邪淫一条,目的是戒除修行者对色欲的贪婪和执著。猪八戒既贪财,又好色,所以受到菩萨的惩罚。
第24、25、26等三回写孙悟空等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唐僧师徒路经镇元大仙的万寿山五庄观时,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偷吃了五庄观的人参果。观里的仙童对他们百般羞辱,不依不饶。孙悟空一怒之下,将人参果树推倒。镇元大仙自然不答应,于是两下里打了起来。后来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将人参果树救活,唐僧师徒才得以继续西行。
这个故事也有其宗教寓意。孙悟空等人偷盗人参果,固然是错误的;事后又矢口否认,这种做法更是错上加错。因为忍受不了仙童的辱骂,孙悟空一气之下,将人参果树推倒。这更是不可原谅的恶劣行径。从佛教的角度看,孙悟空的言行分别触犯了五戒中的戒偷盗、戒妄语。他推倒人参果树是他的嗔怒所导致的结果,而嗔怒被佛教当作三毒之一。大乘佛教所说的六波罗蜜中的忍辱波罗蜜就是为了对治修行者的嗔怒心的。因为孙悟空不守戒律,不能忍辱,造下了恶业,所以他们师徒才被困五庄观,无法脱身。观音菩萨代表圆满的佛法,菩萨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象征着唐僧师徒在佛法的引导下才摆脱了他们自己所造成的困境和烦恼。小说第26回里有一首诗明确地揭示了这个寓意: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
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所谓“心上刃”,是个忍字;所谓“寸边而”,是个耐字。两字合起来就是“忍耐”,也就是六波罗蜜中的忍辱。所谓“戒怒欺”,就是要戒除嗔怒和欺骗。嗔怒是修行者的大敌,所以必须加以克服。为了克服嗔怒之心,就要学会忍辱、忍耐、克制。正如佛祖在《遗教经》里所说的:“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第27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是骷髅变成的妖精。他前后三次变成凡人,企图捉住唐僧;但三次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被孙悟空打死。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认得妖精的真面目,反而把妖精当作凡人、善人,认为孙悟空杀人犯戒,一气之下将孙悟空逐出师门。
平心而论,在这次事件中,唐僧的判断和做法是错误的,孙悟空的判断和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他被师父赶出师门是冤枉的。唐僧的错误在于他执着于表象、包皮,不能认识诸法实相。这说明他还没有获得般若之智。他之所以未能获得般若之智,是因为他没有达到禅定的境界,还有诸多妄念、执著。我们知道,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作为猿猴,是人心的象征,是唐僧的心。唐僧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赶走孙悟空,就是放纵自己的妄心;所以小说这样写道:“唐僧听信狡性,纵放心猿。”
第28—31回,黄袍怪之难。唐僧放纵自己的妄心,迷失了本性,其结果必然是造恶业,遇磨难。赶走孙悟空后,唐僧与猪八戒、沙僧继续西行,却误入妖怪的巢穴,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捉住。这个黄袍怪不但要吃唐僧,还抢来宝象国的公主为妻。为救师父和公主,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前去降妖,但先后被妖怪打败。猪八戒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了妖怪,使唐僧恢复了本来面目,师徒二人因此而和好如初。
这次磨难的背后的宗教寓意是:唐僧放纵了自己的妄心,使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结果是“情思紊乱”,陷入魔障,被妖精捉住,又被妖精变成猛虎。只有当孙悟空重新回到他的身边,才降服了妖怪,使他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说,只有当唐僧找回自己的真心、本性,战胜、扫除心中的妄念(妄念即是妖精),他才能重新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摆脱种种烦恼和魔障。对此,在第29回的开头,作者用一首词作了如下提示:
妄想不复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岂居前后?悟即刹那成正,迷而万劫沉流。若能一念合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词里所表达的主要是禅宗思想。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清净,清净的自性即是佛性。禅宗的基本经典《六祖坛经》上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因此,人人皆有菩提般若之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禅宗认为,修行者可以凭借自身的般若之智顿悟成佛,不假文字,不需要漫长的渐修过程。正如《坛经》上六祖惠能所说的:“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又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第32—35回,唐僧师徒行经平顶山时,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将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捉住,用三座大山将孙悟空压住。孙悟空逃脱后,独自一人与妖怪斗智斗法,最终以一己之力将妖怪降伏。谁知到头来才知道这场灾难原来是观音菩萨事先安排的,意在考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诚意和决心。
这次磨难有其宗教寓意。第33回的题目是:“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第35回的题目是:“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这些题目本身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其中所蕴涵的宗教思想和意义。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接受各种严峻的考验,要能够战胜邪魔外道的诱惑和攻击,否则修行就不会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磨难中,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就是用来考验唐僧师徒的邪魔外道,所谓的“真性”、“正性”、“本心”、“元神”则代表唐僧师徒。孙悟空经过反复斗争,终将妖怪降伏,脱离磨难。这意味着唐僧师徒通过了考验,更加坚定了取经的决心和信念。第35回开头的这首诗也阐明了此次磨难的宗教含义:

本性圆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网罗中。
修成变化非容易,炼就长生岂俗同?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


其意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是清净圆满的,但被种种烦恼、妄念、执著所束缚、掩盖;只有通过宗教修行,修行者才能挣脱各种烦恼、妄念、执著所编织成的罗网的束缚、折磨,重新恢复清净圆满的本性,从而成佛成仙,取得正果。一旦我们修成正果,达到涅槃境界,就可以获得绝对的自由,超脱生死,逍遥自在,清净无为,也就是诗里所说的“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的奇妙境界。诗中的“神光”是指人的本性,即佛性。“长生”本是道教用语,本来是指道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成仙。但在这首诗里也可指成佛。因为自宋代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思想形态,所以,在《西游记》里佛教、道教的思想是混杂在一起的。
第36—39回,写唐僧师徒在乌鸡国除妖的故事。三年前,乌鸡国的国王被妖精推入井里淹死,妖精却变成国王的模样篡夺了王位。国王的妻子、太子和大臣们却不晓得实情,将假王认作真王。国王的魂魄托梦于唐僧,请求孙悟空为他伸冤。孙悟空从太上老君那里要来金丹,使国王死而复生。正当孙悟空要打死妖精的时候,文殊菩萨忽然到来,制止了孙悟空。原来妖怪是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变的。妖怪淹死国王,篡夺王位,也是有因果关系的。
这段故事也蕴涵着佛教教义。首先,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小说中也作了明确交代,对此我们无需再加论述。其次,乌鸡国国王代表了人的真实本性,妖精则代表了人的烦恼、妄念、执著。国王因为嗔怒而侵害文殊菩萨这样的善人,这象征着人的原本清净的本性被三毒之一的嗔怒所污染,以致分不出真假善恶,不能了知、悟透诸法的实相。金丹是从道祖太上老君那里得到的,既代表道教的金丹大道,也可以代表佛法,因为在《西游记》里三教是合一的。孙悟空用金丹救活了真国王,以真国王揭露了假国王。这表示以佛法使人恢复清净的本性,参透了诸法的虚妄性。对于这些宗教含义,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做了暗示。如第36回,唐僧师徒在宝林寺吟诗赏月,唐僧所作的诗中有云:“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表面上看,唐僧是见月思乡;但从宗教的角度看,这首诗表达的却是唐僧希望通过修行佛法而达到明心见性的情怀。所谓“返故园”,是指恢复清净的本性、佛性,也就是成佛的境界。本回的回目是“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所谓明月,是指清净的本性;心猿代表真心;“诸缘”、“傍门”则代表邪魔外道、妄心杂念。这样一来,这个回目的意思就很清楚了。第37回的回目是“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这里的鬼王(即乌鸡国国王)和婴儿(即乌鸡国太子)代表人的本性,唐僧和孙悟空则代表佛法。第39回的回目是“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如前面所论,金丹既代表道教,也可代表佛法。故主则代表人的本性。由此可见,这两回的回目所蕴涵的宗教意义与第36回是一致的。
