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编《艺文类聚》
1988-11

人们看到碑刻《九成宫醴泉铭》时,便会想到欧阳询。他是唐初的四大书法家之一。有一次褚遂良问虞世南,我的书法和欧阳询的相比怎么样?虞世南听了说: “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此?”欧阳询不仅是有名的书法家,还编了唐代最有名的类书《艺文类聚》。
欧阳询(公元557~641),湖南潭州临湘人,先在隋朝作官,后归顺唐朝, 《新唐书》列传中有关他的记载: “貌寝侻,敏悟绝人。……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唐高祖时“累擢给事中”, “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在书法上,他自成一体,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行书墨迹有《卜商》、《张翰》、《梦奠》等帖。
欧阳询作编辑工作,是在唐高祖李渊时。武德五年(公元622),高祖命他主编《艺文类聚》。这时他45岁,编了三年,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完成。欧阳询上奏《艺文类聚》的定本时,李渊赏赐了帛200段。欧阳询是领修,相当于现在的总编,参加这一工作的还有令狐德棻、裴矩、陈叔达等10来人。
编《艺文类聚》的背景是,李渊的唐政权比较稳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势力日益强盛。李渊为了显示王朝盛世,便大规模地官修群书,在诏修《艺文类聚》时,还组织人大量修唐以前的列代史,所以欧阳询在序言中说: “偃武修文,兴开庠序,欲使家富隋珠,人怀金玉,以为前辈缀集,各抒其意。”讲明了修《艺文类聚》的时代背景。
《艺文类聚》有很大的特点。欧阳询编辑时从实用的观点出发,考证比较准确、科学。凡是他引用的材料,就注明了出处,使“览者易为功,作者资为用”,使人们便于检索应用。他和前人的编书方法不同,避免了前人编书的许多弊端,他说: “《别流》、《文选》专取其文; 《皇览》、《遍略》直书其事。”这两种办法都不好, “文义既殊,寻检难一”。他的办法是, “金箱玉印,比类相从。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他对事和文并重,原来事、文两条龙,变成了一条龙。事前文后,目的在于应用: “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为用”。改变了以前只偏重类事,不注意采文,只随意摘句,不录片断的毛病。
《艺文类聚》共有100卷,体例为46部,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山、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每部又分细目。天部分天、日、月、星、云、风、雪、雨、霁、雷、雾、虹等12个细目。每细目下按事出时间先后,列有关史实和诗文。共计有727个子目,约100万字。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诗文在后,都讲明出处,注明时代、作者。题目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等标明类别,引用唐以前的各类古籍1431种,援引古籍严谨,有特色,取材广泛,内容渊博,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引用的这些古籍,现在多已散佚,存下来的不到1/10,靠这部类书保存了不少的珍贵资料。宋朝陈振孙说:“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这些资料对我们今天整理古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都有重大意义,至今仍是一部很有文学价值的类书。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