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吴承恩 > 正文

二、取经故事的历史演变和《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吴承恩

1.取经故事的历史原型
《西游记》号称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之一,但这部小说名著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严格地说不是个人创作,而是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集体创作。
要弄明白《西游记》是怎样形成的,首先我们要了解取经故事的历史原型。唐僧西天取经本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是子虚乌有的虚构故事。取经故事中的唐僧是指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唐僧”这个名称本来可以泛指唐代任何佛教僧侣,但在《西游记》故事里,它却成为玄奘法师的专称,这只是为了方便而已。由于玄奘大师精通佛教三藏经论,他也被称为三藏法师。再者,所谓“西天”,实际上是指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一带),而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西方的天上。因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所以唐僧要去印度求学访经;就地理上说,印度在中国的西方,所以古代中国人将古代印度称为西天,也称之为天竺。这只是个习惯用法罢了,别无深意。
要理解历史上唐僧取经的重要意义,就必须对中国佛教的历史有所了解。我们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他两大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三大宗教里,佛教产生的时间最早,佛教的历史最为悠久。大致说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空、无常、无我,或者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约在两汉之交,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作为外来宗教,为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立足和生存,佛教在传入中国社会的初期,长期依附于中国固有的思想和宗教。在东汉,佛教依附于当时的神仙方术;在魏晋时期,佛教依附于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的状态,人们的生命和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这刺激人们去寻找宗教上的精神安慰和庇护,于是佛教开始大行其道,从而逐渐兴盛起来。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此后则渐趋衰落,但依然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佛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是绕不开的,也是不可低估的,是应当积极加以研究和吸收的文化遗产,因为佛教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营养,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依然是有益的。
在佛教史上,玄奘法师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他生于公元600年,死于664年。他俗姓陈,是河南省偃师人。他从小就随着出家做和尚的哥哥在洛阳的一座寺庙里生活。13岁时,步哥哥的后尘,他也出家做了和尚。他聪明好学,悟性极高,遍读当时中国佛门各家著述,向众多法师问学,却产生诸多疑惑,认为中国僧侣在佛典翻译上存在很多歧义与谬误,致使佛教真义暗而不明,所以他发誓亲自西去印度求学取经。《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上说:“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意思是说,玄奘出国前曾经广泛地向众多国内僧侣请教问学,熟悉各家各派的学说,但他却发觉他们的思想学说之间有种种差异和冲突,令他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哪种思想学说才真正符合佛教的真义,所以他决定亲去佛教的故乡印度求学取经。这就是历史上唐僧取经的动机。