第40—42回,唐僧师徒路过号山时,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在此为妖,将唐僧捉住,要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孙悟空、猪八戒与红孩儿争斗。红孩儿会用三昧真火,孙悟空等人降不住他的三昧真火。请来龙王降雨相助,却依然不能浇灭三昧真火,孙悟空也差点被烧死。孙悟空无计可施,只得请来观音菩萨降妖。菩萨用甘露水浇灭了妖精的三昧真火,以法力制伏妖精,迫使他皈依佛门,成为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在这一难里,妖精红孩儿及其三昧真火代表众生的无明、烦恼诸苦,观音菩萨的甘露则代表了佛法。以火来比喻众生所经受的各种苦恼,这在佛经中是很常见的。如在《法华经》第三部分“譬喻品”里,佛以火宅比喻众生所生活于其中的三界,众生就在这火宅里受苦受难。佛说:如来是众生之父,“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因此,如来大发慈悲,降“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暗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唐僧师徒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所困,孙悟空等人虽用尽自己的力量,却不能摆脱三昧真火的困扰。观音菩萨以其净瓶里的甘露水为他们熄灭了三昧真火,降伏了妖怪。这表示只有佛法才能够帮助众生摆脱世间的烦恼和痛苦。
善财童子本是佛经里的著名人物,《华严经·入法界品》叙述了他的来历和修行佛法的故事。他之所以名叫善财,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里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大量财宝,所以称他为善财。所谓“童子”,不是指儿童,是指心地清净纯洁的人。例如,著名的文殊菩萨也被称为文殊师利童子,甚至儒家的鼻祖孔子也曾被佛教徒称为儒童菩萨,引起儒生的不满。明末高僧莲池大师对此作了解释:“童者,纯一无伪之称也。文殊为七世佛师,而曰文殊师利童子;善财一生得无上菩提,而曰善财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贤圣,有‘童真住’,皆叹德之极,非幼小之谓也。”(《竹窗随笔二》)在佛经里,善财童子是正面人物,不是妖怪,更不是牛魔王的儿子。他“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为了修行佛法,他曾经向五十三位佛教高僧大德参拜、请教,其中就包括观音菩萨,最后善财童子终于成佛。这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西游记》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当作善财童子,这与《华严经》的叙述是不同的,应当是民间传说所造成的结果。
第43回,唐僧师徒途经黑水河时,一心要吃唐僧肉的鼍龙怪将唐僧和猪八戒捉入水府。黑水河神告诉孙悟空,鼍龙怪是西海龙王的外甥。孙悟空向西海龙王问罪。龙王派遣自己的太子率兵将鼍龙怪擒获,解救了唐僧和猪八戒。
这一难的佛教寓意是:修行者必须领悟诸法性空的真理,获得般若之智。只有获得般若之智,才能做到心无迷惑颠倒、恐惧疑虑,乃至成佛,否则就会招来妖魔。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般若”,是指佛教徒所要获得的智慧。“波罗蜜多”,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到彼岸,即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涅槃境界。所谓“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众生都是由这五种成分因缘合成的。“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指诸佛所证得的至高无上、绝对正确的觉悟。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修行者获得般若之智后,就能够领悟万法性空、虚妄的道理;这样他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牵挂、妄念和恐惧,乃至达到涅槃境界。然而,每当遇到高山峻岭、大江大河的时候,唐僧却总是心怀恐惧和疑虑,妄念生则魔生,结果他们师徒往往就会遇到妖怪。为此唐僧经常遭到孙悟空的批评。在这一回里,唐僧一听见水声振耳,就大惊失色。孙悟空批评他说:“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音声,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孙悟空所说的意思正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阐明的佛教教义。
第44—46回,车迟国与妖道斗法。唐僧师徒途经车迟国,发现该国国君听信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等三个妖道的蛊惑,迫害佛教徒。孙悟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要替和尚伸冤出气。他先是与猪八戒、沙和尚冒充道教的最高神三清戏弄了三个妖道,随后又运用法力神通战胜并治死这三个妖道,从而令佛教徒扬眉吐气,恢复了佛教的合法地位。
这个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历史上佛教与道教之间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道教之间既和平共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同时也互相敌对、互相斗争。中国历史上曾有四次大规模排佛运动。这四次排佛运动实际上都是道教借助于政治力量对佛教进行迫害,企图削弱、消灭佛教。当然,道教徒的阴谋并没有得逞,佛教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很快又重新恢复和兴盛起来。车迟国里的道教徒借助于国王的力量迫害和尚,正影射了历史上道教徒借助于政治力量对佛教的排斥和攻击。《西游记》的作者通过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和尚狠狠地教训了道教徒,甚至对道教的最高神也戏耍了一回,故意让猪八戒将三清的神像扔进了臭烘烘的茅厕里。可见作者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上为佛教鸣不平,长佛教的志气,灭道教的威风。但作者不为已甚,并未将道教贬得一无是处、不留余地,也没有以佛教吞并道教、奴役道教的野心,作者的根本态度还是三教合一。因此,孙悟空虽然将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治死,但他后来却对车迟国的国王说:“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由此可知,《西游记》的作者将虎力等三个道士写成妖怪、畜生,这固然有丑化道教的意思,但他并未将道教整个地看作外道妖邪;在发泄了对道教的不满之后,作者最终还是承认了道教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将它同儒家、佛教相提并论,甚至合而为一。
在这个故事里,虎力、鹿力、羊力三个大仙分别是虎、鹿、羊变成的,被当作妖邪。有人认为,这三个大仙的形象是由佛教经典《法华经·譬喻品》里的羊车、鹿车、牛车演化而来的,他们的宗教含义也是一致的。这种说法既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妥当。
在历史上佛教内部曾经形成不同的流派,大致上说来有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大乘佛教形成后,自以为得佛之真义,攻击小乘佛教不符合佛的本意。而小乘佛教也攻击大乘佛教,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所说的。《法华经》的宗旨则是调和大小乘佛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将所谓三乘(声闻、辟支、菩萨)融会贯通,整合为一。该经认为,所谓三乘是佛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临时建立的,是权宜之计,是手段而非目的,它们不是三个,而是一个。因为众生罪孽深重,对佛的教诲不能信解,所以“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能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为了阐释这个意思,《法华经》使用了如下譬喻:有一富豪,家中失火。他的三个儿子因为年幼贪玩,不知畏惧,不愿逃出火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富豪为了诱导儿子逃出火宅,就假意说火宅外有他们所喜爱的羊车、鹿车和牛车。果然三个儿子逃出火宅。为了不失信于自己的儿子,富豪送给他们每人一辆更好的白牛车。在这个譬喻里,火宅是指众生所生活于其中的三界,羊车、鹿车、牛车是指声闻、辟支佛、菩萨,而白牛车则代表大乘佛教。
车迟国里的三个道士分别是虎精、鹿精、羊精,相当于《法华经》里的三种车子,代表佛教三乘。孙悟空灭了三个妖道,意味着超越三乘而达于最上乘,即大乘佛教。这种寓意是很明显的,从小说的回目和小说中穿插的诗词就可以看得出来。如第45回的回末写道:“广大无边真妙法,至真了性劈傍门。”第46回的回目是:“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在《法华经》里,三乘同样是佛教,与大乘是一致的,而不是什么邪魔外道。但在《西游记》里,虎力、鹿力、羊力三个大仙却是妖怪,因此将这三个妖道看作是佛教三乘的象征,是不完全合适的。