唐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向政府申请去印度求法取经,但遭到拒绝,于是他独自一人潜出边境,到达西域高昌国。在热心佛教的高昌王和突厥可汗的赞助下,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漫行五万多里,终于抵达印度境内。在印度居留的十余年里,他广泛学习各派佛学,瞻仰和凭吊佛教遗迹,在佛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备受印度佛教徒的敬仰,为祖国赢得了很高的荣誉。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学成回国,随身携带梵文佛经657部。他回国后,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在朝廷的支持和赞助下,玄奘法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出佛经75部,并广授门徒,传播佛法。他的佛经翻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使他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佛学流派中的唯识宗也是由他开创的。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法师并不是第一个去印度求学取经的佛教僧侣,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人去印度取经。但由于玄奘法师在佛教上的成就和贡献几乎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他备受后人的尊崇。佛教徒为了宣扬佛法,吸引信徒,于是逐步将他神化,将他附会成佛祖的二徒弟的化身;他西天取经的事迹自然也被神秘化。这是玄奘法师取经事迹由历史事实逐渐转化为神怪故事的原因。
2.取经故事的演变
唐僧(即玄奘法师)取经本来是真人真事,但后来逐步被后人加工、虚构,并加以神化。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就是一部宗教神话小说。我们从现有文献中可以梳理出取经故事的演变的基本情况。
对取经故事的记载和加工,在唐僧回国后就已经开始了,而始作俑者正是取经的当事人唐僧本人。因为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是主张有神论的,所以在佛教所描绘的世界里有大量的超自然、超人类的鬼神,如各种天神、地神、龙神、阿修罗、夜叉、鬼王、人非人等。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当修行者修行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获得某些神通,如可以在虚空里飞行,可以显示奇迹等。因此,佛教本身就充满了诸多神奇色彩。这种神奇性在佛教徒看来是真实可信的,但在普通人看来就是神话或者迷信。
唐僧从印度回国后,曾口述自己西行取经的过程和种种见闻,由徒弟辩机笔录为《大唐西域记》一书。这部书基本上是纪实性的,主要记载唐僧所经历诸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国的宗教情况,但也夹杂了不少宗教神话。如卷一记载“揭职国”时说:“东南入大雪山……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纵妖祟;群盗横行,杀害为务。”这里所说的“山神鬼魅”,显然是指那些超自然的鬼神。同卷又写到“梵衍那国”,说该国“商贾往来者,天神现征祥,示祟变,求福德。”卷二写到“那揭罗曷国”,说该国都城内有大窣堵波故基,“闻诸土俗曰:昔有佛齿,高广严丽。今既无齿,唯余故基。其侧有窣堵波,高三十余尺。彼俗相传,不知源起,云从空下,峙基于此。既非人工,实为灵瑞。”所谓“窣堵波”,是梵文音译,是指用来埋葬僧侣遗骨的塔。这里说此塔不是人类建造的,而是从天而降。这显然是神话,其意在于神化佛教。卷六记载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一些神迹:出生那天,有诸多祥瑞出现。算命先生都说:此儿长大后,如果在家,就将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君王,即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修道的话,则将证得最高的智慧和解脱,而成为至高无上的觉者,即佛世尊。又记载佛祖出家前,曾与人掷象角力,将一只大象高高举起,毫不费力地将它扔到城墙之外。卷七记载了佛祖度脱渔夫的故事:有五百个渔夫在河边捕鱼,逮到一条怪异的大鱼,它有十八个头,三十六只眼睛。渔夫们以为是个怪物,打算杀死大鱼。而远在另外一个地方的佛祖用天眼看到此事后,大发慈悲,决定拯救大鱼,于是飞行空中,转眼之间就到了河边,制止了渔夫的行为;又大施法力,使大鱼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并口吐人言,现身说法地验证了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教义。这些故事显然是佛教徒为了神化佛祖而编造的,为佛教徒所深信,所以在佛教徒中间广为流传。
唐僧另外两个徒弟慧立、彦悰则为自己的师父树碑立传,撰写《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记载、赞扬唐僧的生平和业绩,其中对取经故事作了进一步的加工和神化。比如,唐僧到达高昌国后,受到高昌王的热情接待和供养。高昌王对唐僧极为恭敬、景仰(因为高昌王信佛,且唐僧是来自中华上国的高僧),迫切希望唐僧居留高昌,自己愿意终身供养他。但唐僧谢绝了,执意要去印度求法取经。高昌王不得已,只得放唐僧继续西行。临行前,高昌王与唐僧结为兄弟,为唐僧提供了种种便利:为他配备了四个小和尚,以便服侍他。为他准备了三十件僧衣以及手套、靴子、袜子等;衣物之外,又赠送一百两黄金,三万银钱,五百匹绫绢。这些财物足够唐僧用上二十年。又为他配备了三十匹马,二十五个仆人。此外又预先写了二十四封书信,以便与各国接洽。这段叙述显而易见是纪实性的。但下面这段描写则大为不同了:
从此已去,即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饮食衣服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唯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这里是说,唐僧行走在大沙漠里,孤单寂寞,危险重重;又遭遇众多鬼怪的纠缠。按照佛教的说法,观音菩萨法力无边,救苦救难。当人遇到危难的时候,如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观音菩萨就会前来解救此人的危难。所以身陷困境的唐僧口念菩萨的名号,虽然有作用,但有些鬼怪依然纠缠不休。当唐僧又念《般若心经》的时候,鬼怪们就立刻全部消失了,唐僧也就脱离了危险。这显然是宗教神话,意在显示佛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法力。