第47—49回,唐僧师徒西行途中遇到通天河阻住去路。他们来到河边的陈家村借宿,得知有妖精在此地吃童男童女,祸害百姓。为了搭救百姓,积德行善,唐僧命孙悟空和猪八戒捉妖。妖怪为捉唐僧,乃作妖法,使天降大雪,冻住了通天河。唐僧求经心切,冒死踏冰西行,被妖怪捉住。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伏妖怪,救出唐僧。原来妖怪本是菩萨所养的金鱼,跑来此地成精,霸占了通天河老鼋的府邸。妖怪被捉后,老鼋为了报恩,自愿驮着唐僧师徒渡过了通天河。
这一难的宗教寓意可以归纳如下:
一,修行者要积德行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孙悟空等人救了陈家兄弟的子女,无意中又替通天河里的老鼋赶跑了妖怪,收回被妖怪霸占的府邸。善有善报,所以唐僧师徒受到陈氏兄弟的热情款待和供养,老鼋也自愿驮他们过河。这些都是唐僧师徒应得的善报。
二,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应当坚定信心,勇猛精进,不畏艰难困苦,功夫不负苦心人,终有苦尽甘来、功德圆满的一天。唐僧取经心切,不顾天寒地冻,冒着生命危险,踏冰西行以求法。虽然他掉入冰河里,被妖怪捉住,但他的虔诚心和勇猛精进的求法精神感得菩萨前来搭救,老鼋也主动驮他渡河。正如第49回的回末诗所写的:

圣僧奉旨拜弥陀,水远山遥灾难多。
意志心诚不惧死,白鼋驮渡过天河。


第50—52回,写金兜山之难。唐僧师徒翻越金兜山时,贪心的猪八戒偷盗妖怪的棉背心,结果师徒三人被妖怪捉住。孙悟空化斋回来后,就与妖精争斗。妖精用法宝金刚琢将孙悟空的金箍棒套了去,孙悟空赤手空拳,只好逃走。他到各处搬取救兵,但先后被妖精打败。经如来佛祖的指点,孙悟空才知妖精是太上老君的青牛所变,于是请来太上老君收了妖精,救出师父和师弟。
本次磨难的主旨是要人戒贪心,莫偷盗,要时刻记住道教所说的:“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要时刻做到儒家所说的慎独。贪心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首,偷盗是佛教的五戒之一,是修行者必须戒除和超越的障碍和难关。要戒除贪心,修行者应当少欲知足。正如佛祖在《佛遗教经》里所说的:“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畏惧;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要戒除贪心,还要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这次唐僧师徒遭受磨难的起因是猪八戒贪心,偷了别人的东西,还以为没人察觉。谁知却正中妖精的圈套,招来这一场灾难。对于这个寓意,小说第50回的回目已经明确地作了揭示:“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意思是说,贪欲、爱欲会让人心性放纵,心地昏乱,所谓利令智昏,结果必然是胡作非为,造作恶业,遭遇魔障,就像唐僧师徒所遭遇的那样。
第53—55回,在女儿国,唐僧和猪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河水,竟然怀孕成胎。在当地人的指点下,孙悟空、沙和尚从如意真仙那里抢来一桶可以解除胎气的泉水,治好了唐僧、猪八戒的病痛。女儿国里全是女性,因此,女儿国国王热切希望招赘唐僧为夫为君。唐僧师徒试图尽快离开女儿国,但琵琶洞的蝎子精却将唐僧劫走,意欲与之成亲。孙悟空等人与妖精交战,被妖精用毒刺蛰伤。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孙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治死了蝎子精,救出唐僧。
唐僧和猪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后,竟然以男子之身怀孕成胎。这当然是荒诞不经之谈。真实的情况应当是他们喝了生冷不净的河水后,引起腹泻腹痛。这是很常见的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但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加工之后,却被改造成男人怀孕的故事。这种令人尴尬的遭遇被作者赋予了宗教意义。唐僧和猪八戒打掉胎气后,解了几次大便,又洗了一次热水澡,将身体彻底清洗干净。对此,作者作了这样的总结:“洗净口孽身干净,消化凡胎体自然。”意思是说,修行者要像唐僧、猪八戒那样,必须净化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这样才能消除客尘烦恼和世俗污染,获得自然清净的法身。在第53回,孙悟空和沙和尚取得落胎泉水后,作者又用道教丹鼎派的用语和思想作了类似的阐释:

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
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
婴儿枉结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费难。
推倒傍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


铅、汞、砂等是道士炼丹用的材料。“婴儿”表面上是指唐僧和猪八戒所怀的胎儿,实际上是指金丹。“土母”是指沙僧,“心君”是指孙悟空。诗里的意思是说,唐僧和猪八戒在修行中误入歧途(旁门),在孙悟空和沙和尚的帮助下,重新回向正道、正教。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五众除了被当作阐释佛教教义的符号外,还被作者用来阐释道教丹鼎派的思想和教义,使他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以阐释丹鼎派的修炼思想。
在作者的笔下,西梁女儿国的国王象征女色和世俗富贵。琵琶洞的女怪代表的则是邪淫,而她是蝎子成精。作者这样写,其意是说,女色、尤其是邪淫,就像蝎子那样恶毒、厉害;连西天佛祖和观音菩萨都不敢惹蝎子精,可见邪淫是极难克服的障碍,是修行者的大敌。禁邪淫正是佛教五戒之一。面对女色与富贵,唐僧能够不动心,不贪恋,所以他才被称为高僧、圣僧。对此寓意,作者在小说中多次予以提示,如:“割断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心禅”,“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
第56—58回,写真假孙悟空的故事。第56回,唐僧师徒在途中再次遇到拦路抢劫的强盗,被孙悟空打得死的死,逃的逃。但唐僧对孙悟空大开杀戒的做法很是不满,将孙悟空再次逐出师门。与此同时,妖怪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的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孙悟空发现妖怪冒充自己,遂与妖怪大打出手。面对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大家都分辨不出谁真谁假;佛祖以慧眼认出妖怪,并将妖怪捉住。孙悟空一怒之下,打死妖怪。最后唐僧师徒和好如初。
在这个故事里,唐僧再次冤屈了孙悟空。孙悟空打死的确确实实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所以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正当的。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法律对强盗的惩罚是很重的;强盗一旦被官府抓住,必定会被处死。唐僧和观音菩萨都认为,孙悟空可以赶跑强盗,而不必将他们打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孙悟空可以吓跑强盗,唐僧固然可以免受其害,但强盗还可以危害其他人。大乘佛教主张,修行者应当积德行善、自利利他,拯救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佛。因此,如果孙悟空只是把强盗赶走,而不管他们是否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命和财产,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完全不符合佛教教义。所以,不论是从世俗法律上来说,还是从佛法上来说,孙悟空打死那些强盗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做法,除非唐僧师徒能够感化这些强盗,使他们改恶从善。唐僧的错误在于他的教条主义。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心地慈善;但他对佛法的理解往往是死板的、僵化的,结果就会误解、曲解佛法的真义和精髓。这就是所谓的佛法的了义、非了义问题。真正的、高明的佛教徒当然是要随顺了义的佛法。
佛教认为,众生与诸佛都有常住真心,有着同样的清净佛性。但众生由于有种种无明、烦恼和执著,所以生起种种妄心杂念,由妄心而生起种种境界,从而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小说中真假孙悟空代表的正是众生的真心和妄心。唐僧师徒之所以会有妄心,是因为他们的心中起了无明、烦恼、执著,第56回的回目所说的“神狂”、“道昧”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地说,就是唐僧对孙悟空心怀不满和嗔怒,认为孙悟空不听从自己的教诲,滥用武力杀死强盗,造下恶业,也连累了自己。但孙悟空觉得自己是吃力不讨好,觉得很委屈,因此对师父有几分怨恨。猪八戒和沙和尚对孙悟空也有些嫉妒和怨气,因为孙悟空的本领和功劳比他们大得多;孙悟空还经常以大欺小,对他们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这样师徒四人就产生了矛盾冲突,“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因此,妖怪乘虚而入,打伤唐僧,抢走行李,企图以假乱真,以假代真,变成孙悟空的模样与孙悟空争斗不休。佛教认为,一切磨难皆由无明、妄心所生,欲除磨难,须除妄心,了悟诸法的空性,从而除妄存真、返妄归真。只有这样,才能超脱生死苦恼,成就正果。小说中,妖怪与孙悟空争斗多时,不分胜负,孙悟空无法降伏妖怪,而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阴曹地府和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人也都不能分辨出真假孙悟空,最后还是由佛祖分出真假,去假存真。这意味着佛法无边,只有皈依真正的佛法,修行者才能除妄心,存真心,从而从无明、烦恼、执著中得到解脱。