通常说来,每个宗教都有神秘主义倾向,都有自己的神话。宗教神话是宗教的组成部分,为教徒们所深信。唐僧是著名的高僧,对佛法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在他和他的徒弟的叙述中夹杂一些佛教神话,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为奇。
编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广记》第92卷上也有唐僧取经故事的记载:
沙门玄奘,唐武德初(此年代有误,当是贞观初年——引者),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多)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来由。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辟,虎豹藏形,魔鬼潜踪,遂至佛国,取经六百余部而归。
这段叙述显然是因袭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的相关记载。在《太平广记》第92卷还有这样一段记载:
初,玄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奘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
这个故事与今本《西游记》第12回、第100回里的相关情节完全一样,所以显然是后者的源头了。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于役志》一书里说,扬州有一座佛寺,名叫寿宁寺,“寺甚宏壮,画壁尤妙。问老僧,云:‘周世宗入扬州时,以为行宫,尽污漫之。惟经藏院画玄奘取经一壁独在,尤为绝笔。’叹息久之。”这说明至少在五代时期,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成为寺院壁画的素材了。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在日本发现了一部残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将之影印行世。据学者考证,此书应当是南宋刻本,也有人认为它成书于晚唐、五代时期。这部书是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小说。它用当时的白话写成,中间夹杂诗歌,所以称为“诗话”。该书共有17章,每章相当于1回。每章自有标题。该书在叙述上虽然非常简单、幼稚、粗糙,而且文学色彩比较淡薄,但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是今本《西游记》的雏形和胚胎。这一点从它的目录上就可以看出来:
(此处原标题缺)第一。(正文亦缺)
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
入大梵天王宫第三。
入香山寺第四。
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
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
入九龙池处第七。
(此处原标题缺)第八。
入鬼子母国处第九。
经过女人国处第十。
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
入沉香国处第十二。
入波罗国处第十三。
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
入竺国度海之处第十五。
转至香林寺受《心经》第十六。
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
书中的角色有唐僧、猴行者、深沙神以及妖魔鬼怪等。其中猴行者有莫大的神通,是唐僧的护法,他显然是孙悟空的雏形或前身。深沙神应是沙僧的雏形,但还没有像沙僧那样成为唐僧的弟子。该书还没有与猪八戒相对应的角色。
在内容上,《取经诗话》简单地记叙了唐僧在猴行者的保护下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第一章,原题、原文都已缺失,无法确知其具体内容。第二章,猴行者变化成白衣秀才,主动来找唐僧,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自愿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唐僧欣然接纳,改称他为猴行者。第三章,猴行者携带唐僧及其徒弟上大梵天王宫吃斋。天王知道唐僧是高僧,所以请他在宫中讲经说法。于是,唐僧为大众开讲《法华经》,极其精妙,众皆称善。临行前,应唐僧的请求,天王赐予唐僧三件宝贝:一只隐形帽,一条金环锡杖,一只钵盂,并答应唐僧随时解救他将遭受的危难。第四章,唐僧师徒来到香山寺,但见寺院荒凉冷落,人迹罕至。又行百里,来到蛇子国,看到无数的蛇在到处爬行。唐僧等人惊惶失措,不敢前行。猴行者却叫他们不要惊慌,说这里的蛇都有佛性,不会伤人。果然众蛇纷纷退避,唐僧师徒毫发无损。第五章,唐僧等人来到狮子林,只见许多狮子、麒麟口衔香花,前来供养、恭送唐僧等人。前行来到树人国,到处是奇形怪状的枯树、石头以及健壮美丽的野生动物。天晚住宿。次日,出门买菜的小和尚被人用妖法变成驴子困住。猴行者用法力将小和尚解救回来。第六章,唐僧等人被大坑挡住去路。