佛教有所谓戒、定、慧三学。戒是戒律,定是禅定,慧是智慧,佛之智慧。佛教主张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佛祖在临涅槃前嘱咐弟子们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佛教之所以重视禅定,是因为人心经常是散乱多变的,如风一样飘忽不定,难以约束和控制;而心如不定,就会产生诸多妄念,使人走火入魔。对此寓意,作者在作品中也作了揭示。如第56回回末写道:“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第57回里有诗云:

保神养气谓之精,情性原来一禀形。
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
三花不就空劳碌,四大萧条枉费争。
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


第58回中间有诗云: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第58回的末尾又有诗云:

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
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这些诗句从佛、道合一的角度概括了小说里所蕴涵的宗教寓意。所谓“凶狂心”、“二心”、“心乱神昏”等都是指修行者的散乱心、妄心,所谓“无心”、“婴儿”、“圣胎”等则是指常住真心、正果。所谓“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都是说无明、妄心使人流转于生死苦海。而“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则是说只有去除无明、妄心,修行者才能超凡入圣,获得正果。
第59—61回,叙述火焰山之难。唐僧师徒西行途中被火焰山挡住去路。牛魔王之妻罗刹女有芭蕉扇可以扇灭火焰山,孙悟空向她借扇。但因为孙悟空曾经降伏过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罗刹女记恨在心,拒绝借扇,并要为儿子报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模样从罗刹女那里骗到芭蕉扇。牛魔王用同样的方法,又从孙悟空手里骗回芭蕉扇。在众多神祗的帮助下,孙悟空等人抓住牛魔王,夺到芭蕉扇,保护唐僧翻过了火焰山。
在这个故事里,牛魔王比喻众生的妄心妄念,火焰山则代表心中的无明业火。佛祖在《遗教经》里以牧牛来比喻修行者对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的控制和折伏:“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而心为五根之主,因此,修行者更需要控制和折伏其心:“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在小说里,孙悟空说:“牛王本是心猿变。”孙悟空是心猿,代表的是已经皈依佛法的正心、真心;而牛魔王代表的是不遵佛法的邪心、妄心,是心魔。修行者如果不遵循正确的方法修行,就会误入旁门左道,走火入魔。火焰山和牛魔王就代表心魔。唐僧师徒要熄灭火焰山,就是要通过佛法的修行以熄灭心中的无明火焰,去妄存真。当猪八戒建议避开火焰山,别寻道路西行时,火焰山的山神连忙加以阻止:“但说转路,就是入了傍门,不成个修行之类。古语云:‘行不由径’,岂可转走?你那师父在正路上坐着,眼巴巴望你们成功哩!”这就是说,修行者必须遵循正确的修行方法,不可走旁门左道。正确的途径就是降伏牛魔王,熄灭火焰山,也就是要祛除妄心,保存真心,这样才能获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正如孙悟空所说的:“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生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所谓“超生极乐天”,“同赴龙华宴”,都是指修行圆满而成佛的境界。在佛祖的指使下,众多天神和护法神祇帮助孙悟空降伏了牛魔王,得到芭蕉扇,扇灭火焰,这才使得唐僧“解燥除烦,清心了意”。这说明只有皈依佛法,才能降伏心魔,浇灭心火,获得清凉解脱境界。
同时,作者又用道教丹鼎派的阴阳五行思想来诠释这个故事的寓意。火焰山是火,属于阳;芭蕉扇是“太阴之精叶”,属于阴。阴阳可以互相克制,所以芭蕉扇能够扇灭火焰山。道士炼丹,必须使阴阳和谐,五行均匀,否则金丹就炼不成,神仙也做不成。这正如小说里所说的:“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所谓“坎离既济”,“水火均平”,“五行联络”,都是指调和阴阳,调和五行;所谓“登紫府”,“赴瀛洲”,都是指炼成金丹,羽化成仙。
第62—63回,祭赛国金光寺宝塔里有佛宝放光。但三年前佛宝被盗,国王认定是金光寺和尚偷了佛宝,所以严刑拷打该寺和尚,逼迫他们交出佛宝。经过孙悟空的调查,才知道佛宝原来被碧波潭万圣龙王与其女婿九头怪偷去了。孙悟空、猪八戒找到碧波潭,打死万圣龙王,赶跑九头怪,夺回佛宝。
在这个故事里,宝塔里的佛宝实际上是指佛法,或般若之智,或众生与诸佛皆有的清净佛性、法身。妖怪以及妖怪所降下的血雨是指众生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恼等种种不净。妖怪降血雨、污宝塔、偷佛宝,是指众生本具的清净佛性被无明、妄心、执著所迷惑和污染。孙悟空等人降妖除魔,找回佛宝,洗净佛塔,使佛宝重放光明,意味着修行者通过断除无明、妄想、执著,使自己本具的清净佛性和般若之智显现出来,明心见性,修成正果。对此寓意,小说第62回的回目“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已经作了揭示,读者一看便知。
第64回,唐僧师徒西行路上遇到一条布满荆棘的长岭,无法通行。猪八戒使起神通,用钉钯扒开荆棘,为唐僧开辟道路。在翻越荆棘岭的时候,唐僧忽然被几个树妖劫到一石崖之下与之吟诗论道,又被妖艳的女妖以色勾引。但唐僧不为所动,孙悟空等人及时赶到,救出唐僧。孙悟空以火眼金睛认出这些树妖,猪八戒将这些成精作怪的树木全部砍伐,然后师徒们扬长而去。
在这个故事里,荆棘代表修行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与唐僧吟诗清谈的树妖代表邪魔外道,所以这次磨难的寓意是:宗教修行是漫长、艰苦的过程;修行过程不但充满艰难困苦,还充斥着邪魔外道的各种诱惑,考验着修行者的耐力、定力与信心。修行者应当抵制各种诱惑,坚定信念,勇猛精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修行的成功。佛祖在《遗教经》里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所谓“精进”,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勤奋努力的意思。精进的反面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懒惰懈怠。佛祖又说:“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所谓“不忘念”,“摄念在心”,就是要意志坚定,充满信心;其反面则是意志动摇,丧失信心。在小说里,唐僧师徒以精进心克服懈怠心,不分昼夜地扒开布满荆棘的道路前进。面对邪魔外道的诱惑,唐僧“心如金石,坚执不从”,以坚定的信念抵制了邪魔外道的诱惑,所以他们才能够穿越荆棘岭,摆脱邪魔外道的诱惑和纠缠。这正如作者在第65回的开头所总结的那样:“话表唐三藏一念虔诚,且休言天神保护,似这草木之灵尚来引送,雅会一宵,脱出荆棘针刺,再无萝蓏攀缠。”
第65—66回,唐僧不识真假,误将小西天当作佛祖的灵山道场,将妖怪黄眉大王变化的假佛认作真佛,因此被妖怪捉住。孙悟空设法逃出,先后到武当山、盱眙山请来两路救兵,但这些救兵也被妖怪捉住。正当孙悟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时候,弥勒佛祖忽然到来,说黄眉怪是他跟前的黄眉童儿变成的妖怪,然后帮助孙悟空捉住妖怪,救出唐僧等人。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分辨真佛、假佛,真佛法、假佛法,要去妄存真,皈依真佛、真法,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如果不辨真假,认假为真,就会误入歧途,走火入魔,招来灾殃。对此寓意,小说第65回有所揭示:

碧眼猴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
黄婆盲目同参拜,木母痴心共话论。
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
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碧眼猴儿”是指孙悟空,“黄婆”是指沙僧,“木母”是指猪八戒,“禅机”是指唐僧。这诗的意思是说,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不能分辨出真假佛法,被表象所迷惑,结果误入歧途,走火入魔。只有孙悟空能够分出真假佛法,但唐僧却不听孙悟空的劝告,结果落入妖怪之手。孙悟空搬来众多救兵,却无法降妖除魔;只有弥勒佛到来,才将假佛降伏。这说明只有真实才能揭露假象,只有真佛才能辨别真佛法与假佛法之间的差别。
第67回,唐僧师徒在驼罗庄投宿,听说此地有妖精伤人,孙悟空、猪八戒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打死蛇怪,为村民除去大害。该村以西有七绝山,是西行必经之路。但七绝山的道路被腐烂、恶臭的柿子覆盖,难以通行。在村民的帮助下,猪八戒变成巨猪,用嘴拱开路上的污秽,引导唐僧翻过了七绝山。
大乘佛教要求修行者利益众生,积德行善,种植善本。因此,唐僧师徒替村民除害是他们作为佛教徒所应做的事情,是无私的,没有任何条件的;正如孙悟空对村民所说的:“何必说要甚么谢礼?俗语云:‘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我等乃积德的和尚,决不要钱!”
七绝山的污秽象征着世俗社会的肮脏与众生心地上的污染。在佛教看来,人类所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充满了污秽,尤其是众生的内心被贪婪、嗔恚、愚昧、骄慢、妄想等各种烦恼所污染、毒害,所以众生不断地造作恶业,沉沦于生死苦海而不能自拔。佛教称世俗社会为尘世,意思是充满尘垢、污秽的世界;也称之为五浊恶世,意思是有五种污秽的世界。猪八戒拱开污秽的道路,引导唐僧翻越七绝山,这表示唐僧师徒通过修行,摆脱了世俗世界的污染,净化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恢复了本来清净的心性。这正如第67回的回末诗里所说的:“六欲尘情皆煎断,平安无阻拜莲台。”所谓“莲台”,就是莲花台。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因此,清净、高洁的莲花就被佛教用来代表清净无染的佛性和诸佛,莲台也就成为诸佛、菩萨的座位。因此,拜莲台就是拜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修行者只有用佛法洗净心性上的污秽,方能够见到佛,或者成佛。第67回的回目同样表达了这个寓意:“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68—71回,孙悟空为朱紫国皇帝治病,并主动替国王除妖,救回被妖精赛太岁抢走的皇后。妖怪有三个金铃,十分厉害。机智的孙悟空偷来妖怪的宝贝,将妖怪烧得焦头烂额,无处逃生。这时观音菩萨到来,救下赛太岁——原来妖怪是菩萨的坐骑金毛犼变化的。原来朱紫国皇帝以前曾经射伤佛母孔雀大明王的子女,所以才招来这场灾祸。朱紫国皇帝对唐僧师徒异常感激,但唐僧师徒施恩不望报,辞别皇帝,继续西行。
朱紫国皇帝的故事同样阐释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佛教认为,杀生是十恶之一,杀生必有恶报;因此戒杀生是佛教五戒之一,也是十善之一,有不可思议功德,有助于修行者成就佛道。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相反,如果犯了杀生之戒,则会招来恶报。朱紫国皇帝射伤雌雄孔雀,犯了杀生的戒条,所以他得到的报应是夫妻分散,身染重病。
戒邪淫也是佛教五戒之一。所谓邪淫,是指世俗人与自己的配偶之外的异性发生性关系;出家人则应完全戒除色欲。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人系于妻子舍斋,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透得此门,出尘罗汉。”“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邪淫戒的目的是要消除修行者对色欲的贪恋。色欲不除,佛道难成。儒家也说:“万恶淫为首。”妖怪赛太岁抢劫皇后,蹂躏宫女,既犯了杀戒,又犯了色戒,所以才会受到恶报,差点被孙悟空烧死。第71回的回首词这样写道:
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人能悟彻色空禅,何用丹砂炮炼?德行全修休懈,工夫苦用熬煎。有时行满始朝天,永驻仙颜不变。
意思是说,诸法性空,女色、色相终是虚幻不实的,是生灭的假象,所以修行者不应当留恋于它、执着于它。修行者如果能够看破并祛除色相、色欲,再加上勤苦的修行,最后必能修炼成仙或成佛。
必须指出的是,佛教所说的色,主要是指所有物质性的东西,是所谓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一。在佛教看来,人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而五蕴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人也是虚幻不实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和自性。这就是所谓的“无我”。正如佛教经典《心经》上所说的:“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72—73回,唐僧被盘丝洞女妖蜘蛛精捉住。猪八戒色迷心窍,先是调戏女妖,然后又要打杀女妖。女妖只得逃窜而去。师徒四人继续赶路,来到黄花观歇脚。谁知黄花观道士与蜘蛛精是同门师兄弟。为替师妹报仇,黄花观道士暗中在茶里下毒,要毒死唐僧师徒。但细心的孙悟空没有中计,就与妖道打斗。妖道两胁有千只眼睛,眼放金光,将孙悟空困住。孙悟空被迫变成穿山甲,钻地而逃。这时黎山老姆忽然来到,指点孙悟空请来毗蓝婆菩萨,捉住妖道蜈蚣精。
在这场磨难里,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和黄花观的蜈蚣精比喻人的七情六欲。第72回的回目是“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可见作者已经明确告诉读者:七个蜘蛛精比喻人的七情。蜘蛛精、蜈蚣精既然是同门师兄弟,那么,蜈蚣精就应当是指人的六欲。蜘蛛精所吐出的遮天蔽日的蜘蛛网,正象征着人的各种各样的情欲;它们像密密层层的大网将人紧紧地束缚住,使人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蜈蚣精比喻人的六欲,其意是说,人的欲望就如有着剧毒的蜈蚣那样可怕、有害。唐僧师徒的遭遇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修行者如果放纵自己的情欲,沉溺于情欲之中,被情欲所控制和迷惑,那么,不但修行不能成功,还会招致灾祸,就像唐僧等人那样,被蜈蚣精所伤,差点中毒身亡。因此,修行者必须超越情欲的控制和束缚,只有这样,修行才能成功。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论述了情欲对修行者的危害性以及脱离情欲的益处:“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在小说里,唐僧之所以执意要亲自去化斋,是出于好胜心、虚荣心,以为自己贵为师父,如果化不来斋饭,恐怕被自己的徒弟笑话,结果被女妖捉住。孙悟空一开始不屑于打女妖,是因为他觉得好男不与女斗。可见孙悟空起了骄慢心,因而变得粗心大意,让猪八戒独自去对付女妖。猪八戒自告奋勇去打女妖,是因为他起了色心。他变成鲇鱼调戏女妖,结果吃了大亏,被蜘蛛网困住。对于这些寓意,小说第72、73两回的回目已经作了提示:“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在第74回的开头,作者对此又作了总结: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行功进步休教错,行满功完大觉仙。
所谓“断欲忘情即是禅”正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和宗旨。
第74—77回,唐僧师徒行经狮驼山时,狮子精、大象精、大鹏精三个妖怪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捉住,并放出谣言,说唐僧已被吃掉。孙悟空信以为真,就到灵山向佛祖哭诉其事。佛祖以慧眼观照,对孙悟空说,唐僧并未被妖怪吃掉;然后佛祖带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众多弟子来到狮驼城,将三个魔王收伏,救出唐僧等人。
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乘起信论》上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意思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我们的妄想心所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除掉了妄想心,那么,万事万物,包括我们所有的烦恼,都不会产生。慧能大师在《坛经》里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相反,如果众生“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在《西游记》第13回里,唐僧自己也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但每当他遇见高山峻岭时,他都会心生恐惧和疑虑,生怕遇到妖魔拦路。唐僧一旦心生妄念,结果往往就会招来妖魔。第74回,当他看到狮驼山高耸险峻,就“心中害怕”,担心山上无路可走。听说山上有妖魔,唐僧就吓得“战兢兢,毛骨悚然”,试图避开狮驼山,另找西行的道路。但孙悟空说狮驼山方圆八百里,无法绕过。唐僧听了,心里更加恐惧、烦恼,“止不住眼中流泪道:‘徒弟,似此艰难,怎生拜佛?’”由此可见,唐僧的心中经常会有执著、妄念、恐惧,其修行功夫还远远不够纯熟,因此就会招来众多妖魔前来侵害。孙悟空等人虽与妖魔反复争斗,却无法降伏这些妖魔。只有佛菩萨到来,才将狮驼山的妖魔降伏。这说明只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帮助修行者消除种种执著、妄念和烦恼。对此寓意,作者在第78回的回首诗里作了概括: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耐他何?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拾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所谓“一念才生动百魔”,就是“心生,种种魔生”的意思。对治的方法和途径是“但凭洗涤无尘垢”,“扫退万缘归寂灭”,也就是运用般若之智认识到万法皆空(即寂灭)的真谛,从而祛除心中的妄想、执著、烦恼,到这时,所有的妖魔就会消失,“心灭,种种魔灭”,修行者就会达到清净超脱、自由自在的涅槃境界。所谓“行满飞升大罗天”,本来是指道士修行成功后,成为天上长生不老的神仙。但在这里也指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因为在《西游记》里三教是合一的。