唐僧手持金环杖,指向天空,大喊“天王救难!”于是平安度过大坑。前行来到火类坳,望见一具白色枯骨。前行遇到野火连天,阻住去路。唐僧将钵盂对着火,大叫天王,野火立时熄灭。接着遇到白虎精,被猴行者降伏。第七章,九头龙挡住道路,被猴行者打败。第八章,感化深沙神。第九章,路过鬼子母国,只见国中尽是三岁孩童。第十章,过女人国。国中全是美丽、温柔的女人,女王殷勤劝留唐僧等人。但唐僧不恋女色,决绝而去。原来女王是菩萨的化身,意在试探唐僧取经的诚意和戒行。第十一章,唐僧等人路过王母池,猴行者偷吃蟠桃。第十二章,路过沉香国,到处是沉香树。第十三章,路过波罗国,满国瑞气,有如天堂圣境。第十四章,来到优钵罗国,到处是严丽的优钵罗树、菩提花,人民欢喜快乐,是不可思议的佛国境界。第十五章,来到佛祖所在的竺国,入“福仙寺”歇息。在此寺中,唐僧等人虔诚祈祷,恳请佛祖赐予经书,佛祖以法力将经书送到唐僧等人的面前。随后唐僧等人踏上归途。第十六章,在归途中,唐僧梦见定光佛(即燃灯佛)授给他《心经》,并嘱咐他说,唐僧等人将于七月十五日返回天堂,让唐僧等人预先作好准备。第十七章,在归途中唐僧解救王长者的儿子的危难。不久,唐僧回到大唐,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到七月十五日,天空降下彩莲船迎接唐僧七人升天。太宗后来又封猴行者为铜筋铁骨大圣。至此,全书终。
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取经诗话》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粗糙,但与后来的《西游记》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取经诗话》与后来的《西游记》相比,二者有天壤之别。在篇幅上,《取经诗话》只有一万六千多字,而《西游记》却有七八十万字;在艺术上它们更不可同日而语。总之,《取经诗话》就像小小溪流,《西游记》则如汪洋大海。但《取经诗话》的发现,使我们知道大约在南宋时代《西游记》白话小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这种白话小说应当是今本《西游记》的直接来源。因此,《取经诗话》的发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小说,戏曲作品中也有不少搬演取经故事的,如宋代南戏中有《陈光蕊江流和尚》,金代院本中有《唐三藏》,元代杂剧中有吴昌龄作的《唐三藏西天取经》,以及元末明初时期无名氏作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杨景贤作的《西游记》等杂剧。这些戏曲作品大部分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它们的具体内容和它们与小说《西游记》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确定。其中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流传至今,其内容比《取经诗话》更加丰富,与今本《西游记》更加接近了。
至迟在元末明初,比较完整的《西游记》小说已经出现,但原书没有流传下来。不过,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文献中发现其残留部分。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第13139卷曾征引了《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其内容与现存百回本《西游记》第九回所叙述的基本相同。古代朝鲜的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中记叙了“车迟国斗圣”等故事情节,与今本《西游记》也大致接近。在人物方面,深沙神已经演变为沙和尚,并且出现了黑猪精猪八戒这个角色。由此可以推测,元代的取经故事已经非常丰富、完整,取经故事的基本框架大体上已经确立,只是在描写上还比较粗糙,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它们却是形成明代《西游记》小说的直接源头,今本《西游记》小说正是在它们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而最终形成的。
由此可见,明代《西游记》小说是在无数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现存最早的明代《西游记》小说版本是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印的。该版本共二十卷一百回,不题作者姓名。到了清代,长期以来《西游记》小说的作者被认为是元初的著名道士丘处机。经专家的考证,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元代初年,丘处机曾经应成吉思汗的邀请,远赴万里之外的成吉思汗的军营。后来他口述途中见闻,由他的徒弟写成《西游记》一书。但此书是地理游记性质的著作,不是神话小说性质的,只是与小说《西游记》同名而已。在中国,同姓名的人很多,同书名的书籍也很多。这不足为奇,但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今本《西游记》虽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但作者运用了自己的杰出的艺术才华,使得今本《西游记》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远远超出了前人,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宗教神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