第78—79回,比丘国国王荒淫无道,纵欲过度;受妖道的蛊惑,要取1111个儿童的心肝作药引,以求祛病延年、长生不老。唐僧心中不忍,令孙悟空降妖除魔。妖道打不过孙悟空,只得落荒而逃,却被寿星抓住。原来妖道是寿星的坐骑白鹿变成的妖怪,所以寿星特地前来收伏它。猪八戒将美后打死,现出本相,原来是狐狸成精。孙悟空等人将妖精带回比丘国,国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释放了被抓的儿童。
在这个故事里,孙悟空当面怒斥荒淫无道的比丘国国王,为无辜遭殃的百姓讨回了公道,令人拍手称快!小说中的比丘国国王很像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迷信道士,妄图长生不老。他长期不理朝政,任用奸臣严嵩把持朝政,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然,中国历史上迷信道教,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不顾百姓死活的皇帝还大有人在,所以这个比丘国的国王也不一定就是影射嘉靖皇帝,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所有这类昏君、暴君的揭露和鞭挞。这使得《西游记》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和价值。
但这个故事还有其宗教内涵。一是表现了佛教大慈大悲、积德行善的价值取向。比丘国国王欲取儿童的心肝作药引,这件事本来与唐僧师徒没有关系,驿丞也再三劝唐僧不要多管闲事,以免引火烧身。但唐僧执意要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指令孙悟空降妖除魔,搭救儿童。他们的动机和目的就是要实践大乘佛教救苦救难、利益众生、积德行善的仁爱精神、牺牲精神。正如唐僧所说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对于佛教这种无私利他的仁慈精神、牺牲精神,作者是极为赞赏的。在第78回,作者以诗赞曰:

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
万圣千真皆积德,三皈五戒要从和。
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
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胜波罗。


善有善报。当唐僧师徒除掉妖魔,救出千余儿童的性命后,不但比丘国国王心存感激,比丘国百姓更是感恩戴德,也不怕孙悟空等人长得丑陋、凶恶,家家户户争着将唐僧师徒请到家里热情款待;唐僧师徒临走前,百姓又画下他们的相貌,为他们立起牌位,烧香供养。
二是以佛法批判了长生不老的错误思想。比丘国国王一方面纵欲过度,另一方面又受妖道的蛊惑,企图通过服药、吃儿童心肝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对于这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唐僧义愤填膺,当面以佛法劝谏国王: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意思是说,人有生则必有死,人的肉体(“幻相”)终归是要死的。因此,通过服药、交媾(即男女交媾,采阴补阳)以求长生不老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如要超脱生死之苦,必须依照佛法来修行,要清心寡欲,清净无为;要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要通过打坐、禅定以悟解万物皆空的道理,从而放下一切牵挂和累赘,自在无为;还要积德行善,利益众生,以求善有善报,获得无量福德。只有这样,才能延长寿命,达到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孙悟空则劝国王“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也是劝他不要纵欲,不要杀生作恶,而要多多地积德行善,这样就足以达到除病延年的目的。
第80—83回,女妖地涌夫人用计将唐僧劫走,意欲与之成亲。孙悟空等人找到妖怪的巢穴无底洞,逼迫妖怪交出唐僧。但妖怪又用计劫走唐僧,跑得不知去向。孙悟空在妖怪巢穴里意外地发现了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太子的牌位,牌位上称天王为父,哪吒为兄。于是孙悟空就到玉皇大帝那里状告李天王父子。经过一番调查,大家才知道妖怪是李天王的干女儿老鼠精地涌夫人。李天王父子带领天兵天将围剿无底洞,捉住老鼠精,救出唐僧。
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主旨仍然是戒色欲、戒邪淫。镇海寺的六个和尚因为不守色戒,被女妖的美貌所吸引、迷惑,结果被女妖吃掉;用孙悟空的话说,他们“都被色欲引诱,所以伤了性命”。而唐僧面对美女的诱惑与威逼,却能够不动心,不屈服,所以最终得以脱离“烟花苦套”。佛教之所以要禁淫欲,戒女色,是因为色欲容易伤害人的身体,败坏人的德行,使人造作恶业,从而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
第84—85回,灭法国和尚毁谤国王,所以国王发誓要杀一万个和尚予以报复。孙悟空大施法力,一夜之间将国王、大臣以及宫廷里的所有人都剃成光头。国王及其臣子们恐惧万分,以为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发誓今后再也不敢杀戮和尚,情愿皈依佛教,拜唐僧师徒为师。孙悟空乘机劝导国王保护佛教,善待僧侣,然后师徒五众继续西行。
灭法国与前文写到的车迟国一样,都是因为国王的缘故而举国反对和迫害佛教徒。这两个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西游记》的作者对历史上迫害、取缔佛教的做法是不赞成的,可见作者对佛教是认同的,至少是宽容的、容忍的。同时,这两个故事也表达了这样的宗教思想:佛教徒应当尽力保护佛法、传播佛法,超度众生,自利利他。这是大乘佛教不同于小乘佛教的地方。在灭法国,孙悟空运用神通法力强迫国王信奉佛教,这当然是自欺欺人的宗教神话。在现实世界里,佛教之所以能够历经打击而不灭,主要是因为它的自利利他、甚至损己利人的牺牲精神、护国安民的政治态度赢得了多数君主的赞赏和认可,当然,它的广大信徒也在无形中迫使多数君主只能接受、容忍佛教,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它、迫害它。在小说中,孙悟空对灭法国国王说,只要国王善待佛教,护送他们师徒四人出城,“保你皇图永固,福寿长臻”,“可改号‘钦法国’,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胜,风调雨顺万方安。”这正体现出大乘佛教对王权的尊重。灭法国国王之所以由迫害佛教变为皈依佛教,真正的原因是出于对因果报应的恐惧,而因果报应思想正是佛教的支柱之一,因此,灭法国的故事同样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第85—86回,妖怪花皮豹子精捉住唐僧,欲吃唐僧肉以求延寿长生。经过反复争斗,孙悟空等人剿灭妖怪,救出唐僧,然后师徒们继续西行。
这个故事的用意是告诫修行者对宗教信条、宗教修行勿起疑心,勿生疑惑,否则,修行就不能取得成功,而且还会被外道邪魔所困扰、迷惑。小说中的隐雾山折岳连环洞,是喻指修行者对佛法的疑惑;这种疑惑就像浓雾一样,遮断了人们的视线,令人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又如复杂的山洞,如果误入其中,就难以从中走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修行者的心中充满各种疑惑,对佛法没有正信,那么,他也会误入歧途,走火入魔。花皮豹子精比喻外道邪法。豹子精身上美丽的花纹很容易迷惑人,让人产生喜爱之心,而忘记或者忽略它的凶猛、吃人的本来面目。小说中,三个小妖变成豹子精的模样,迷惑了孙悟空等人,结果真正的豹子精抓走了唐僧。孙悟空等人打上妖怪的洞府解救唐僧,妖怪打不过孙悟空等人,又使诡计,用假人头欺骗孙悟空等人,使孙悟空兄弟三人误以为师父已经被妖怪吃掉了,差点上了妖怪的当。这些情节都显示出疑惑对宗教修行者的危害性。唐僧心中也时常有迷惑,取经过程中的艰辛、磨难使他对取经的前景心存疑虑、懈怠和恐惧。第86回末尾,他口吟一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自从别主来西域,递递迢迢去路遥。
水水山山灾不脱,妖妖怪怪命难逃。
心心只为经三藏,念念仍求上九霄。
碌碌劳劳何日了,几时行满转唐朝?


正因为唐僧心中充满疑惑、恐惧和懈怠,所以他才会经常遭遇妖怪,总是到不了西天,取到真经,获得正果。要取得修行的成功,修行者必须祛除心中的疑惑、懈怠、妄念,心里清净,则外境自然清净无魔。正如唐僧和孙悟空所说的,“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孙悟空等人最终将妖怪打死,解救了唐僧。被孙悟空解救出来的樵夫指点他们说:“这条大路向西方不满千里,就是天竺国极乐之乡也。”这表示唐僧师徒打破了心中的迷惑,重新走上修行的正轨,将要取得修行的成功。
第87回,天竺外郡凤仙郡大旱三年,百姓饿死大半。为救当地百姓,孙悟空请求玉帝下旨降雨,但遭到拒绝。原来凤仙郡侯曾将祭天的祭品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了上天,所以玉帝震怒,降下灾难予以惩罚。孙悟空回到凤仙郡,斥责郡侯不敬天地,令他回心向善,念佛诵经。郡侯马上照办,并令全郡人民家家户户烧香念佛,去恶向善。果然“人有善念,天必从之”,降下甘霖。
这个故事再次宣扬了积德行善的宗教思想。凤仙郡干旱,这事本来与唐僧师徒没有利害关系,但孙悟空主动替凤仙郡出面求雨,其动机完全是为了拯救黎民,积德行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虚名,正如孙悟空对郡侯所说的:“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对唐僧师徒这种积德行善的举动,作者是极为赞赏的:“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其次,这个故事同样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凤仙郡郡侯造下恶业,所以他统治下的凤仙郡遭到连年干旱的恶报。在孙悟空的劝导下,郡侯真心忏悔了自己的罪过,念佛诵经,改过向善,所以天降甘霖,得到善报。正如小说里引证的古诗所说的: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再者,这个故事也表现和赞扬了念佛法门及其功德。佛教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念佛法门是其中最为简便、最为直接的一个法门,所以广泛流行,形成净土宗。所谓念佛,主要是指诚心地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佛教认为,专心执持佛的名号,就可以消除罪业,增加智慧福德;可以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其他净土,永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只享受快乐,所以念佛法门有不可思议功德。在这个故事里,孙悟空教导郡侯改过向善的方法就是烧香念佛,结果是三年大旱,一朝尽除,由此可见念佛法门确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第88—90回,在玉华县,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收三个小王子为徒,传授他们武艺。由于不小心,孙悟空等人的兵器被妖怪黄狮精偷走。孙悟空兄弟三人找到妖怪的洞府,夺回自己的兵器,打跑黄狮精。九头狮子精带领众多狮子精来玉华县为黄狮精报仇,抓走了玉华王父子以及唐僧、猪八戒、沙僧,只有孙悟空脱身而逃。竹节山土地神告诉孙悟空,九头狮子精的主人是太乙天尊,于是孙悟空亲自请来太乙天尊,收伏了妖怪,救出玉华王父子与唐僧等人。
这个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精进不息,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放纵自己的喜怒哀乐,否则就会招来磨难。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在三个小王子面前卖弄自己的武艺和神通;在征得唐僧的许可后,又收三个小王子为徒。这说明孙悟空兄弟三人在别人的奉承下起了骄慢心,自鸣得意,妄自尊大,粗心大意,结果随身兵器被妖怪偷去了。兵器被盗后,孙悟空、猪八戒又气又急,大发雷霆;猪八戒还怀疑是工匠偷盗了他们的兵器,对他们进行恐吓、威逼。孙悟空对自己的粗心大意颇为后悔,他对猪八戒、沙和尚说:“还是我们的不是。既然看了式样,就该收在身边,怎么却丢放在此?那宝贝(指三人的兵器)霞彩光生,想是惊动甚么歹人,今夜窃去也。”第90回,孙悟空来天上请太乙天尊降妖,在东天门外遇见广目天王。天王问起孙悟空的来意后,责怪孙悟空:“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子狮子来也。”孙悟空笑道:“正为此,正为此!”可见众狮子精代表“好为人师”的师,也就是骄慢心、自大心。因此,众狮子精被收伏,就意味着唐僧师徒消除了懈怠、骄慢、嗔怒等妄念、烦恼。对此寓意,小说第91回开头诗作了如下总结: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所谓“马劣猿颠速剪除”,“喜怒忧思须扫净”,是指要消除种种妄心杂念,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只有这样,修行才能获得正果。所谓“得玄得妙恰如无”,是指获得修行的成功,也就是超脱生死烦恼的涅槃境界。相反,如果修行者不能消除妄心杂念,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修行就不能获得正果。所谓“堕三途”,“神丹漏”,“玉性枯”,都是指修行的失败。
第91—92回,唐僧师徒在金平府欢度元宵佳节。但在元宵节的夜晚,唐僧被假扮佛菩萨的三个犀牛精劫走。这三个妖怪长久以来在金平府假扮佛祖,征收大量的酥合香油,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妖精争斗,结果猪八戒和沙和尚被活捉。玉帝派遣四名天将,协助孙悟空剿灭了妖精,救出唐僧等人,并为当地百姓解除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这个故事的宗旨是阐明懈怠对修行者的危害性。唐僧受到慈云寺僧人的恭敬、供养,心中不免感到欢喜;僧人又热情地挽留唐僧师徒在金平府欢度元宵佳节,唐僧不好意思辜负人家的好意,而且他也受到节日气氛的感染,所以就答应留下过节,可见唐僧心中产生了贡高、懈怠、贪恋等念头,而这些妄心、执著会妨碍宗教修行,给修行者带来烦恼,所以唐僧在金平府会遇到妖怪,被妖怪抓走。对此寓意,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反复作了提示。如第91回,作者通过四值功曹对孙悟空说:“你师父宽了禅性,在于金平府慈云寺贪欢,所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本回回末写道:“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所谓“宽了禅性”,“禅性乱”,都是指唐僧心有懈怠、贪念。第92回中间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
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原来到底亏。
紧闭紧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


诗中的意思仍然是说,唐僧在元宵佳节赏灯游玩,心中贪欢爱乐,变得懒散懈怠,所以乐极生悲,遭遇魔障。第93回的开首词再次对这个故事的宗旨和寓意作了总结: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
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
这首词的意思是讲,修行者的心里有了各种念头和情欲,就会招来灾难,阻碍修行;必须消除心中的所有妄念、情欲,自净其意,远离尘垢,依照真正的佛法修行,就必定获得正果,成仙或成佛。
第93—95回,妖怪假变成天竺国公主,企图招赘唐僧,盗取其元阳真气。孙悟空认出假公主,就与之打了起来。妖怪打不过孙悟空,狼狈逃窜。这时,太阴星君、嫦娥仙子忽然到来,制止了孙悟空的追杀,救下妖怪。原来妖怪是月宫里的玉兔变的。天竺国公主前世原是月宫里的素娥。十八年前,素娥在月宫里打了玉兔一掌,不久思凡下界,托生为天竺国公主。玉兔为了报仇,私自跑出月宫,将公主绑架,抛弃荒野。
这个故事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天竺国公主之所以被妖怪劫持,在布金寺吃苦受罪,不能与父母团圆,是因为她在前世里打了玉兔,造下小小恶业,今世应当受到这样的报应。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其次,这个故事再次阐明了戒除贪欲、色欲对修行者的重要性。唐僧遇到公主抛球招亲这一事件时,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结合的,可见他心中不免有爱慕之意,无形中起了贪念。心生则种种魔生,所以他被妖怪选中,陷入两难困境。但他其实并不贪图富贵和美色,心灭则种种魔灭,所以他又能够摆脱魔难,继续西行。对此寓意,作者在小说第93回中作了明确的揭示: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教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第96—97回,寇员外将唐僧师徒接到家里恭敬供养,但唐僧为了尽快取得真经,执意要走,寇员外只好大吹大擂地送走了唐僧师徒。当天夜晚,强盗打入寇家抢劫,又打死了寇员外。而这伙强盗恰巧碰上了唐僧师徒,被孙悟空抓获,夺回寇家的财物,准备送还寇家,却被官府当作强盗投入监狱。孙悟空施展神通,救活寇员外,于是真相大白。
唐僧师徒之所以连遭两次磨难,根据佛教教义,是因为唐僧心中起了嗔怒,猪八戒心中生起贪欲、嗔恚。寇家为了供养唐僧师徒,极力挽留他们。唐僧取经心切,执意要走;猪八戒劝阻师父,唐僧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训斥猪八戒。唐僧的执拗和嗔怒,惹恼了寇员外的老婆和儿子,认为他不识抬举,不给面子,所以故意诬告唐僧师徒。后来真相大白,寇员外责怪自己的老婆,官府也斥责寇员外的儿子。总之,唐僧因为嗔怒、执著而受磨难,猪八戒因为贪吃、怨恨而受到师父、师兄的打骂,寇员外的老婆、儿子因为嗔怒怀恨而受到严厉训斥,这一切都说明,嗔怒是人的烦恼、妄念的根源,所以修行者必须戒除嗔怒心。在佛教教义里,嗔怒被看作三毒(贪、嗔、痴)之一;戒除嗔怒的修行方法是六波罗蜜中的忍辱波罗蜜。
寇员外既然是大善人,为什么又会遭遇不幸,被强盗打劫、踢死呢?原来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他的缺点是贪财、炫富。他虽然长期斋僧、行善,但他的目的只在求得福报,而不是为了超脱生死,获得菩提。他不能悟解诸法性空的真理,对世俗财富贪恋不舍:在送别唐僧师徒时,他大吹大擂,极力炫耀,结果被强盗盯上。强盗打劫的时候,他舍不得自己的财物,哀求强盗为他留下一些,结果被强盗踢死。从佛教的立场上看,寇员外是死于自己的贪心。佛教认为,贪婪、贪欲是三毒之一,也是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修行者必须戒除贪欲;戒除贪欲的修行方法是六波罗密中的布施波罗密。寇员外虽然有点贪婪,但确确实实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善人,所以受到孙悟空和地藏菩萨的保护,不但重新复活,而且寿命延长,可见善有善报。佛教认为,烧香拜佛、广行善事的人,必定会受到仙佛、神鬼的保佑,必定获得善报。寇员外的遭遇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98—100回,唐僧师徒来到灵山,向佛祖拜求真经。佛祖的弟子阿难和迦叶却向唐僧索要礼物,唐僧没带礼物,于是阿难、迦叶故意将无字真经传给了他们。孙悟空在佛祖面前控告阿难、迦叶,佛祖反而替徒弟辩护,唐僧只好将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送给了他们,方才取到有字真经。佛祖令八大金刚护送唐僧师徒东归,中途故意停在通天河西岸。通天河老鼋再次来背他们过河。但因为唐僧失信于老鼋,老鼋一生气,将他们抛落水中。唐僧师徒爬到东岸,八大金刚护送他们回到长安,将经书交给皇帝,然后唐僧师徒随八大金刚重新回到灵山,受到佛祖封赏,取得正果。
以上这些情节都包含着佛教教义。为了拜见佛祖,唐僧师徒先在灵山脚下的玉真观沐浴,这表示修行者祛除世俗生活对身心的污染,摆脱无明、妄念、烦恼的束缚,使真心恢复清净的状态。正如作者所咏叹的,“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所谓“不坏身”,是指众生与诸佛都有的清净的法身、佛性、真心。唐僧师徒在灵山上遇到的那条宽阔、湍急的河水,象征着生死苦海。唐僧师徒在接引佛祖的帮助下,乘坐无底船渡过河流,到达彼岸。这表示在佛法的引导下,修行者渡过生死苦海,从充满生灭、无明、烦恼的此岸(六道轮回),到达没有生灭、无明、烦恼的彼岸,即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上了无底船后,大家看见河水里有唐僧的死尸,这表示经过佛教修行,修行者脱胎换骨,从凡夫变为佛,这正如小说里所说的: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
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
接引佛所驾的无底船代表佛法。船是无底的,这表示修行者既要依照佛法修行,又不要执著于佛法,被佛法所束缚。佛法只是用来超脱生死、烦恼的工具,如果修行者经过佛法修行后觉悟成佛,就应当舍弃佛法,否则,修行者就不能达到彻底的解脱和觉悟。正如船是用来渡河渡海的,乘船者达到对岸后,应当弃船登岸,而不是待在船里。佛教经论经常用船来比喻佛法,如佛祖在《金刚经》里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小说里所说的无字真经,代表的也是这个意思,即修行者不应心生执著,甚至也不应执著于写在纸上的佛法;一旦觉悟成佛,修行者就应当舍弃佛经佛法,自由自在,清净无为。佛祖只是将三藏真经的一部分传给了唐僧,而没有传授全部真经,其用意也是如此。
佛祖、阿难、迦叶之所以向唐僧索要礼物,表面上看是索取贿赂,其实是帮助唐僧戒除贪欲,进一步净化他的心灵。《西游记》的作者恐怕也误会了其中的宗教内涵,所以对阿难和迦叶进行了讽刺、挖苦。观音菩萨之所以让唐僧师徒再受一难,并不是故意刁难,无中生有,而是因果使然。因为唐僧没有兑现自己对老鼋许下的诺言,这在佛法上是妄语,是恶业。自造恶业,必受恶报,所以唐僧遭受落水之难,受到报应。在陈家庄他们再次受到陈氏兄弟的热情款待,则是善有善报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并最终取得真经的过程。这个取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修行者进行宗教修行的过程。取经的过程充满种种磨难、考验,这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也必将遭遇类似的磨难、考验。取经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则象征唐僧等人的修行取得成功,得以超凡入圣,从痴迷的凡夫成为大彻大悟的诸佛菩萨。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和宗旨,自明清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争议、众说纷纭的论题。在明清时期,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从儒、佛、道三教的立场来分析和概括《西游记》的主题和宗旨,“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胡适语)二是认为《西游记》只是一部游戏之作,别无深意,亦无寄托。
笔者认为,从儒、释、道三教的立场和观点来分析和概括《西游记》的主题是比较符合作品实际的。虽然说三教合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教完全相同、相通,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视同一个。《西游记》既然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那么主要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来分析和概括它的主题自然是更为贴切、合理。
到了民国时期,许多学者认为《西游记》充满鬼神迷信,对普通民众有着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应予批判。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西游记》在历史上确实产生过消极影响,它至少是加强了普通民众固有的鬼神迷信思想。但《西游记》的作者自始至终是以风趣、滑稽的笔墨来叙述鬼神的,他在主观上并不一定相信鬼神,也不是有意要宣扬鬼神。他对鬼神的态度与孔子很接近。孔子曾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古人所谓“神道设教”,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游记》的消极影响主要是接受者造成的,从接受学的角度讲,对这种消极影响,《西游记》不应当担负主要责任,接受者应当负主要责任,当然《西游记》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著名学者胡适和鲁迅继承了前人的游戏论,认为《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胡适语)。鲁迅同意胡适的看法,但又加上一句:“假欲勉求大旨,则谢肇制之‘《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主,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数语,已足尽之。”由于胡适和鲁迅是备受尊崇的学术权威,所以游戏论为很多学者所接受,直到今天,游戏论也还有较大影响。然而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大妥当的。
游戏论的错误在于它将《西游记》的艺术风格与其主题混为一谈。《西游记》的风格是活泼风趣、诙谐滑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严肃的主题;活泼风趣、诙谐滑稽的作品也可以表达严肃的主题。《西游记》不是板着面孔讲大道理,而是以活泼风趣、诙谐滑稽的方式讲大道理,就如历史上东方朔一类人以滑稽的方式劝谏帝王一样。游戏论者被《西游记》的风格所吸引和迷惑,因而忽略、抹杀了它的严肃主题;正如谢肇制所说的,《西游记》并非浪作。
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陆学界流行以阶级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文艺作品,因此,很多人认为,孙悟空是农民起义者的代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代表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孙悟空与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历史上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游记》以宗教神话题材曲折地反映和歌颂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有人认为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代表,《西游记》反映了新兴市民要求突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限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今天看来,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概括《西游记》的主题显然是不恰当的,将《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当作农民或市民的代表,这种看法更是牵强附会的。《西游记》写的是宗教故事,表现的是宗教思想和情怀,与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关系。今天的学术界很少再有人赞成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西游记》,可见阶级分析的方法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此外在《西游记》的主题问题上还有其他很多看法,但其影响不大,而且那些看法基本上也是难以成立的,所以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